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焦慮是一種心理惡習

焦慮是一種心理惡習

恐懼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極為常見的。倘若我們不未雨綢繆,等到事情真正降臨時,我們就會變得焦急難耐,而這種焦急慢慢地會演變為內心的恐懼。它同憂慮、急躁混合而成的情緒,會在不知不覺間侵入我們的心中,像慢性毒藥一樣漸漸吞噬我們內心的寧靜。如此一來,我們在第二天到來之前,便會由於內心脆弱而無法堅持下去了。所以,真正需要我們提高戒備的,是大大小小的恐懼。

乾好每天應該乾好的事情,明天的事情就留給明天去解決吧。造物主之所以要把一年分成多少天、多少小時,其意圖便是讓我們合理地分配時間,有條不紊地生活下去。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譬如,在夜晚的時候,我們看到滿天繁星,便會心情愉快,我們在一天疲勞以後可以安睡,這便是夜帶給我們的最大的恩賜。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好好地享受夜色,然後更好地迎接第二天的來臨。

我們總是喜歡說「假使,可是,那麼,也許……」等詞語,它們就如同一種自我暗示,在告知我們內心的悔恨和不祥的預兆。這種模糊不清的東西,讓我們對未來有著未知的恐懼感。我們生活在這種陰影之下,備受困惱與煎熬。可是仔細想一想,你便會疑惑:為什麼我們要這樣苛求自己、自尋煩惱呢?

我們總能在一些作品和演講中,得知人類或許將要滅亡的論調,地球可能會變成碎片,我們因此而感到恐懼和可怕。我們生活在這種論調的陰影中,我們的人生也因此充滿了不安。

我們總是能愈挫愈勇,悲劇之中常常能夠讓我們發現很多壯烈的事情。遭受苦難的時候固然會心碎,可是我們卻總能忍受挫折,從而變得更加堅強。可是,有時小小的針刺卻足以使我們浩氣泄盡,我們的缺點也暴露無遺。這道理就正如,獵象對我而言是一項壯舉,可是找蚊子卻顯得極為渺小一樣。

我們總是在自我蒙蔽,自我欺騙,明明內心充滿恐懼,卻又不肯承認,也不敢直視與面對它。這種恐懼一旦演變為焦慮,便會擾亂內心生活的秩序,而一旦心靈沒有戒備,各種使我們頭痛的「小鬼」便開始伺機活動。

我們總是會有各種擔憂,工作、健康、錢財。有人告訴我,有一個女人靠替人擦地板過日子,卻仍有餘錢奉獻給慈善團體,可是當她後來嫁給一個富翁之後,就不再奉獻了。因為她開始為了錢財而恐慌,時刻擔心自己的錢財被他人覬覦或遭受損失。

除了焦慮以外,我們還時常受到兩種不好的心理習慣困擾。第一種壞習慣是猶豫不決,這是最可怕的。因為它不但讓我們遭受失敗,也會帶來恐懼。無法果斷做出決定,而只是將事情擱置在那裡不去理會,到最後只會讓情況變得一團糟,以致落入無法收拾的地步。

第二種壞習慣便是不做出十分確定的決定,隻決定一半。這就好像你隻把自來水龍頭關上一半一樣。我們必須很堅決,要不就完全把事情丟開,此後再也不去理會,要不就表示出完全的決絕。總之,不管我們採取怎樣的方法,不變的一點便是,我們必須確定且決絕,採取行動,把結打開,走過橋去,毫不猶豫。

有一位曾接受過降落傘訓練的英國護士,在描寫跳傘動作時說:「你前面的那位護士小姐已經跳下去了,你後面的護士小姐正在等待著你,所以你只有跳了!」在情況緊急的時候,絲毫不允許你遲疑,你必須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採取行動,因為你一猶豫,就會拖累你後面的人,而整件事情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與損失。

實質上,大人物也常常身處焦慮的處境。曾任四屆英國首相的格蘭斯頓,每次講演前都會失眠。他一方面擔憂自己到底該說什麼話,另一方面又擔憂自己不該說什麼話。雖然他是一個十分虔誠的教徒,可是依舊難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於此。

那麼,焦慮這個毛病,我們該如何防止呢?

第一,要認真思考。焦慮對情況的好轉毫無幫助。我們應該挺身面對眼前的事實,用腦筋去思考如何解決當前的問題,而不是鬧情緒。鬧情緒只會讓我們的腦子變得慌亂,無法正確思考,一切就會變得亂糟糟,沒有準則了。

第二,我們要認真思考與眼前情勢相關的種種問題。那些讓我們成天憂慮的東西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我們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這使得我們常常筋疲力盡,寢食難安。不但我們自己為此而苦惱,這種壞情緒還會影響到我們身邊的人,一旦整個團體都受到影響,整件事情就會變得很糟糕而更難解決。

我們應試圖換個角度去思考,這樣我們便可以把事情看得更明朗一些。一旦頭腦冷靜下來,我們就能夠看到一個較好的前景,對事物就有了更正確的判斷。消除心中的煩惱與憂慮,我們就不會被恐懼侵襲,我們的明天就會比昨天更加光明。

不要被瑣碎小事困擾

在芝麻綠豆大小的瑣事上耗費生命的人數以萬計,這些瑣事非但不能帶來幸福,甚至有90%的事情本身就是毫無價值。這些人匆忙地活著,毫無目標,也不知努力。他們期望能夠早點看到自己的終點在哪裡,於是便拚命地追逐。其實,問題原本很簡單,卻被他們想複雜了。

這一切都歸咎於他們隻知匆忙地追逐,卻從不停下來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的人生,究竟哪個才是人生中的真正目標。這些可憐的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是美國最偉大的自然哲學家梭羅說的話,他解決這樣的問題自有一套辦法。譬如說,他會為了創作而在森林中隱居兩年,親手種植大豆和玉米並以此為食。在此期間,他決然地遠離城鎮的瑣屑和忙碌,直到書完成以後才回家。總之,只要他為自己確定了有價值的目標後,就會專心致志,杜絕在一些雜務上浪費任何時間和精力。

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呼籲大家都按照梭羅那樣去做。至少對於不會耕種的人而言,這個方法根本行不通。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應用他自己的原則。我們總是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困擾,不停地在原地兜兜轉轉,以致我們還沒能走出多遠,就已經筋疲力盡了,甚至整個精神狀態都全盤崩潰。我們不必去森林裡隱居,但一定要剔除一切瑣屑小事的困擾,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真正要做的事情上。我們不求速度,只求生活能有深度,這應該是可行的。我想,這才是梭羅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