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消協:社區團購對商品價格影響有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疫情培育了用戶的消費習慣,令社區團購再次快速發展。與此同時,社區團購平台依舊出現低價傾銷、誇大宣傳、假貨等現象,消費者應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1月13日,新京報貝殼財經對社區團購的行業、團長、用戶等方面進行了報導,1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監督部主任張德志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專訪,就社區團購消費者關心的話題進行解答。

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監督部主任張德志。

新京報:有人說消費者既是低價補貼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如何看待社區團購平台低價傾銷開拓市場的行為?

張德志:生鮮製品全國基本有統一參考價,傳統渠道對生活必需品、生鮮製品促銷時,國家有頒布相關規定。現在執法上針對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線上線下一體監管處罰力度明顯提升、覆蓋面也在加大。企業的數據信息的儲存性通常情況下不可篡改,也為執法者事後監督、處罰提供充分的時間。此外,不要低估消費者日常算账能力,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處理能力,對互聯網平台依然是一個監督的力量。

生鮮製品價格沒有特別大波動時,政府不會輕易去規範處理,這幾年出現的“蒜你狠”“薑你軍”“向錢蔥”,都是單一品類波動,往往是調料類、小眾類產品。別說是一家互聯網企業,連佔北京零售市場比重很大的新發地,都沒有能力去做影響一個大品類的價格。

電商進入社區團購,靠單品類對一個產業鏈可能影響破壞,但利潤也有限,如果全面去做,在信息化時代,大家都看在眼裡,可能一夜之間反作用於自身平台。平台補貼後,再秋後算账提價,社會責任道義風險非常大。

新京報:在我們的報導中發現社區團購存在平台誇大宣傳、貨不對樣,以及假貨等現象,消費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張德志:這些都是傳統問題,不是社區電商的特有,也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比如涉及到欺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就有規定;涉及到宣傳,《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有規定;涉及到商業廣告,《廣告法》第28條,這些既有民事賠償責任,又有行政處罰的法則。

新京報:在我們採訪報導中發現,從社區團購平台購買的599元阿瑪尼手錶難以鑒定真假,消費者應該如何處理?

張德志:商品鑒定難確實存在,目前商品有幾種渠道,如果專櫃購買需要鑒定,專櫃通過自身渠道,總部有授權可以進行鑒定,當然也不排除品牌渠道出現假貨,但整體來講專櫃渠道比較可靠。海外代購等渠道的產品鑒定確實比較複雜,有時授權機構都在境外,鑒定難攔了不少消費者的維權之路。

因為,消費者有一定的舉證義務。目前出現一些社會性的鑒定平台,如一些二手電商,有一些資深專業人士可以鑒定真假,雖然上升到司法角度確認有一定難度,但給消費者信心,這樣再投入其他成本去跟平台商家訴訟或維權比較有底氣。比如手錶一開蓋以後,在二手市場就貶值20%,如果專業人士從外觀細節鑒定出結果,就可以減少這個損失。從這個角度來說,社會化鑒定也是一個補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趙澤 校對 王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