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甲午戰爭時南洋水師為何不北上救援?

很多朋友都認為清末有四大水師: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但為什麽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後,距離最近的南洋水師沒去幫忙呢?

首先是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對日本宣戰時,就明確說明這場對日戰爭是由北洋大臣李鴻章總指揮,稱為督辦北洋軍務,在兵力方面只動用北洋地區的海陸軍,而中國其他沿海省份的軍隊隻負責防止日本軍艦進入自己的轄區,這也就是後來經常說的以北洋一隅搏倭人全國。戰爭初期在清王朝的這種戰略部署下,南洋水師並沒有被賦予支援北洋海軍的任務,因而也就沒有出現南洋水師支援北洋艦隊的情況。

甲午戰爭時南洋水師的主力艦“開濟”號巡洋艦

第二個方面則是到了1894年末旅順失守後,這個時候北洋海軍已經在大東溝海戰中元氣大傷,北方的戰局也已經嚴重惡化,清政府終於在中央設立督辦軍務處,將中國對甲午戰爭的態度提升到一場舉國戰爭的高度,而不再是北洋對日本的戰爭,在這一大的背景變化中,清政府中已經開始有人議論,是否要派南洋水師支援北洋海軍。

到了1895年年初,日本山東作戰軍進攻威海,北洋海軍面臨極為嚴峻的形勢,這時丁汝昌、李鴻章開始正式與南洋大臣、兩江總督協商,希望南洋水師的軍艦能夠北上支援北洋海軍,但是結果非常失望。當時的南洋大臣張之洞回復,南洋水師因為缺乏訓練,加之軍官們對北上作戰缺乏積極性,難以北援,於是張之洞提出了可以任由北洋海軍派人來南洋把軍艦開走的方案,但是在北方戰爭形勢吃緊的局面下,這一方案根本不具備可操作性,所以最終南洋水師的軍艦也沒有能出現到甲午的戰場上。

關於張之洞當時提出的無法北援的理由,史學界曾經有意見認為這是張之洞故意找的托辭,真正的原因實際上是和李鴻章淮系的政見不合,不願意支援而已。但是事實上,南洋水師當時雖然擁有6艘無防護巡洋艦(“南琛”“南瑞”“開濟”“鏡清”“寰泰”“保民”),是國內實力僅次於北洋海軍的近代化艦隊,但是南洋水師的人員素養的確十分糟糕。從1875年中國建設近代化海軍開始,僅有的優秀的海軍人才大都被吸納北上,南洋水師的艦長多是被北洋挑剩下的軍官,或者是根本沒有上過專業海軍學校的野路子,加之艦隊內任用私人的情況十分泛濫,大量重要的艦上崗位,實際任職的都是具有各種背景的官員親友,至於訓練則更是廢弛,甚至於連基本的艦船編隊都很難完成。南洋水師這種極為糟糕的狀態,在1884年中法戰爭中就曾經徹底暴露過,但是戰後並沒有絲毫的改善。

甲午戰爭之後,因為北洋海軍覆滅,中國的北方海防編成真空,到了這個時候,南洋水師的軍艦乃至船政軍艦才應召北上,臨時填補了一段北洋海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