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古代實戰兵器:棉花也能用來做鎧甲?

棉花在宋代傳入我國,但受限於紡織技術,“木棉布”一度是比絲綢還要貴重的高級面料。宋末元初時,黃道婆改進紡車,中國棉紡業開始成熟,棉花種植呈現規模化。在此基礎上,一種中國歷史上前所未見的甲胄類型出現了,那就是棉甲(布面甲)。這種新式甲胄具備質輕、保暖、價廉等優點,對付早期火槍彈丸有較好的防禦力,因此在元明清三朝被廣泛運用,成為中國13 世紀後實戰甲胄的主要代表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同時期的歐洲也有一種名為“Coatof plates”的類似甲胄出現。“Coat of plates”一詞通常翻譯成綴甲、鐵甲衣, 甚至也被譯為布面甲。

要製作棉甲,需先製作棉片,將數斤棉絮放入模具,浸水之後反覆模壓,而後以線網縫製成薄片,以日曬不膨為合格標準。製甲時,以成型棉片數張裁剪疊加,分別縫製腿裙、護腋等組件,構成一領全甲。以材料與縫製方式區分,棉甲又分棉鐵複合甲、純棉甲兩大類。如果將它們類比現代軍隊裝備的破片衣,純棉甲相當於破片衣的凱夫拉外皮部分;棉鐵複合甲則相當於凱芙拉外皮配上陶瓷插板。

棉鐵複合甲分暗甲和明甲,暗甲外觀與普通棉衣無異,其實它或以泡釘在襯裡內綴鐵片,或在內層棉片之間內夾鎖子鐵網以增加防護性能。明甲則以棉膽為底,將鈑金鐵片以劄甲形式連綴其上,或者直接將鐵網包覆於棉膽之外,是為明甲。以清代棉甲為例,一領棉鐵複合甲重量在35 ~ 40 斤左右。

純棉甲顧名思義,完全由模壓棉片組成, 重量大約只有15 ~ 20 斤。總體上,純棉甲沒有多少實戰意義,實戰性的暗甲和明甲仍屬於鐵甲範疇。

元軍在1274 年、1281 年兩征日本均遭失敗,遺留下的大量裝備輜重被日軍繳獲。根據竹崎季長所作的《元寇襲來繪詞》,我們能看到元軍棉甲採用典型的蒙古側扣式樣,厚重嚴實,渾身上下布滿泡釘,以泡釘的整齊程度推測,應該是固定內部鐵片而非裝飾之用。元朝雖說也是個短命的朝代,但它不管皮甲、鐵甲、棉甲都深深地影響著後來的明清兩朝。

明軍棉甲蒙古遺風濃重,可以說對比元代基本沒有區別,只是將棉甲改為前開對襟以便穿著。研究明代棉甲,可從三方面入手。

第一, 清太祖努爾哈赤號稱以十三副鎧甲起家,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領據說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所有的紅閃緞面鐵葉棉甲,款式為對襟連體式樣,從肩部直到袖口全部覆蓋鐵葉臂手,腋下帶護腋。根據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天起兵反明的時間,可以反推這領棉甲製式定然照搬自明軍。

第二, 在明代國寶《出警入蹕圖》中, 有數隊參與儀衛的明軍身上所穿罩甲渾身布滿銅釘,應該是內綴鐵片的棉甲。

第三, 在研究明代棉甲時,我們不妨將目光投向朝鮮半島的老鄰居。李朝作為明朝藩屬,國內一應制度幾乎全盤照搬宗主國, 其軍隊裝備更是如此。朝鮮軍棉甲裝備數量極大,而且有不少實物留存於世。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有一領朝鮮棉甲,款式為中長款,下擺蓋到大腿處,形製與《武備志》中收錄的明軍鎧甲款式幾乎相同。在博多元寇博物館中,有兩套所謂“文永弘安戰役中繳獲元軍之甲胄”,但其中一領為分體馬褂樣式,明顯是清軍風格;另外一領紅色褙子款式,以銅釘內綴鐵片的棉甲出處也十分值得懷疑,不像元甲,反而與《朝鮮戰役海戰圖》中的朝鮮軍水師所穿棉甲式樣完全相同。

另外需要澄清的是,很多人將明軍胖襖認作是棉甲的一種,這其實是一個誤會。據《大明會典》記載,洪武九年(公元1376 年)明軍開始裝備一種以紅色為主,紫、青、黃為輔的四色棉花戰衣,謂之“鴛鴦戰襖”。“宣德十年定例,每襖長四尺六寸,裝綿花絨二斤,褲裝綿花絨半斤。”由戰襖尺寸與實棉重量看,這明顯就是一種禦寒冬裝而已,並非傳言中的棉甲。

到了清代,清軍在改製之前就將棉甲作為主要裝備,從入關立國直到清朝滅亡,清軍一直都是棉甲的忠實擁躉。清代棉甲實物留存最多,資料最為豐富。

清朝立國後,棉甲形製逐漸固定下來, 共分為身甲、披膊、甲袖、前檔、左檔、甲裙、護心鏡七大部分,按八旗旗色分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色。在清代佚名(一說為郎世寧,一說為金昆吾)所作的《大閱圖卷》中,受閱八旗官兵95% 以上身披棉甲,陣形嚴整,氣勢凜然。

乾隆皇帝則身穿一領明黃色棉甲,全身 繡滿金龍、日月、浪濤。甲裙以明甲形式排布四列金色劄甲片,護臂細細纏繞金絲,兜鍪飾以金珠貂尾,華麗無比。如果說這套大閱甲沒有實戰意味,那麽故宮博物院還收藏有一領乾隆禦用棉甲,甲身呈寶藍色,肩臂部帶鐵臂手,下裙密密綴滿大約一指寬的鋼片甲劄,威儀與實用並重。

到了清代中期,棉甲的實戰色彩逐漸褪去,棉鐵複合甲變得不再受歡迎,純棉甲大行其道,華麗有余而防護能力不足,淪為八旗子弟的儀仗道具,最終隨著清王朝一同被時代所淘汰。

本文摘自《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