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假如沒有高鶚的續寫,《紅樓夢》還會成為四大名著嗎?

文/麗華心語

說到《紅樓夢》曹雪芹,是離不開高鶚的。清乾隆五十五年,高鶚應程偉元之邀參與整理《紅樓夢》。經過近一年多的時間,與程偉元共同完成了第一版活字排印本出版,今稱為程甲本。作為現今最通行的本子,這對當時和後世的讀者來說都是一件功德事。正是由於程高的整理和出版,使《紅樓夢》出現了第一次閱讀高潮——當時京城士大夫家皆置一部,出現家弦戶誦、婦孺皆知的閱讀境況。在程乙本問世第二年(1793),印本《紅樓夢》遠渡日本,揭開了《紅樓夢》流傳國外歷史的第一頁。

在以往的二百年間,我們紅學研究中恰恰對這一重大貢獻認識不足,研究缺乏,評價還不夠高。記得我曾經寫一篇文章,涉及後四十回內容,閱讀量8萬多,60條留評。有人說:"高鶚是胡扯的,請你不要把後四十回帶進來。"甚至有的痛罵高鶚。張愛玲在其紅學著作《紅樓夢魘》中更以義憤填庸的筆調稱之為"狗尾續貂如附骨之疽"。

但是也有部分人比較公正的評說:"《紅樓夢》的八十回與後四十回,流傳了百多年,起碼讓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完整正《紅樓夢》。"如王蒙所說:"即使高鶚的續書有幾百個缺點,但我們今天任何人的改(續)肯定遠遠趕不上高鶚。"

高鶚生活在約1738年至約1815年,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雲士。因酷愛小說《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漢軍鑲黃旗內務府人。三十歲左右在京西北長城附近某地教家塾,也可能做過幕賓。在乾隆五十三年中舉,六十年成進士。歷任過內閣中書、漢軍中書、內閣典籍、內閣侍讀、江南道監察禦史、掌江南道監察禦史、刑科給事中。他的同僚們對其評價:"蘭墅天才明敏,遇事如錐脫穎,無所不辦"(徐潤第《郭艮齋遺塗繼佘書》)。而後人從同為順天鄉試同年舉人的張問陶《贈高蘭墅鶚同年》詩注"傳奇《紅樓夢》八十回後,俱蘭墅所補"中,考證出高鶚是《紅樓夢》後40回之作者。

至於高鶚是不是後40回之作者續書或整理《紅樓夢》,這裡暫且不論,且說高鶚通過木活字印刷後使其更為廣泛傳播,《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中傳播影響力最大的一部。高鶚作為世代讀書人的子弟,能將《紅樓夢》續寫或者整理付梓出版,是對其利於流傳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從以下兩點看:

從當時社會政治來看,乾隆五十六年,高鶚、程偉元將《紅樓夢》前80回合後40回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並以木活字排印出來,結束了《紅樓夢》的傳抄時代,使其得以廣泛流傳。而此時的中國,正處於中國封建君主專製的至高點時期,且在文字獄極為嚴酷的時代,高鶚為何能夠大膽的以木活字排印出書,這都與其改寫《紅樓夢》的大結局有關係。

其中,改變原著最大的是《飛鳥各投林》中"好一似食淨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作者原意。但改寫存在嚴重缺陷,根本之點是背離了曹雪芹原著的精神,結尾寫賈寶玉科考中舉,賈府衰敗後又"蘭桂齊芳"、"家道複初"等等,顯然有背原作主旨,也未能擺脫"大團圓"的中國式劇情。而且該書還過多渲染了神鬼顯靈、因果報應之類的迷信色彩。作為有名的"紅樓外史"難道高鶚不知道曹雪芹原著的主旨嗎?

從高鶚的文學才能來看,高鶚一生讀書向進。以乾隆五十三年他中舉為分界線。前期多寫詞,詞風近於五代的花間派,多香豔輕麗之作。高鶚雖然當不上詩詞宗師,但他把女兒高儀鳳培養成一位閨中詩人;後期逐漸轉化為封建士大夫,因為勤職,而一再得到上司"操守謹,政事勤,才具長,年力壯"的考語;其晚年作品,就很難見到浮豔之詞。可以看出其藝術觀汲取儒家注重修辭立誠,表情達意的積極一面。

高鶚基本上是受儒家思想影響,並非真的在落榜後"淨心皈古佛"的。所以他在科舉上是失敗了再乾,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有少量詩詞,如《看放榜歸感書》、《庚戌三月寓齋枕上聞風雨聲》、《荷葉杯》、《小遊仙》等就真實地刻繪了他從屢困場屋到終於金榜題名的真實圖景。

總之,說到《紅樓夢》離不開兩個人:曹雪芹、高鶚。不管你認為高鶚是《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續作者,還是整理者,出版《紅樓夢》都寫上高鶚的名字,高鶚的名字已經與《紅樓夢》不可分離,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高鶚即使不是續作者而是整理者,他的歷史地位一點也不會低,甚至更高。

中國紅樓夢研究會會長張慶善對高鶚的評價:高鶚是《紅樓夢》傳播史上的第一人。"既是說高鶚是校勘整理《紅樓夢》的第一個人,也包含著他是《紅樓夢》傳播史上貢獻最大的一個人。正是高鶚和程偉元結束了《紅樓夢》'無定本''無全壁'的狀況。為《紅樓夢》的廣泛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我們對高鶚的研究和評價還是很不夠的。今年我們不僅要'平心'論高鶚,更要公正論高鶚,充分肯定和評價高鶚的歷史貢獻。"

【作者簡介】張麗華,女,筆名麗華心語。天津市人,曾從事政府研究室工作;曾任《溪流文化月刊》的副主編;現為天津市紅樓夢研究會會員;散文隨筆曾發表在《天津日報》《渤海早報》《名鎮世界》等報刊。有100多篇文章被各大網絡平台推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