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米推遲CDR發行 業內猜測或因300億元發行難消化

  ■本報見習記者 向炎濤 

  原定於6月19日上會的國內首單CDR只差臨門一腳卻生變。

  6月19日早間,證監會官網發布公告稱,小米集團經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港股和中國存托憑證上市計劃,先發行港股,然後擇機在境內發行中國存托憑證,為此向我會申請推遲發審會時間。小米也第一時間在微博上公告了給證監會的申請檔案。

  對此,證監會表示:“我會尊重小米集團的選擇,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88次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檔案的審核。”

  自6月7日小米向證監會遞交首發申請材料以來,上市事宜被火速推進。6月11日,證監會披露小米CDR招股書;6月14日,證監會再次披露小米更新後的CDR招股書;6月15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一系列CDR交易配套業務規則,在配套制度層面為試點創新企業登陸A股作好準備。而小米更是被業內視為或創下A股“12天閃電上會”紀錄。

  然而,小米此次推遲CDR發行或並非“突如其來”。有接近小米IPO項目的中介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推遲CDR發行,是證監會和小米經過多輪溝通後達成的共識。

  “CDR作為一項創新的舉措,政策細節斟酌以及市場對CDR創新的消化理解本來就有挑戰,考慮到近期市場大環境,為了更有品質的CDR首發試點發行,暫緩審核,後續擇機再行啟動。”有接近小米的人士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6月14日晚間,證監會公布了長達2萬字的對小米的首發反饋意見,涵蓋84個問題,就小米現階段定位為互聯網公司而非硬體公司是否準確、盈利狀況、財務狀況、金融與類金融相關問題、關聯交易等問題進行了關注。

  6月1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公開表示,雖然基於試點工作性質,對試點企業單獨排隊且審核速度較快,但我會初審部門和發審委相關審核工作均依法依規開展,堅持條件標準不降低,程式環節不減少,對試點企業從財務和非財務角度,全方位、多維度依法進行審核,在審核的嚴格程度方面,較一般IPO企業要求更高。

  高莉還表示,合理的估值定價是投資者獲得合理回報的基礎,更是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發行價格如果定在不合理高位,將可能導致上市後破發等一系列問題,影響創新試點企業的形象,損害投資者和市場各方的利益。創新企業存在投入大、風險高、易被顛覆等特點,加之A股歷來有炒作新股、炒作題材的情形,創新企業上市初期可能出現被炒高之後出現較大幅度回落的風險。近期,境內外市場均有類似案例,不少投資者蒙受損失。

  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小米推遲CDR發行或是因為A股外部環境不佳以及小米估值定價問題。

  此前有多家賣方機構測算小米此次發行CDR的規模將達300億元人民幣。“A股市場整體偏弱,小米CDR發行預估300億元左右規模發行可能會對市場形成比較大的衝擊。”招商基金表示,小米推遲A股發行CDR可能是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在估值定價方面問題。

  有分析人士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股市行情慘淡,並非小米申請CDR的最佳時間視窗,同時市場也十分擔憂CDR的“抽血效應”。小米推遲CDR申請,意在消除投資者對於小米上市分流大量資金的擔憂,屬於無奈之舉。再者,小米估值過高也是推遲CDR發行進程原因之一,如此巨量IPO市場很難短時間內消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獨角獸”戰略配售基金已經面向個人投資者開始募集,目前認購時間已經結束。

  而小米此番推遲CDR發行,戰略配售基金是否會受到影響呢?

  對此,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對戰略配售基金而言,不僅是投資獨角獸公司,只要是新經濟企業的CDR和IPO,出現戰略配售的它均可以參與。總體來看,此番暫停,對於CDR基金影響有限。

責任編輯:依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