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究竟是開口比較早的寶寶聰明,還是說話比較晚的寶寶智商更高呢?

對於大部分的新媽媽來說,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能聽到寶寶的第一聲「媽媽」,寶寶發出的這第一句話,常常會讓寶媽們激動的熱淚盈眶,可是有希望就會有失望,有些寶寶開口早,但是有些寶寶卻開口晚,就這種情況而言,有的人說寶寶開口早的話智商會比較高,也有的人說貴人語遲,說話晚的寶寶會比較聰明,但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寶寶多大開口說話才算正常呢?大家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1—3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還太小,無法聽懂語言,但是他們會發出聲音,啼哭、尖叫,在滿足的時候也會發出簡單的聲音,而且是用舌頭、嘴唇、上顎和任何新長的牙齒來發出聲音,雖然頭一兩個月只有「哦」和「啊」,但是不久之後,就能咿咿呀呀了。

4—5個月:這個階段寶寶會對語音的感知更為清晰,開始咿呀學語,你會發現他的發音明顯增多,可能偶爾還會蹦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來,雖然不清晰,但還是可以聽出來的。

6—9個月:這時寶寶的會說的話更多了,也開始真正懂得一些詞語的意思,還會自己模仿,他會嘗試使用跟你說話時類似的語調和語氣。

12—17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會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表達方面,他需要具備的強大力量,並且會努力去發揮主動性,學習說話。

1歲半—2歲:這時寶寶辭彙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詞,在18—20個月之間,寶寶學習辭彙的速度為每天10個或更多,有的寶寶每一個半小時就能學會一個新詞,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

2歲半:在兩三歲之間,寶寶的辭彙量會增加到300個詞,這時已經開始會開始使用「我」和「你」了,而且能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造出一些簡單完整的句子了。

3歲時:到3歲時,寶寶將能夠持續地談話,並根據談話對象來調整語調、說話模式、用詞等。

那麼寶寶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係嗎?

其實,寶寶說話早晚和智力沒有直接的關係,有人認為,語言的發育可以意味著孩子將來的智力,說話早的智力水準也較高,但是也有例外,很多智力正常或者智力較高的小孩,語言發育也可能較晚。比如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4歲還不會說話,他的父母甚至以為他是啞巴,直到9歲說話還不流利。所以,大家不能僅僅根據說話早晚來判斷智力高低,由於寶寶個體的差異,在語言能力方面也是有開口早晚,表達清晰不清晰的區別,正常情況下,每個孩子說話的早晚大不相同,有的孩子八個月就開始說單個的詞,不到一周歲就能說簡單的句子,也有些小孩智力發育很正常,但三、四歲才會說話,其實這都是正常現象,與智商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知道了寶寶說話早晚和智力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之後,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寶寶說話晚呢?

語言發育遲緩最常見的原因是智力低下,智力與語言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語言較其他方面更能反映小兒的智力水準,這種孩子不能注意到別人對他說些什麼,精神不能集中,模仿語言的能力也差,不能表達和理解詞的意義。其次就是父母教育的方式和態度,父母的教育文化水準、對子女的關心程度都影響著孩子的語言發育,有些家長平時因為工作忙,很少與孩子說話,這都會影響孩子說話的積極性,不利於語言發育。除此之外就是家庭的遺傳因素,有些孩子智力發育正常,又沒有聽力障礙,也沒有找到其他疾病,僅僅是說話晚,這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父母說話晚。最後環境影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環境因素對孩子語言的發育影響很大,據有關報導,在西方社會,慈善機構裡撫養成長的孩子,語言發育較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晚,開始學習說話和組成句子也都比較晚。

看完上面的內容,父母們應該已經了解了寶寶說話晚的原因了,其實和智商高低並沒有多大的關係,所以父母們可不要再聽信一些沒有根據的說法了,而應該為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給孩子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慢慢鍛煉說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