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月1日在全國上映的《古田軍號》是一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傾情創作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影片取材自古田會議前後的歷史,以紅軍少年小號手的視角,講述1929年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達閩西後一段鮮為人知的崢嶸歲月,真實再現了青年革命領袖帶領新生的人民軍隊,在絕境中歷經艱難探索真理,開辟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歷程,展現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相比以往的紅色革命題材電影,《古田軍號》力求從歷史真實的角度全景式地再現當年的古田會議,在故事題材選取、人物性格塑造和歷史矛盾表現等層面都實現了新突破,是一部具有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氣派的革命史詩,同時也具有傳統主旋律電影少有的“大銀幕氣質、大銀幕視聽品質”。


陳力導演的新片《古田軍號》繼《血戰湘江》後在選材上勇於突破、敢於創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古田會議精神,領悟人民軍隊建設的真諦,對於保持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從藝術表達來看,影片立足於政治智慧、藝術智慧,突破傳統主旋律的表達方式,以時代化、現代化的視角、青春化的語境再現那段燃情歲月,可以說是一部與歷史深情對望的電影。電影用紅軍少年小號手的視角來勾連90年前後的中國時空,將歷史融入新時代語境,實現了藝術創造上的現代化轉化。同時,為了給年輕觀眾更多的代入感,影片在故事架構、人物塑造、藝術表達方面都呈現出“年輕態、青春態”,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在守正基礎上的大膽創新。


《古田軍號》在革命敘事和戲劇矛盾設置上獨具藝術匠心、藝術智慧。與以往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的宏大敘事不同,影片從個人化視角出發,見微知著,以紅軍少年小號手視角為基本結構串聯歷史與當下,並運用蒙太奇和旁白緊湊連接不同時空的歷史事件與回憶情節,其間遍布富有表現力、藝術內涵的細節意象,如代表紅色意志傳承的軍號,象徵齊心協力的板凳,以及軍裝、軍徽等細節處理均充滿了情感深度。


相較於主旋律影片觀眾已經熟悉的老面孔,相較於過去主旋律電影中有點機械、刻板的領袖印象,《古田軍號》選擇了一批充滿熱血的青年演員來演繹革命領袖的青春奮鬥史,給觀眾帶來富有衝擊力、感染力的新鮮感。可以說,《古田軍號》在領袖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效、有力地突破了傳統主旋律的機械刻板,使得影片具有某種“青春偶像劇”的氣質,可以與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實現良性互動並且達成“最大公約數”。作為一部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古田軍號》也沒有陷入歷史事件和會議場景的再現,而是從人物性格的基本邏輯出發折射歷史時代。影片聚焦領袖人物間的思想交鋒,精準把握人物基本特質與日常細節的同時,突出刻畫不同人物的個性特徵,避免臉譜化與概念化,飽滿而立體地呈現了幾位偉人青年時期的風貌。原則性極強的毛澤東、果敢倔強的朱德、謙和又堅持黨性的陳毅、處事刻板教條卻富於犧牲精神的劉安恭,四位主要角色的性格各異卻有相同之處,即對於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磊落襟懷。正是這種人物共性,形成了影片戲劇矛盾的核心,即經過激烈衝突後,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和行動上的緊密團結。對這種矛盾衝突的把握,是歷史史實、角色性格和藝術創新三者的邏輯統一。


當下,中國電影如何實現對紅色題材電影尤其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藝術創新和突破,一直是整個電影業界關注的深層命題。《古田軍號》通過年輕態、青春態的創作姿態,彰顯青年領袖的革命激情,帶領年輕觀眾走近九十年前的崢嶸歲月,感受老一輩革命家激情燃燒的革命初心與堅定信仰,是紅軍精神跨越時空的紅色傳承,也是主旋律電影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的精神召喚。如同古田會議精神在新形勢下對中國強軍目標的精神激勵,《古田軍號》無疑也是中國電影強國建設、具有高峰品質氣質的標誌性作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