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親喂擠奶預防乳腺炎,這樣做讓哺乳之路走得更順暢!

產後能順利哺乳是每個媽咪的期望,有的媽咪餵奶時,寶寶可以順利吸吮,沒有乳房阻塞的困擾;但有的媽媽卻可能不斷面臨與寶寶磨合、擔憂焦慮、乳頭受傷等情況,不少哺乳媽咪甚至還會患上讓人聞之色變的乳腺炎!

因此,從一開始先做好預防功課,正確哺乳,才能讓哺乳之路走得更順暢!這期繼續為大家介紹正確哺乳的方法,教大家如何親喂擠奶,預防乳腺炎。(下集)

本文哺乳知識採訪顧問/禾馨醫療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吳芃彧,版權歸好孕媽媽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搭配藥物 趕走細菌

當媽咪開始覺得整個乳房脹痛、紅腫有硬塊,身體疲倦發冷、渾身酸痛伴隨發燒時,很可能已經患了乳腺炎,應趕緊就醫治療。吳芃彧泌乳顧問表示,有些媽咪摸到乳房局部有硬塊紅腫時,沒有及時就醫,以為只是乳腺阻塞就一直推揉它,結果乳腺管被搓破,帶有細菌的乳汁流到乳房組織,引起更嚴重的化膿反應,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引流或是抽膿才能解決。

吳芃彧泌乳顧問提到,通常到婦產科就診時,醫師會開立抗生素來治療乳腺炎,許多媽咪總擔心抗生素藥物會影響寶寶,有些人拿了葯卻沒吃,錯失初期治療機會,其實只要媽咪有跟醫生說明自己在持續餵奶,醫師就會開影響乳汁和寶寶的抗生素,如果沒有按時服藥,可能會讓發炎的負面反應更大。

持續移出乳汁 遠離乳腺炎的不二法門

除了看醫師進行藥物治療,平時建議媽咪持續親喂或是擠奶, 加速減輕發炎癥狀,以下是罹患乳腺炎後感到不適時,在家可以自行護理、緩解發炎的方式:

持續親喂

正在發炎時仍然可以持續親喂,乳汁中的營養並不會因為發炎產生巨大改變,也不會影響寶貝健康,可以放心哺乳。寶寶就是最好的吸乳器,發生乳腺炎後有持續親喂的媽咪,大多癥狀比較輕微。

試試手擠奶

如果沒有親喂而是瓶喂的媽咪,可以嘗試手擠奶增加乳汁移出。許多媽咪反映發炎時用擠奶器很難擠出奶水,這時候可以試試用手擠奶,但並非用力直接按壓或推揉硬塊,不然可能導致發炎部位更腫更受傷、或是擠破乳腺管就不好了。手擠時可以針對沒有發炎的部位擠奶就好,讓紅腫熱痛的發炎部位可以有充分休息的機會,才能幫助痊癒。

冷敷

在親喂或擠奶之間,如果還是會一直有紅腫熱痛的不適癥狀,可用冷敷減緩脹痛不適,冷敷是指常溫的冷水沖淋,或是以冷毛巾、冷敷袋或冰過的高麗菜葉敷在乳房腫脹處,舒緩發炎癥狀,建議每次敷10~15分鐘即可,如果還是脹痛不舒服,可隔30分鐘再敷。

日常3招 預防乳腺炎

吳芃彧泌乳顧問提醒媽咪,哺乳過程要順利,最好學會乳房護理技巧,不僅能幫助媽咪輕鬆哺乳,也能預防乳腺炎上門。

保持乾淨

餵奶擠奶前,手一定要確實清洗乾淨,減少細菌沾染在乳房的機會。注意,需要清潔的是雙手,乳頭乳暈不用過度清潔,只要按照正常洗澡程式清潔乳房乳頭就好,過度清潔乳頭會讓皮膚太過乾糙,降低保護力。另外也要勤於更換溢乳墊,才不會因潮濕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正確擠奶·供需平衡

吳芃彧泌乳顧問提到,許多媽咪求好心切,希望奶量很多可以塞滿冰庫,或是為了之後回職場想要有庫存所以拚命追奶,但其實這會讓乳房過度工作,反而易引起乳腺炎上身。和寶寶同步,追求供需平衡可以使母奶哺育期更持久。奶量供需平衡的意思是,寶寶喝多少,媽咪就產多少,平常不脹但是寶寶吸或是擠也都有奶,才是最理想的狀況。要回職場的媽咪如果真的要存奶,考慮每餐多擠寶寶單餐奶量的10%~15%就好,避免奶量過頭使乳房發脹,之後來不及擠導致脹痛發炎。

避開油炸·反式脂肪食物

飲食上宜多飲用湯湯水水,可促進乳汁分泌,除了開水、魚湯、雞湯或是蔬菜湯等高營養價值的燉湯可多喝之外,適當的蛋白質和脂肪以及充足的蔬菜水果,可以確保媽咪精神體力都維持在最佳狀態。

盡量減少高油、含有反式脂肪類食物,例如甜甜圈、糕餅、油條、甜麵包、炸薯條等,這些食物會增加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不僅會加重乳腺炎的狀況,對健康也會造成很大危害。媽咪可以多吃魚,或是適當食用魚油或富含DHA的營養補品,增加母乳的營養,同時減輕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一舉兩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