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喜歡喝茶的中國人,怎可不知道他?

陸羽,唐代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編寫了《茶經》,發明了茶具、茶道、茶藝,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

在人們心目中,他仙風道骨,莊重偉岸。像很多教科書上寫的,陸羽一出生就天降大任,從小就立下成為“茶聖”的巨集大理想,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的,沒有任何理想憑空而來,沒有任何成功純屬偶然。

他和我們一樣,會迷茫,會不知所措,也曾碌碌無為,那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茶聖的?

確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

王獻之的父親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蘇軾的父親是北宋傑出文學家蘇洵,提起這些名人,人們必會說:“他們都是出生就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可是陸羽卻是一個被遺棄在亂草堆裡的人。

公元733年,一個寒冷的清晨,龍蓋寺的智積禪師正走在西郊的石橋上,忽聞橋下群雁鳴叫。原來是一群大雁正用翅膀護著一個凍得發紫的棄嬰。智積感慨自己與這個孩子有緣,於是為孩子占卦取名,以《易》佔得卦辭:“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於是定姓為“陸”,取名“羽”,以鴻漸為字。

小陸羽從小就被禪師逮住學習佛法,讓他以後繼承自己的衣缽。雖然陸羽不確定自己長大到底想做什麽,但是他非常確定他不喜歡佛法,討厭每天念佛經,一念就忍不住打瞌睡。

禪師愛喝茶,念完佛經後會教小和尚們泡茶。一到泡茶時間,陸羽反而精神百倍,一招一式學得特別快。

12歲那年,小陸羽不願意皈依佛門,偷偷離開了龍蓋寺。陸羽在自傳中曾形容自己“有仲宣、孟陽之貌陋”,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相貌讓他成功混進戲班子,成為一個出色醜角。

有一天,竟陵城的名臣李齊物發現陸羽出演的“入伍戲”特別出彩,還聽說台詞都是這個醜角自己寫的,覺得這孩子是個可造之材,於是將他收為門僚,還將陸羽送到火山門的鄒老夫子門下受業七年。

比起刮風下雨都得去演戲,能坐在學堂裡,陸羽覺得實在太幸福了。勤奮好學的他,還時常主動為鄒夫子煮茗烹茶,也借機解惑學習。

年少的陸羽,不確定自己喜歡做什麽,但是他卻在試著去念經、試著去演戲,最後確定了這都不是自己所好。

或許,當我們不知道未來的方向,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時,不要迷茫,不妨像陸羽一樣,都去試一試,確定下自己不喜歡的做的事情。

堅持喜歡的事情

七年後,陸羽學成下山,回到竟陵城,常與同伴吟詩作對。唐朝是茶興盛的時代,每逢文人墨客相聚必有茶相隨,憑借著兒時跟智積禪師學的泡茶功夫,陸羽的泡的茶常被好友們誇讚,陸羽沾沾自喜,也越來越喜歡泡茶。可是有一天,有一位老者卻說:“此茶差遠矣。”

年少輕狂的陸羽十分不服氣,問老者:“何以見得?”老者笑著說:“杼山廟中有一位和尚,你去喝口他的茶便知。”

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爆發,陸羽和無數難民一起在戰火中東遷,一路上陸羽還嘗便各地茶水,都隻覺得水準一般。可是有一天,在寺廟討茶水喝時,才飲一口,卻發現此茶飲下,茶香卻停留齒間。原來陸羽已經來到湖北杼山,而這位泡茶的和尚正是詩僧皎然。

兩人由此結下“緇素忘年之交”。皎然雖是詩人,但是卻精通茶道,“隱心不隱跡”的他,常與名僧權貴坐享品茶,讓陸羽大開眼界,嘗到了各地的名茶。

陸羽告訴皎然:“我決定要寫一本關於茶的書”,可是皎然覺得,唐詩盛世,當然是以詩留世,怎麽能以茶留世呢?陸羽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他的目的並不是流芳百世,而只是單純喜歡,想要去做這件事。

實踐出真知,陸羽開始了“訪茶”之旅,他在自傳中寫著:“身披紗巾短褐,腳著蘑鞋,獨行野中,深入農家,采茶覓泉,評茶品水。”

他采製品嚐了“巴東真香茗”,又探尋了蜀地七大州的茶葉生產情況,概括出茶品之要點:“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

同時他也發現水品的重要性:“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他將天下宜茶之水分為20等次,其中以江西星子縣城西廬山康王谷的谷簾泉水為最佳,定位“天下第一泉”。

一次,陸羽同禦史大人在驛站飲茶,士兵特別取來揚子江的南零之水,可陸羽用杓揚了揚水,發現這不是南零之水,水倒倒掉一半,再端詳一眼說到:這才是南零水。士兵馬上認錯,原來是路上將水不慎撒出,所以用其他水填充,不料還是瞞不了陸羽。可見,陸羽實則“用心”試水,技藝高超。

不外出的時間,陸羽過著“結廬苕溪之濱,閉門對書”的生活。還在茅草舍中用手煎炒了無數次才發明出“煎茶法”,讓茶葉更持久地保持了清香。

十年間,《茶經》既成,32歲的陸羽名聲大噪。

曾看見過一句話:“擁有自己的喜好,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而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去堅持,這更是一件可貴的事情。

為了熱愛的事情去忍受不喜歡的事情

永泰二年,在揚州訪茶。正遇到禦史大人李季卿下江南尋訪,聽聞“陸君善於茶,蓋天下聞名矣。”於是召陸羽來到縣衙煮茶。

陸羽常年在山間野林尋訪,粗衣麻布,略有髒亂,從不講究。於是那天陸羽“身被野服,隨茶具而入”。反而茶界後起之秀常伯熊將自己認真打扮一番,“著黃被衫,烏紗帽”,去給達官貴人表演茶藝。李季卿對於陸羽“心鄙之”,反而對常伯熊甚是歡喜,高喊著:“這才是茶藝。”

陸羽憤甩衣袖離去,寫下《毀茶論》。自己不似白面書生,如一介野夫走於山林間,實在不喜著裝打扮之事。可事後卻又有所醒悟,覺得自己確實有失風度與禮儀,而且對待自己心愛的茶,怎能如此隨性?

從此每次煮茶前,都換上最整潔的衣服,像舉行一個儀式般,將煮茶盡心而待。

於是他在《茶經》中完善下行茶之事:“行茶道,尚茶禮。”

為了完成最完整的茶經,陸羽也開始嘗試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堅定地想要去完成一件事,這件事是我們做所有事情背後最核心的動機。

關於茶的起源,眾說紛紜,因為古時茶的名字太多了。而陸羽在《茶經》中將“荼”去掉一畫,寫作“茶”,從此開啟了“茶”的新時代。

歷史上茶人數不勝數,茶聖卻只有陸羽一個。因為他,茶不再只是一個路邊攤上的小吃,而是一種高尚而深刻的文化追求,已經寫入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表達於生活的每個角落,這就是陸羽真正的偉大之處。

宋代有詩雲“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倘若陸羽聽到這句詩,大概也只是淡然笑笑吧,因為他也並沒有一出生就立下巨集圖大志,而是簡簡單單地一步步發現自己的喜好,然後去行動,去堅持。

第一步,確認你不喜歡的做的事情

第二步,堅持你喜歡做的事情

第三步,為了熱愛的事情去忍受你不喜歡做的事情

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陸羽不求名利,拒絕了朝廷之邀,人生最後那幾年,隱居江南,與茶相伴。揮一揮衣袖,為後人留下一本《茶經》和一首《六羨歌》: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幕登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文字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