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知道胃炎、胃潰瘍的發病原因嗎?對症治療胃炎才能徹底康復

我們說老胃病,一般都是指的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正常的胃黏膜具有完善而有效的防禦和修復的機制,足以抵抗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的侵蝕。只有當某些因素具有損害了這一機制才可能發生胃酸及胃蛋白酶侵蝕黏膜而導致潰瘍的形成。那麼胃炎、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原因究竟是什麼?有什麼共同點?

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具有鞭毛,能在胃內穿過黏液層移向胃黏膜,其分泌的粘附素能使其緊貼上皮細胞,定植在胃內。分泌多種有毒物質引起細胞損害

2、飲食和環境因素:飲食中高鹽和缺乏新鮮蔬菜水果與胃黏膜萎縮、腸化生和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高鹽飲食危害多。

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血液記憶體在自身抗體,如壁細胞抗體,自身抗體攻擊壁細胞,使壁細胞數量減少,導致胃酸分泌減少或喪失,並且可以引起惡性貧血。

4、其它因素:幽門括約肌(就是胃和十二指腸交界的地方,抗反流左右,類似胃的入口,賁門的功能)功能不全時,含有膽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內,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其它因素,如酗酒、服用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葯(非選擇性NSAIDs包括:扶他林、依託度酸、氟吡洛芬、布洛芬、痛力克、瑞力芬、萘普生、甲氧萘丙酸鈉、惡丙嗪)、某些刺激性食物均可反覆損傷胃黏膜。不能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葯。

消化性潰瘍的原因:

1、幽門螺旋桿菌(HP):確認HP為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幽門螺旋桿菌檢出率顯著高於對照組;二是大量臨床研究肯定,成功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後潰瘍複發率明顯下降,常規抑酸治療後複發率高達50-75%,而根除HP 後複發率降至5%以下。

2、非甾體抗炎葯(NSAID):這類藥物通過破壞粘膜屏障是粘膜防禦和修復功能受損而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病。

3、胃酸和胃蛋白酶:潰瘍的最終形成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對粘膜自身消化所致,胃酸分泌過多會導致潰瘍的發生,因此口服抑酸葯,會治療潰瘍。

4、其它因素:吸煙;吸煙有害健康。

5、遺傳因素:O型血胃上皮細胞表面表達更多粘附受體而有利於幽門螺旋桿菌定植。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葯是已知的主要病因,潰瘍發生是粘膜侵襲因素和防禦因素失衡的結果,胃酸在潰瘍的形成中起到關鍵作用。如此來看,情緒對胃病的影響是有的,但不是關鍵因素。即使時刻保持心情愉快也不能保證沒有胃炎和胃潰瘍。

通過上述的致病因素,我們可以發現,兩種疾病的共同點為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每個早期胃炎患者特別注意的一個治療點。如果做到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不抽煙、不酗酒、不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葯、健康飲食,胃病可以不發生或者能夠治癒。

關於胃腸養護方法,可顧問微信weichang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