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藍光退黃疸會有怎樣的副作用?

2019/02/22 星期五

關鍵字丨生理性黃疸

Physiological jaundice

Text:

新生兒黃疸問題非常常見,特別是生理性黃疸。這和寶寶發育過程有關。

當過多的膽紅素在血液中沉積,就有可能造成寶寶皮膚出現黃染。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發病率,對於正常足月兒來說大約在30%~50%,早產兒發病率在70%

所以

黃疸問題的處理往往是考驗新手媽媽的第一件事。

普通的生理性黃疸具有這樣的規律:

23天出,45天重,79天退,最晚不超過14天。

如果

寶寶的黃疸出現早於48小時,或者是黃疸值到達臨界點,那麼醫生可能會建議寶寶照藍光。

這個建議一被說出,有些媽媽們就開始猶豫了:聽說照藍光對寶寶有傷害,我到底要不要選擇呢?

世界上目前所有的研究都指向一點:光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最簡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過長時間藍光的照射,患兒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將分解為水溶性的雙吡咯,並經膽道尿排出。關於這一點媽媽不用擔心。

但是

有些媽媽可能會發現寶寶照藍光後食慾變的不佳,精神也有點萎靡。這是光療治療的副作用嗎?

寶寶黃疸照藍光是安全的,但是這個問題也不能忽略。

我們先來回顧藍光是如何退黃疸的

方法

光照時患兒應裸露臥於暖箱中,用黑紙或黑布製成眼罩遮住患兒雙眼,以防光線對眼睛的損傷。

用藍光或日光燈5~10盞,弧形排列,總亮度約200瓦,用長方形罩懸掛在距嬰兒50厘米左右的高度上照射。在進行光照療法時應將暖箱溫度保持在28~33℃。光照治療8~12小時後血清膽紅素就可明顯降低。對非進行性溶血的病例一般照射24~48小時即可。

通過了解藍光退黃疸原理我們發現

出現以上問題並不是副作用的表現,但也間接是因為光療引起的:

1.光療期間寶寶需要獨自睡在暖箱的硬板上,缺少母親的愛撫,容易躁動不安、哭鬧,發生精力疲乏的現象。

2.光療時母嬰分離,哺乳方式也由母乳直接吸吮改為奶杯餵養,常易引起嬰兒食慾下降,甚至導致消化不良。

所以

藍光治療是會為寶寶帶來一點情緒與食慾的變化。除了藍光之外,也可以試試日光退黃疸」

黃疸治療需要波長為420470納米的光線,

這種波長的光線最容易間接被膽紅素吸收,而藍光中這種波長的光線是最多的。太陽光也會有這種波長光線。只是效果沒有藍光顯著。

日光退黃疸

sunlight

曬太陽的時間選擇一般是上午10點以前或者下午16:00後,陽光不刺眼,紫外線也不如正午的時候強烈。

日光浴的方法很簡單,在有陽光照射,光線不太強、沒有大風,不是過於寒冷的日子裡,每天打開窗戶12次,每次30分鐘到60分鐘,同時在保暖的前提下,讓新生兒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就可以了。

媽媽們學會了嗎?

看完之後有什麼感悟,或者有什麼疑惑,歡迎留言

(微信公眾號搜索:mhtina)

(歡迎在荔枝微課搜索「高級母嬰護理Tina老師」免費收聽公益講座)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