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6區幼升小推多校劃片:能否一舉遏製學區房熱?

  北京6區幼升小推“多校劃片”:能否一舉遏製學區房熱?朝陽試點爭議不小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宰飛 毛錦偉

  多校劃片提出:2017年6月30日以後購入的房產,不再單一對口一所小學,而是在多所小學中隨機派位,這意味著即使買了學區房也未必上得了好學校。 多校劃片意在遏製學區房炒作。但為解決矛盾而生的多校劃片激發了更多矛盾。原本位於優質學區的業主擔心“奶酪”被動,紛紛抵製,要求教委修改或取消“6·30新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比往年晚一周了,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的招生簡章還沒貼出來。

  按慣例,每年5月30日前後,北京各小學都會在校門口貼出招生簡章,明確本校當年對口入學的小區。今年,東城、西城、海澱等區各校仍照例行事,只有朝陽的招生簡章有些“難產”。

  人大附中朝陽學校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小區內,歷來是這個小區的對口小學。遲遲等不到招生簡章,芍藥居的業主忐忑起來。今年會有變數嗎?每天,都有人在小區QQ群裡詢問。

  今年是朝陽區小學招生新政實施第二年。系列改革舉措中,“多校劃片”(也稱“6·30新政”)最具爭議,內容是:2017年6月30日後取得房產證的住宅不再對應一所學校,而是參加所在片區的統籌分配,即一個住址對應多所學校。這意味著,2017年6月30日以後,即使買了學區房也未必上得了好學校。芍藥居原本對口人大附中朝陽學校,依據新政,它將對應三所學校,而其他兩所,都是品質遠遜於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家長口中的“渣小”。

人大附中朝陽學校位於芍藥居北裡。(圖片來源:上觀新聞)人大附中朝陽學校位於芍藥居北裡。(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多校劃片意在遏製學區房炒作。今年2月底,教育部通知要求,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擇校衝動強烈的地方,積極穩慎推進多校劃片。這一舉措試圖模糊教育資源與房產對應關係,降低家長購買學區房的衝動。但為解決矛盾而生的多校劃片激發了更多矛盾。去年,朝陽區公布試點方案後,原本位於優質學區的業主擔心“奶酪”被動,紛紛抵製,要求教委修改或取消“6·30新政”。

  幾輪博弈之後,朝陽區教委日前公布《關於2018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意見悄然刪去了“6·30”相關內容。家長們發現,入學政策似乎又回到了2016年前。然而,沒有任何部門宣布“6·30新政”作廢,芍藥居等小區的業主仍擔憂,朝陽的學區還安全嗎?

  誰動了我的學區?

  北京市選擇在朝陽區試點多校劃片事出有因。朝陽區是北京的經濟強區,GDP與全市排名第一的海澱區不相伯仲;但朝陽區卻是一個教育弱區,用長期研究學區房的“北京買房那些事”微博博主文刀的話說,“朝陽區最好的學校,放在海澱也就排第15到20名左右。”朝陽區屈指可數的優質學校就包括位於芍藥居的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為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範圍,朝陽區決定,將強校與弱校打包,實行多校劃片。

  除了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納入多校劃片的朝陽名校還包括陳經綸中學帝景分校等。另有一些學校,如星河實驗學校,雖算不上名校,但在片區內相對出眾,也被納入多校劃片。

  芍藥居業主李健認為新政有失公允。他說:“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就在我們小區裡,多校劃片不讓本小區孩子就近入學,卻舍近求遠,面向隔著一條高速公路的其他小區招生。”

從建案圖上可以看出,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就坐落在芍藥居北裡。(圖片來源:上觀新聞)從建案圖上可以看出,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就坐落在芍藥居北裡。(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芍藥居北裡小區內的指示牌標注著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的位置。(圖片來源:上觀新聞)芍藥居北裡小區內的指示牌標注著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的位置。(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朝陽區另外一個小區天鵝灣也陷入相似困境。在朝陽區教委開通的居住地對應學校查詢系統上,業主輸入居住地址天鵝灣,結果呈現兩行資訊:2017年6月30日前取得房產證的,對應星河實驗學校;之後交易取得房產證的,對應的學校除星河實驗學校外,還有另外三所。

  在一封致朝陽區教委的公開信上,天鵝灣業主寫道,星河實驗學校本來是天鵝灣、星河灣、朝陽雅築三個住宅小區的配套學校,直接佔用天鵝灣的花園、綠地用地。多校劃片派位入學直接造成的局面就是,給出大量資源的業主孩子不能進入星河實驗學校,而周圍小區的大量孩子湧入。

  民意反彈出乎政策制定者預料。事實上,朝陽區采取“老房老辦法,新房新辦法”就是為了減少新政推行阻力。“6·30新政”強調,老業主沿用一對一單校入學政策,新業主才適用多校劃片。但老業主並不買账,今年一對一,明年一對一,那後年呢,大後年呢?政策一年一定,說不準哪年,多校劃片就落到所有人頭上了。

  憂慮政策預期的不確定性,芍藥居、天鵝灣等小區業主決定向朝陽區教委討個說法。

  三次約談後“朝”令夕改

  去年5月4日,“6·30新政”公布後第二天,李健等10位芍藥居業主代表首次約請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面談,地點在太陽宮地區信訪辦。他們一一拋出從業主中征集的疑問。

  “2017年6月30日之前的業主能夠確保對口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嗎?”

