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待產包最全清單!媽媽和寶寶需要準備哪些真的用得著的東西?

在臨近分娩的最後一兩個月,爸爸媽媽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準備,那就是——備好待產包!把你認為需要的東西都放進箱子,那麼到底需要準備些什麼呢?給你一份最全的待產包清單,各位準媽媽收好咯!

一、媽媽篇

1、入院證件資料

孕檢手冊、準生證、病歷卡、醫保卡、身份證、戶口本。


2、必備用品

? 毛巾和臉盆

準媽媽用的毛巾,建議使用竹纖維毛巾。因為竹纖維毛巾有天然抗菌功效,而產後身體容易感染細菌,所以護理時應該更加謹慎。建議購買不同顏色的毛巾,便於區別不同的用途,另外每天要用開水給毛巾消消毒。

毛巾要準備多一點,產後出汗很厲害,特別是前幾周。

? 紙巾和濕巾

紙巾是肯定需要的,但也可以不用帶去醫院,可以去到醫院再買。濕巾是為了不時之需,不用太多。

? 水杯和吸管

看到很多地方都沒有提到這兩件小東西,但其實非常管用,剛生完的媽媽不能動,臥床喝水時吸管可以排上很大用場。

? 產婦衛生巾

產婦專用衛生巾一定要備的,千萬不要想著用普通衛生巾代替哦,特別是前期的量真的很多。建議各種碼數各備兩包。


順產的惡露一般會比剖腹產多,所以如果是準備順產的準媽媽不妨再多準備點產婦衛生巾。

? 產褥墊

產褥墊其實算是產婦衛生巾的幫手,產後會流血、排惡露,產褥墊不僅可輕鬆應對流血和惡露,更能徹底解決產前產後輕微失禁的煩惱。

? 祛疤產品(區別)

剖腹產表皮傷口在術後5—7日可以癒合,完全恢復大約需要4—6周。但一般來說都會留下一些印記,所以剖腹產的媽媽,建議準備祛疤相關的產品。

? 哺乳胸罩

哺乳胸罩是一定需要的,母乳餵養神器。它可以預防乳房下垂,同時也方便給寶寶餵奶。另外也可以嘗試哺乳背心,哺乳背心可以在晚上睡覺時穿戴,畢竟傳胸罩睡覺不舒服,但不穿又會到處溢奶。至少準備兩件換洗。

? 防溢乳墊

防溢乳墊能夠很好解決滲乳煩惱,是防止整天濕內衣的必備神器,對奶水很多的媽媽尤其重要。

最好就使用第一次性棉的,方便。可以先備100片,用完再買。

? 吸奶器

吸奶器也是產後媽媽必備神器。乳腺沒通時,它可以幫助媽媽開奶,奶水太多時可以用它吸出來解決漲奶問題,否則漲得難受還會結奶塊或漲得回奶,更容易使斷奶後胸部下垂,另外它還可以解決上班或出門儲奶的問題,職場媽媽必備哦。

吸奶器有手動和自動兩種,手動的使用起來會費力一些,自動的威力更強,效率也更高。

? 母乳保鮮袋

母乳保鮮袋可以很好幫助媽媽儲存充足的母乳,在媽媽與寶寶暫時分開的時候,寶寶也就不需要其他替代食品。讓媽媽們可以在母乳充足時將乳汁擠出,裝在儲奶袋中進行冷藏或冷凍,以備將來奶水不足或因工作等原因無法按時為孩子哺育時使用。

? 月子帽

出院的時候,媽媽們一定做好防風工作,頭部是最易進風的地方,所以,帽子可以準備一個哦。

? 收腹帶(區別)

產後束腹帶也區分為剖產專用和順產專用,所以如果你是剖腹產就選擇剖腹產專用的,如果你是順產就選擇順產專用的。如果還沒有決定好生產方式,可以先購置通用的,之後再入手,兩套換洗也剛好。

二、寶寶篇

? 尿不濕

尿不濕最好多備一點,新生兒每天使用的紙尿褲數量會達到十多片,甚至20片。進入嬰兒期後,排尿頻繁的嬰兒每天可達到平均1-3小時一次,不太頻繁的嬰兒每天可能只有4-6次。

建議先備2-3包NB碼,另提前備2包S碼的,有些寶寶比較胖或是長得比較快,很快就要換S碼了。

? 嬰兒紙巾和濕巾

新生兒出生後,除了尿不濕,用得最多的就是紙巾了,多多益善。

濕巾的話,建議可以適當準備5包左右,以便不時之需。

? 奶粉

有些媽媽開奶遲或奶水不足,所以最好產前至少先備一罐。另外對於沒有辦法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或是以防特殊情況的出現,建議提早準備好奶粉。

? 奶瓶

奶粉、奶瓶肯定是好姐妹,需要搭配著用的哦。

? 衣物

包被1張,和尚服3套、哈衣4套,帽子2頂,襪子4雙、手套1雙。

? 洗護用品

小毛巾10條、浴巾2條、臉盆2個、浴盆1個、沐浴露洗髮露1瓶(建議偶爾使用)、潤膚霜1瓶、護臀膏1個、指甲鉗1個。


夏季氣溫高,寶寶的護理工作一定要做好,爽身粉和護臀膏可以先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至於寶寶的防曬霜,不太建議過早使用。

三、其他重要物品

銀行卡、現金、充電器、寶寶名字(辦理出生證需要)、巧克力和紅糖、一本育兒經


注意:備產東西準備好後,一定要和主要看護人說明一下,最好再列一份清單,以防當時候這個找不到那個找不到,媽媽生產完後本來就很疲憊,再加上疼痛,肯定不想再費精神管這些啦。

還有一些物品不一定是完全必須的,但也許有的媽媽會覺得有用,比如一次性內褲,可以根據自身的習慣做添加。另外有些東西比如說乳頭霜、哺乳枕等,也可以根據之後的情況而定。


家有寶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圖片源於網路。

家有寶寶,接地氣的科學孕產育兒經,關注我們,一起做快樂孕媽媽,一起分享養育路線上點點滴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