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山南:40年治沙接力築起“綠色長城”

這是一場長年累月的家園保衛戰。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不斷推進防沙治沙工作,通過落實“封、固、造、播”等舉措,推動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生態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工程等項目,打造山南市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經過40年的治沙接力,目前,山南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逐年減小,主要沙地沙源得到有效控制。

在不可能的地方種樹

雅魯藏布江是西藏的脈搏,孕育了這裡獨特的文化。但因為沙,生活在雅魯藏布江中遊的山南人對它的感情卻是複雜的。

奔湧的江水行至中遊,地勢變緩,裹挾而來的泥沙大量沉積。豐水期過後水位下降,泥沙裸露,加之當地風很大,泥沙被吹到農田裡、路線上,形成了很多移動沙丘。在村民的記憶中,“衣服根本沒法晾出去”“因為是土路,風沙吹得太大會把路堵了,無法通車”。

山南

山南市的乃東、扎囊、貢嘎、桑日4個縣橫跨雅魯藏布江谷地,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啟動建設雅江生態防護林工程。今年已71歲高齡的達瓦堅參老人當年響應政府號召,成為了護林員。“護林員”3個字對他的家庭來說分量極重。因為需要一年四季地工作,家裡自然就少了一個主要勞力,但報酬並不多。在兒子達瓦歐珠的記憶中,母親為此沒少生氣。在人們都不相信這大片沙地上種得出樹的年代,他硬是堅持了下來。

“要種活一棵樹是非常困難的。”達瓦堅參回憶說,他們用的工具是鐵鍬。乾沙層很厚,挖坑的時候,乾沙不斷地流進去,每挖一個坑都非常辛苦。河灘裸露時種下的樹,到了雨季水位上漲,就有可能被衝走。他與同伴只能衝了種、種了衝,成活率只有10%。

1983年春天,在護林員和村民的努力下,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沙灘上長出了第一片80畝固沙林。

“一江兩河”成關鍵詞

如同這80畝固沙林的來之不易,在山南地區植樹造林要和自然“商量”著來。

植樹的季節有限,這裡冬季漫長,乾旱低溫,不適宜種樹。夏季水位上漲,河灘被淹沒,只有3月到4月底這段時間是種樹的好時候。能種的品種也有限,耐得住高原氣候又相對容易成活的,除了楊樹就是柳樹。治沙,岸上可以種楊樹,河灘上則是柳樹。

如果說“義務植樹”是20世紀80年代的治沙關鍵詞,那麽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治沙關鍵詞應該就是“一江兩河”。

1991年初,西藏自治區“一江兩河”開發建設委員會成立。經國務院批準的雅魯藏布江、年楚河、拉薩河綜合開發建設工程開工,這是西藏當時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歷時最長且涉及多行業、多學科的浩大工程。有了政府主導項目、林業補貼,修“丁字壩”“大苗深栽”等方法普及開來。之前成功種植的樹林帶來了正面效應,更多的人願意參與進來,讓生活環境裡再多一點綠。

“修築丁字壩,江水變緩,樹就不容易被衝走了,也可以留住好土。之後就是大苗深栽,把柳樹苗插得更深一些。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對於路兩邊的沙丘,我們采取草方格固沙,將一束束麥草像方格一樣鋪在沙上,再用鐵鍬把麥草軋進沙中,在草方格周邊撒種子,種植沙生植物。”山南市林業局營林科科長洛桑索朗說。

生態與民生平衡驅動

時間流轉,樹木生長。如今,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貢嘎至桑日段已經有了長160公里、均寬1800米、面積約45萬畝的“綠色長城”,沙塵氣象從60余天降至7天左右。

逐步提升的不僅有生態環境,還有人的理念。政府積極招商引資,與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企業共同以生態工程帶動經濟發展,生態、民生平衡驅動已是大勢所趨。

與當時80畝人工林形成鮮明對比,現在億利集團防沙治沙項目在規劃時就已覆蓋了5個縣(區),預計總建設規模約27萬畝。參與庫布其沙漠治理的邁拉蘇是億利山南公司副經理,他介紹了一項他們多年積累下來的技術——水汽法:“它以地下水為給水水源,以柴油機為動力,通過3寸離心水泵抽水,水泵出水口安裝分流裝置將出水分成幾股,每股水流通過塑料軟管與長度為1.5米、直徑為2厘米-3厘米的空心鋼管連接。造林過程中以空心鋼管作為衝擊水槍,通過水泵的壓力,將水直接射入沙丘中形成栽植孔,每個栽植孔的直徑為5厘米左右,樹與土壤會更好地結合。這樣種植的樹成活率為80%以上。”

樹林初具規模時,修剪的枝杈可以賣做柴火、樹苗,這是參與造林護林的人最初從種樹中得到的經濟利益。如今,土地租賃收益、在項目上勞務就業已經是精準扶貧的基本模式。進行過職業技能培訓的農牧民也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經濟林草,由企業優先採購。在各企業規劃中,建設特色經濟林、種植甘草、黑果枸杞、黃芪等中藥材,打造具有示範引領、物種資源、苗木供應、科普教育、休閑觀光等功能的示範園區等,都是企業與百姓共贏的可行方向。(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