  “之前的業主不受影響,不管是今年還是明年,都是老政策、都是單校。”

  “為什麽增加的兩所學校都很遠,而且屬於其他街道?”

  “回去以後馬上調查,周三給答覆。”

  會上,朝陽區教委還告訴不安的芍藥居業主,多校劃片細則還沒出,查詢系統顯示的對應學校也不是最終的對口學校,還需要征求民意,根據調查結果調整。目前只是釋放一個信號。

  與教委溝通一結束,李健就將現場問答摘要傳到了小區群裡。但是,教委的答覆並沒有解開業主心中的疑團,反而帶來了更多疑問。

  十幾個小時之後,5月5日上午,芍藥居業主代表再次約見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這次,有細心的業主悄悄摁下了手機的錄音按鍵。

  “你們說老業主老政策,有何憑證?”

  “我們會在查詢系統裡加一句‘2017年以後再入學,政策不變’。”

  “芍藥居老業主的孩子上學滿足不了怎麽辦?”

  “擴建學校。”

  ……

  業主正與區教委交涉,電視台記者趕來了。李健面對攝影機,代表芍藥居近10萬居民表達了兩項訴求:一、老業主未來一直實行老政策,一對一入學人大附中朝陽學校;二、新業主多校劃片,應劃到芍藥居所屬的太陽宮地區內學校。

  當天晚上,李健接到民警電話。民警提醒他和其他業主通過合理合法管道提出訴求,不能拉條幅、不能喊口號、不能發傳單,如果觸犯底線,將追究法律責任。這些,李健和鄰居們都認同。有關多校劃片的爭議,始終在理性的場域中博弈。

  接下來的幾天裡,芍藥居業主第三次約見區教委相關負責人。始終無法安心的他們再次要求教委出具書面證明,保證老業主未來始終單校對應人大附中朝陽學校。而這一點令區教委為難:這誰能保證呢?

  2017年5月6日晚上,當李健再次查詢朝陽區居住地對應學校系統時,他驚訝地發現,芍藥居改回了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單校劃片。不僅是芍藥居,之前多校劃片的熱點地區天鵝灣、珠江帝景等也都同時改回單校劃片。

  “北京買房那些事”微博博主文刀說:“成語‘朝令夕改’有了新讀法:‘chao令夕改’,雖然順應民意是好事。”

  回避矛盾的“更新”

  儘管多校劃片在朝陽引發爭議,但這並不妨礙北京更新試點的規模和力度。只是相比去年,今年北京城6區幼升小政策,更能體現教育部強調的“穩慎”二字。

  最“慎”的屬朝陽區。自從去年5月,區教委與幾個熱點小區談判後,朝陽再也不提“6·30新政”。記者致電區教委小學初中入學辦公室,工作人員否認“6·30新政”已經取消,稱在房子資訊登記中,已經按“6·30”前後進行了區分。但具體到小區是否多校劃片,以網站查詢結果為準;現在是單校的小區未來如何,也無法預測。工作人員透露,將來即便對口多校,針對2017年6月30日以後交易登記的房子,或許還會視首套房還是多套房另作區分,首套房仍有可能單校劃片……但這些並未最終確定。

  西城區的多校劃片更呈現一個“穩”字。這個區今年仍以單校劃片為主,僅在學位不足時,才在所在學區或鄰近學區內多校劃片。而西城區實行多校劃片的5所優質小學,均以做“增量”的方式,新增學籍名額用以分派。如此一來既不影響原來的入學,又實現了“擴優”,皆大歡喜。

  相較之下,今年城6區中,只有海澱區和東城區給出了多校劃片時間表。東城區的時間點為2018年6月30日,海澱區則定為2019年1月1日,在此之後取得房產證的住宅,將不再對應一所學校,而是實施多校劃片。

  最需要的地方,反而最難落地

  兩年入學政策的變化,給理解多校劃片提供了完備的視角。

  在今年年初的北京兩會上,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談到多校劃片政策的兩點初衷: 一是降低家長購買學區房的期望值,遏製學區房炒作;二是釋放更多優質學位,平衡教育資源。那麽,多校劃片試點以來,這兩個目標實現了嗎?

