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都會博物館裡的中國漆器,難得一見!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1872年,位於紐約中央公園旁,主建築物面積有8公頃,館藏有超過200萬件藝術品。它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列寧格勒美術館(也稱冬宮)並稱“世界四大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亞洲館裡展出的中國文物有不少是稀世珍寶。今天,小編就帶你看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漆器!

此屏黑漆地上用彩色的螺鈿和金箔鑲嵌出園林仕女圖,鋪陳園林全景,畫面上嵌有亭台樓閣、 回廊雕欄,以及不同情態的多名仕女。在中國古代,以女性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並不少見。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作品總是闡釋著畫外音一般的歷史隱喻,在明清時期,以女性活動為中心的情節刻畫往往隱含的是對漢代華美奢侈的宮廷生活的嚮往和想象,這類題材是17世紀懷古題材作品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此外,“昭君出塞”也是這一時期較為流行的題材之一。雖然在這件屏風中的“王昭君”並非以往畫家們所描繪的典型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畫面中央有一匹形單影隻的馬站在柳樹下面。這匹馬或許恰恰向觀者昭示了王昭君即將要同安全舒適的漢宮廷告別,在遠方迎接她的將是充滿艱險的塞外草原。

黑地朱繪,飾雲氣紋。該碗在漢代可能是用於盛酒或者湯等液體的器具。上繪雲氣紋,是西漢時期非常流行的圖案,以流暢的圓渦形線條同其他幾何圖案相交錯。雲氣代表著仙人們居住的神聖禁地,應用在器物的裝飾上寓意著高升和如意。

盤以黑漆為地,嵌螺鈿梅鵲圖。盛開的梅花和喜鵲是南宋詩畫作品中的流行主題。梅花是冬天結束後首先盛開的花品之一,所以不僅被看作是春天先兆,也是高潔品質的象徵,類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之語並不少見,是文人墨客殊為喜愛的創作題材。元代工匠繼承了宋伯仁開創的花鳥畫借物抒情的傳統,且“梅”與“眉”同音,民間多以喜鵲喻喜慶之事,本器以螺鈿梅鵲圖取“喜上眉梢”的美好寓意。

剔犀,面髹黑漆,飾雲螭紋。“剔犀”是指在漆胎上髹兩種或三種顏色相間的漆層,每色均髹一定的厚度。由於各色漆層相間,雕刻處便露出不同的色層。經磨光後,即為成品。此盒刀法圓潤,剛勁有力,漆質堅密,光澤可鑒。蓋上所繪圖案為螭,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龍九子之一,為一種沒有角的龍,張口、卷尾、蟠屈。雖然螭並沒有人中之龍一般造型誇張的頭、角和鼻子,但它依然象徵著吉祥和威嚴。兩宋時期,通過對青銅時代器物的再次發現和認知,宋人了解到“螭”這種形象的存在,仿古的風氣使得同時期的藝術作品中屢屢將其重現。

這一創作於明早期的作品,盒面頂部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圖像,嬌媚可人的女孩子們偷看著花園裡的女人和狗,此場景至少在同時期的兩件作品中出現,或許是當時眾所周知的文學作品或者戲劇片段中的一幕。該盒每側各有4幅圖案,全盒四周各面共計16幅圖案,每幅圖案所描繪的花鳥均不相同,表現了創作者不惜工本和不吝時間的匠心獨運。

本器造型大方,比例勻稱,盡顯渾厚圓潤之美,實為不可多見之南宋漆器珍品。六瓣葵口,斜壁淺腹,通體施黑,光素無紋。底書製作者或擁有者名字的題款。在瓷器、金銀器、漆器等材質的圓形器口做等分的連弧花瓣狀,形似秋葵花,故名葵口。這種造型的器具最初約出現於11世紀的中國北部,其後逐漸成為了元代的典型造型。

本器盤菱花式,內外皆髹紅漆,外底髹黑漆,盤心雕飾高士圖。圖中高士與一持琴侍者同行,不遠處亭中呈現雅集之樂事。雅集即高士、文人間風雅的集會,三五知己聚於山水亭台間,或吟詩作賦,或把酒言歡,或撫琴而歌,或寄情書畫,“遊戲於斯文”,騷客隱士醉心其中,清淡出塵。圖中所刻高士與持琴者好像剛剛參與完一次雅集,二人盡興而歸,步履瀟灑,衣袖翻飛,風度翩翩。此器用漆精良,雕刻圓熟勁健,磨工精細光潔,布局和諧,曠達之情躍然可現。

盒蒸餅式,子母口,圈足,剔彩備紅、綠、黃等色。蓋面正中托一“春”字, 春字兩邊各雕行龍一條。蓋及盒邊均飾山水人物圖開光四組,間以八寶,口沿飾纏枝靈芝紋。漆器中春字盒已是約定俗成的叫法,這種裝飾題材源於明代嘉靖,嘉靖皇帝篤信道教,迷戀齋醮設壇,祈求消災賜福,長生不老,故嘉靖朝官造漆器、瓷器、琺琅器中出現大量的以祝福長壽為題材的圖案,春字盒便是其一。逮至清乾隆朝,乾隆因喜愛這個題材,首次於漆器中應用,並命名為“壽春寶盒”。

