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破產三姐妹裡的鄙視鏈

作者 | 鹹魚魚,編輯 | 吳懟懟

祝中國女孩穿衣自由這個說法,在眾多Z世代身上得到了驗證。

從JK制服、漢服到LO裙,這些看似不日常的服裝,在年輕一代中,出鏡率越來越高,讚美越來越多,但質疑聲也從未退去。

滾滾而來新審美浪潮,不僅裹挾著外界的好奇、審視,也機甲狂潮出新的矛盾:小眾文化走向大眾後,小群體稀缺性降低、個人獨特性消失,進而有了群體規則的崩壞與話語權的分散,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自我撕裂」。

什麽是破產三女神?

關於「破產三女神」,有時又被稱作是「破產三姐妹」,指的是LO裙、JK制服、漢服這三類服裝。

大眾最早聽到洛麗塔一詞,可能來自於一本小說的名字,或是一位12歲少女的名字。

1955年,納博科夫出版小說《Lolita》,1962年,這本小說被庫布裡克買下版權,改編為電影上映,到了1997年,拍電視廣告出身的美國導演又重新拍攝了這部電影。 這兩部電影為洛麗塔文化元素的興盛灑下加速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上世紀70年代,洛麗塔風格在日本萌發,到了90年代末期,在日本原宿街頭,洛麗塔成為風潮,很多年輕女孩都被這種融合維多利亞和洛可可時期宮廷風格的服裝吸引,甚至,日本人一度將這些身著甜美連衣裙的女孩子稱為「洛麗塔代」。

而JK制服,顧名思義,JK為日語流行語,意為女高中生。所謂JK制服,指的也就是女高中生制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本JK制服脫胎於英國海軍的乘船正裝--水手服,1920年,京都府的平安女學院首次採用水手服作為校內體操服,隨後演變為正式制服。

此後,這種水手服逐漸演變,衍生出襯衫、背心裙、夏服、中間服、馬甲、西裝等一整套款式,並逐漸風行全國,成為日本高中生的代表服裝。

至於漢服,與前兩者的舶來品身份不同,是地地道道的國產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所謂漢服,並不是漢代服裝,而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包括秦漢時的曲裾深衣、魏晉時的大袖齊腰、唐朝的齊胸襦裙、宋朝的褙子以及明製的襖裙馬面等。

漢服的興盛與近年來古風、國風的流行密切相關, 加之鄰國和服、韓服等傳統服裝的對比,漢服成為年輕一代文藝複興的情感載體。

在早幾年,人們會將LO裙、JK制服以及漢服歸類為ACG文化的一種,認為這三種服裝風格與眾多cosplay服裝同屬,是青年亞文化裡圈地自萌的產物。

近兩年,隨著小眾文化的進一步出圈,以及ACG產業邁向主流,破產三女神逐漸褪去二次元屬性,進而發展為一種特殊的服裝風格,並被Z世代們所追捧。

一件衣服裡的鄙視鏈生態

無論你承不承認,這三類服裝圈裡都客觀存在著一條完整的鄙視鏈。並且這條鄙視鏈明暗並行,顯性與隱性共生。所謂明線鄙視鏈,即常被拿出來公開討論的。一般來說,買正版的看不起買盜版的,製式正統的看不起製式混亂的。

比如,穿Lo裙不配小lo鞋要被嘲,漢服複原派看不起仙服、漢元素。還有萌新買山,穿了盜版要被嘲是「穿山甲」,不僅如此,還很有可能被掛上各種樹洞、Bot等微博吐槽號。相信很多圈內人都在知乎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室友穿山,我要不要提醒她?」或者是直接開了匿名在線diss。

甚至,這種圈子內的鄙視文化從二維世界走到了三維世界。7月份,在四川,一女孩因為穿了山寨LO裙被兩個身著JK制服的女孩攔下「教育」一番。事件爆出後,榮登微博熱搜,結結實實為Lolita文化出圈推波助瀾了一番。 並由此衍生出一場關於「LO警」的討論,以及關於「白菜鬼」的謾罵。(LO警:Lolita圈內愛管事的群體;白菜鬼:穿白菜價服裝的人。)

而所謂暗線,則是基於價格多少的隱性優越感。具體來說,LO裙、JK制服,普遍存在穿日牌看不起穿國牌,穿國牌看不起穿混搭的。漢服,則是高定看不起白菜價,現貨比不上需要拚手速搶購的定金尾款製。(上文提到的「白菜鬼」就是這一隱性鄙視鏈中的底層。)

之所以說它是暗線,是有原因的。就如同樂高圈裡,玩城市系列、科技系列的就算看不起玩Hp系列、漫威系列但也不明說一樣,只看似善意,實則輕蔑地「科普」一番,順帶告訴你還有更好,更貴,更值得玩的。

就比如BB姬在「我為什麽討厭核心玩家」一文裡敘述過的: 例如耳機圈就常有人說:“我一聽就能聽出來耳機是動圈還是動鐵,你怎麽能用動鐵的耳機聽音樂?”換到鍵盤圈就是:“我一摸就知道這個鍵盤是用的什麽軸,不是黑軸的鍵盤根本不能打遊戲?”

