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蟾酥 | 第844天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蟾酥Chansu

BUFONIS VENENUM

來源

本品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框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的乾燥分泌物。

產地

主產於遼寧、山東、江蘇、 河北、安徽等省。

採收加工

多於夏、秋兩季捕捉蟾蜍,洗凈,擠取耳後腺及皮膚腺的白色漿液,加工,乾燥。 採收加工過程中忌用鐵器,以免變黑。將漿液放入圓模型中曬乾或低溫乾燥,即為團蟾酥;如塗於玻璃板或竹答葉上曬乾或低溫乾燥,即為片蟾酥。

性狀鑒別

本品呈扁圓形團塊狀或片狀。棕褐色或紅棕色。團塊狀者質堅,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角質狀,微有光癢;片狀者質脆,易碎,斷面紅棕色,半透明。氣微腥,味初甜而後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性味歸經

辛,溫。有毒。歸心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散溫通,辛香走竄,毒大力強,專入心經。外用解毒消腫、止痛;內服除止痛外,又辟穢開竅而醒神。

功效

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

主治病證

(1)癰疽療瘡,咽喉腫痛,齲齒作痛。

(2)痧脹腹痛吐瀉、甚則昏厥。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入膏藥。內服:入丸散,0.015 -0.03g。

使用注意

本品毒大,發皰腐蝕性強,故外用不可入目。孕婦忌用。

小故事

在清朝康熙年間,蘇州有一家湧芬堂藥鋪,老闆不僅醫術高超而深得患者信任和愛戴,其生產經營的丸散膏丹和香料細葯,亦遠近馳名……

據傳,有一次藥鋪老闆帶幾個夥計上山採藥,就在準備下山的時候,突然看見附近的草叢中,有一條毒蛇正盤著一隻癩蛤蟆。眼看危在旦夕,一個夥計二話不說,操起鋤頭正要動手,老闆急忙上前攔住。當夥計再看時,只見毒蛇已經渾身抽動,不一會便死去了。這是怎麼回事?老闆便把這隻癩蛤蟆仔細看了一番,原來這隻癩蛤蟆身上也長有毒腺,能分泌一種白色的毒液這就是名貴的中藥蟾酥。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