  先看遏製學區房炒作。在政策推出之初,曾有房地產業內人士預測,多校劃片解除了教育資源和房地產的捆綁,一旦落地將導致學區房價格回落,天價學區房現象有所減少。在教育資源分配懸殊的朝陽區,多校劃片的影響理應立竿見影。

  近日,在天鵝灣小區周邊的鏈家門市,記者詢問:朝陽區去年公布多校劃片後,房價有沒有應聲回落?工作人員回憶說,去年下半年天鵝灣小區房價確實跌了有20%,“但這其中,去年3月施行的房產新政影響更大。”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天鵝灣小區。(圖片來源:上觀新聞)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天鵝灣小區。(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星河實驗學校是天鵝灣等三個住宅小區的配套學校。(圖片來源:上觀新聞)星河實驗學校是天鵝灣等三個住宅小區的配套學校。(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北京買房那些事”博主文刀說:“朝陽去年試點後,一些教育資源不均衡片區內的好學校,周邊的房子跌幅是超過大盤的,比如對口陳經綸小學帝景分校的珠江帝景小區。”

  但是,也正因為教育資源分配懸殊,多校劃片政策易引發劇烈的社會矛盾。朝陽的多校劃片政策最終未能有效落地,對學區房的微薄影響也很快消弭。文刀說,今年珠江帝景恢復單校劃片後房價很快“回血”。

  而在好學校眾多、教育資源本就比較均衡的東城、西城、海澱3個區,文刀認為,多校劃片反而會使整個區的房子都變成學區房,進一步推高房價。

  再看平衡教育資源。在教育資源分配懸殊的朝陽區,多校劃片能否讓更多人受益?天鵝灣業主熊女士認為,朝陽區在整個北京屬教育窪地,普遍偏差,好不容易“單點突破”培養出了幾個好學校,也讓居民對朝陽區的教育前景有了信心,得以留住重視教育的家長和優質的生源。而在這種情況下,急於讓這幾個好學校去覆蓋更多片區,長遠看會把好不容易留住的生源拱手讓人,影響到這幾所好學校的發展。

  文刀認為,多校劃片的前提應是區內好學校多、差學校少,這樣才能起到先進帶後進的正向效果;反之則會“差的將好的拉下來“。

  在教育弱區朝陽,多校劃片落地乏力;而在教育資源本就豐富且均衡的東西城,多校劃片不過是錦上添花。

  專家:多校劃片只是權宜之計

  如此看來,多校劃片算得上遏製學區房、平衡教育資源的良策嗎?

  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名教育專家,發現他們普遍不看好多校劃片。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政府應該通過義務教育均衡來消除家長對熱門學區的追逐,而不能靠這種具有較強博弈色彩的措施。而且,多校劃片後,若是在更大的範圍內依然存在嚴重的辦學品質差異,家長的擇校衝動還是無法遏製 ,只會換一種形式存在。家長擇校畢竟是“下遊”,義務教育不均衡則是“上遊”。假如堵住了下遊,卻不治理上遊,結果就會“決堤”。

  一個更難以忽視的問題是,兩年過去了,多校劃片仍然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片”究竟按什麽標準劃?是居民區,是街道,還是學區?多校劃片在一小區對多校時,究竟是電腦隨機派位,還是綜合考量學位供給、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多種因素?沒有人說得清楚。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院儲朝暉則認為,這種模糊的背後,極有可能滋生權力尋租,給家長挑學校、學校挑生源都營造更為便利的條件。

  關注北京房地產市場的微信公號號主伯溫也指出,多校劃片總體上與就近入學之間是存在矛盾的。粗暴簡單的一刀切一對多,會打亂現在的就近入學格局。“家門口就有學校,為什麽非得舍近求遠?”

  這些道理,教育部門未必不懂。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多校劃片只是一種探索,“不是一個長遠的舉措”,“最終還是要靠教育發展、教育改革,特別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熊丙奇斷定,多校劃片只是權宜之計,單校劃片才是大勢所趨。

  “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名義上’的多校劃片”,文刀判斷,西城的做法將會被更多區效仿,即:先通過直升或名校建立校區等方式平衡教育資源,然後將多校劃片簡易化,學位數量足夠時仍一對一、超出部分再一對多。可是,這樣的多校劃片,和以前的入學政策,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6月11日,就在本文刊發當天,朝陽區芍藥居的李健發現,人大附中朝陽學校門口終於貼出了招生簡章。他擠進圍觀的人群,一字一句研讀,確信“6·30”隻字未提,才長長籲了口氣。

  好消息比往年晚到了11天。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