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春:很多金融科技公司還是在用老套路賺錢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張春

  要通過組織和管理真正的創新來發揮其解決資訊不對稱性優勢;不要拿了牌照以後又回歸傳統金融“高杠杆和高期限錯配”的模式。如果這樣的話,金融科技還是要跟傳統金融機構一樣被監管。

張春:很多金融科技公司還是在用老套路賺錢張春:很多金融科技公司還是在用老套路賺錢

  金融科技過去這些年發展非常迅速,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模式、中國的金融科技在某些領域,比如在支付領域為什麽會發展那麽快?原因是在哪裡?

  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傳統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服務不到位;很多小企業和個人被排除在征信系統之外,信用數據缺失,信用卡的覆蓋率不足。而歐美國家大多數居民擁有多張信用卡。此外,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此前在對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的監管相對比較寬鬆。

  國外的金融監管尤其是實體企業做金融是非常嚴的。作為金融業全球最發達的美國,從上世紀30年代以後,實體企業想做金融,尤其是想要做支付行業,基本是不準許的。比如沃爾瑪,作為最大的零售商想做銀行,但一直沒有被美國政府批準。GE也是實體企業做金融的代表,也不能做銀行活期支付账戶,只能發短期商務票據來獲得資金,但這一塊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出了很多問題。另外在新金融領域,包括谷歌、faceboook基本也沒有做金融業務,只有亞馬遜做少量小貸業務,和國內互聯網巨頭的金融業務相比,業務量非常小。

  傳統金融機構盈利模式有多種多樣,但是最基本的、最常見的,在金融裡面賺錢的就是這四個方面。中國金融科技裡面的各種盈利模式,或者潛在的盈利模式。其實前面兩種基本上也都是依靠資訊的。第一類資訊技術型的,新金融利用大數據來降低資訊不對稱性,來控制風險。現在擁有大量的數據的互聯網企業對人的了解會非常深,通過這些數據做金融,能夠降低風險。第二個是產業鏈的模式,利用產業的上下遊的資訊流、物流和資金流的特點來控制風險,國內有京東金融,在國外有UPS、沃爾瑪。第三種就是高杠杆的模式,這也是當前中國想要整治的一個問題。第四種是高期限錯配的模式,或者借轉投長的模式。短期融資成本比較低,長期投資的收益比較高。有一定的期限錯配,肯定收益會很高。這裡面肯定也是有風險的。

  多元化型、高杠杆型、高期限錯配型、監管套利型及關聯交易型與傳統金融機構的盈利模式沒有太大區別,現在很多國內金融科技企業並不是真正用高科技盈利,而是依靠高杠杆、高期限錯配,甚至關聯交易。金融科技要做好,一定要把資訊技術型和產業鏈型盈利模式做好,因為金融的核心是要解決資訊不對稱,現在的確有大量的數據可以用來解決資訊不對稱,控制風險、減少風險,這有很大的潛力。

  筆者認為,要通過組織和管理真正的創新來發揮其解決資訊不對稱性優勢;不要拿了牌照以後又回歸傳統金融‘高杠杆和高期限錯配’的模式。如果這樣的話,金融科技還是要跟傳統金融機構一樣被監管。

  Fintech公司利用現代科技和大數據等優勢,減少資訊不對稱性的模式來做金融是有巨大潛力的,甚至在某些領域彎道超車的潛力,監管需要持開放的心態,但是需要正視和識別其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資訊被濫用風險和壟斷風險。比如餘額寶最近一年來都在不斷地加強監管,這是很有必要的。金融科技公司也要重視和解決金的結合可能帶來組織文化等方面帶來的挑戰。

  (整理自作者在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與經濟觀察報主辦、高金北京校友會協辦的SAIF金融論壇·北京站上的演講)

  (本文作者介紹: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研究涉足公司金融、國際金融體系、兼並與收購、勞動經濟學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