在破產三女神的線上生態圈裡,也處處充斥著這樣的品味鄙視。

在漢服圈是:“這是雪紡的吧,一看就皺皺巴巴的仙服料,提花綢質感沒的說,你怎麽不試試?” 在LO圈:“我一看就知道是占星貓,擦邊了教堂馬哎,就算是萌款我也不買,勸你也別買了。”部分身在圈裡的人,在規則之內摸爬滾打一番之後,有的迫於各種限制,雲淡風輕選擇半退圈,有的成功晉級為十級學者。

其中,晉級為學者的這一部分,本著維護小眾圈子的本願,往往會產生一些過猶不及的行為,要麽抓住萌新的過錯,一棒子打死,要麽,本著氪金累計起來的優越感冷嘲熱諷一番「白菜鬼」。

在這樣嚴苛的鄙視鏈下,入圈成本無限放大,做功課成為入圈第一步,進而要學習各種形製,了解各種搭配。

但這還不夠,即使是十級學者有時候也會因為害怕圈內「霸凌」而發出來自靈魂的呐喊:能穿嗎?穿哪件?怎麽穿?

淘寶盜版催生的山正之爭

鄙視鏈誕生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一個導火索是淘寶無處不在的盜版仿店。這些盜版仿店的存在既威脅了正版商家的權益,也讓那些花費大價錢購買正版的消費者感到不公平。

一條盜版裙子,往往意味著原創店家的辛苦有可能付之東流,也意味著,那些好不容易購得正版的消費者等待幾個月的工期,付出更昂貴的價格,最終卻可能要比購買盜版的人更晚穿上衣服。

顯然,這無論是對原創店家,還是購買正版的人來說,都如鯁在喉。而買山穿山,往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上文提到過的,入圈萌新不小心買了山,這在圈內還能拯救,屬於雖然失足,但還能洗白的。但另一種是知山買山的,這一類型,在圈內堪稱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對於這些小眾服飾來說,圈子本就狹窄,一件萌款出來,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搶訂一空,沒搶到的人怎麽辦呢?去買二手,可二手往往又貴又難找,那就鋌而走險買山來過一把癮。

事實上,基於小眾服裝不日常性,很多年輕的女孩往往會選擇在旅遊、漫展這樣的日子、場合穿著,但很多LO裙、漢服的工期往往長達一到三個月,而旅遊、漫展這種活動就算提前規劃也大多在一個月之內能得出決策,這樣一來,就出現了時間差。

在這樣的情況下,鋌而走險的就更多了。甚至還誕生一種專為拍視頻、去漫展、旅遊而購買成品正版,拍了一波照片後直接退貨,或者是轉手就賣的行為。 抖音大號「夫人不吃魚」就曾因為有「種草姬」嫌疑,以及穿完就賣的行為而被LO圈譴責。

此外,從商家層面來說,無處不在的盜版對自身的原創權益侵害很大。一家正版店鋪往往精力有限,一個季度上新不了幾件,有時候基於款式、配色的問題,上新的款式能成為萌款的不多。

有時候,就算預定很多,還要面臨著從設計、打版、成品、預售,到委託代工廠進行批量生產等種種環節,這其中,等待周期漫長,一環扣一環,每行一步就是成本的流失,而對盜版店家來說,大手一揮,縫紉機一踩,就有銀子源源不斷湧入,還沒有任何沉沒成本。

正版商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極度厭惡、鄙視山寨店家,甚至會刻意鼓勵消費者去嘲諷、拉踩穿山買山的人。種種利益驅動下,破產三女神裡的顯性鄙視鏈不斷被加固、激化,最終成為橫亙在圈內人與圈外人之間的一道天塹,進而使得兩邊群體遙隔相忘,以至於裡面的看外面的像老古董,外面的看裡面的像外星人。

小眾文化破圈後的一地雞毛

我們還得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在其他服裝圈層裡,穿盜版是別人自己的事,維權是正版店鋪的事,違法是盜版店鋪的事。無論是哪一層面,都和消費者「雨女無瓜」,但這樣的普世邏輯,在小眾圈層裡並不被承認。

當然,我們得強調,不購買盜版,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而我們所要討論的也不是盜版為什麽這麽好賣,而是分析為什麽小眾文化對山正、形製、圈層這麽看重?

一般來說,激進化地對盜版進行討伐在大眾消費領域並不常見,其往往發生在小眾消費圈層裡。比如常見的服飾中,人們在路上看見有人穿了某件T恤的盜版,或是背了某個包的仿版,並不會上去討伐,但是在小眾服飾圈裡,經常會出現這種激進的指摘。

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LO圈、漢服圈,在粉圈、遊戲圈也挺常見。

凡是稱之為圈的地方,人們的領地意識就極明顯。小眾產品的消費者往往品牌意識、文化歸屬感都很強烈,非常重視山寨和正品,當然,這關乎用戶體驗,也關乎身份。但激進網友的話也並非不無道理:你以為他們爭的是山正,其實是虛榮心。

這種小圈子裡的心態其實和布迪厄在《區隔》中對小資產階級的描述有著不約而同的相似。

小資產階級們介於真正的精英和普羅大眾之間,既無法像精英那樣憑借文化資本獲取稀缺資源,又不甘於淪為平凡人,止步於日常經驗所理解的意義的初級層面,於是要麽把通俗的東西神聖化,要麽把嚴肅藝術通俗化,往往,他們神化那種易得的資源,製造「稀缺感」。

對應到小眾圈層裡可不就是活色生香般的鮮明。部分老玩家通過神化一件衣服的屬性,建立能保證自身社會空間的圍牆,進而,恫嚇走一批人,維持自身的稀缺,而另一部分人則主動將自己排除出去。

這就像是一個江湖,江湖本身是任意的,但有人梳理了規則,構建了武林。因此,在江湖裡可以為愛好,為娛樂,也可以為排名,為名譽,有些人好勝心強,想站在武林排名榜上,有些人更佛系,選擇應付點卯,遊離於規則之外。站在排名榜上的人,有些選擇通過自我練級完成資源積累、原始晉升,有些則選擇通過製造壁壘,達成地位鞏固。

說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有紛爭,而鄙視鏈的存在,其實是江湖裡最基礎的競技場PK。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