這件色彩濃厚、層次複雜的剔彩萬歲長春漆盤是乾隆時期的雕漆代表之作。採用了紅、綠、黑三種漆色,層次複雜,被稱作“剔彩”。圓盤正中央刻有圓形古體“壽”字,四周環繞以“萬歲長春”四字。圓盤外緣的花朵和果實同樣象徵著長壽之意。可以推測,這件漆盤很有可能是用來裝盛壽誕禮品的托盤。

展開高213.7厘米 長375.9厘米

這件精美絕倫的雕紅漆屏風,正面細致生動地刻畫出唐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郭子儀在府上辦壽時的景象。郭子儀當年“單騎退回紇”而擊敗吐蕃,這件屏風上處處展現出對其的讚美之意。再加之屏風背後的刻字,學者推測這件屏風很有可能是為清朝某位位高權重的將軍祝壽而製的。屏風正面的下半部刻畫了大量童子嬉戲的場景,有子孫多福、安享天年之意。

在正面的左上角,有屏風製作人盧葵生的落款。盧葵生是為數不多的有記載的漆器名家之一。他擅雕刻山水、花卉、鳥獸、蟲魚等,無所不能,雕刻之精良也是一般工匠所不能及的。據介紹,落款的製作年代為乾隆時期,可以推測這件屏風的形製以及圖案應取自盧氏家族此前的作品。

高5.1厘米 寬12.7厘米 長10.2厘米

這件形製不對稱、呈水果形狀的漆盒應是一套漆器中的一件。盒蓋上刻紋較深的荔枝圖案以及周邊的格子紋飾是18世紀雕漆的典型圖案之一。

直徑17.1厘米

盤子正中雕刻著一個大大的壽字,其四周圍繞著八吉祥紋飾,外沿處則環繞著一圈無爪龍。此漆器的使用者應為一位貴族成員或是一位年長的朝廷官員。

高7.3厘米 直徑22.2厘米

明朝是雕漆史上的黃金時代,多位皇帝對漆器都是偏愛有加。這之中,尤以永樂皇帝最甚。永樂皇帝對漆器的喜好,使得漆器像瓷器一樣成了當時皇室重點發展的門類,並在北京靈境胡同設置了果園廠,專門製作宮廷漆器。其中,尤以剔紅數量最多,也最精致。

高7.3厘米 直徑22.2厘米

明代漆器大多髹漆厚重,少則幾十道,多則一二百道,漆質堅實細膩,色澤深紅,用料精良,在這件剔紅庭園高士圖漆盒上可見一斑。漆盒盒蓋的中心位置,有兩位高士在露台上閑適對坐,觀湖賞景,一人撫琴,一人傾聽,周圍及不遠處的涼亭中還有三位聽眾。整幅畫面雅逸有致,頗富文人旨趣。漆盒底部刻有“大明永樂年製”字樣,說明其應是專為宮廷所製的。

直徑55.6厘米

如此大尺寸的繁複漆器雕刻品殊為難得,其被認為是漆器中的傑作。在直徑達50多厘米的盤子上,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兩個仕女與23個小孩在池塘邊嬉戲的場景,從中也可窺見14世紀中國達官貴人家中的生活。

直徑32.4厘米

這件剔紅綬帶秋葵紋漆盤以黃漆為地,壓雕朱漆花紋,線條流暢,圓轉自如。盤面中心的兩隻鳥躍動飛舞,巧妙地構成了一個圓形的空間。秋葵花開放的勝景被多角度呈現,千姿百態的花瓣與狹長的枝葉相互重疊,橫跨至少三個層面,增加了盤面整體構圖的層次感與豐富性。

該盤採用的黃漆素地工藝深色背景,一方面可以突出表面的花紋,另一方面可以使漆地平滑整齊。據介紹,圓盤底層未經加工的黑色背景在早期的雕漆作品中較為常見,據此可推測其創作年代應在14世紀的元朝。

高3.5厘米 直徑10.2厘米

在中國漆器中所展現的花卉往往由於其造型而難以準確被辨認,然而這個盒子上的花朵應該是山茶花——其在冬天耐寒開放,寓意著堅韌與頑強。盒子底部有“張成造”三字款。張成是元代傑出的雕漆藝術家,而出自巨匠之手的精品流傳至今彌足珍貴。

高4.1厘米 直徑9.8厘米

漆盒表面的渦卷雲形花樣常常被稱為“香草”紋飾。明曹昭《格古要論·古漆器論·剔紅》中記載:“剔紅器皿,無新舊,但看似厚色鮮紅潤堅重者為好,剔劍環香草者尤佳。”香草紋常常與劍環紋飾一同被提起。香草紋與劍環紋在中國雕漆漆器中被廣泛運用,而這種紋飾的運用可追溯到中國早期青銅器上的紋飾。

更多漆器欣賞:

高6.9厘米 寬11.7厘米 長23.2厘米

責任編輯:戈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壹號收藏官方合作電話:400-60-5158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