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價值投資:什麽才是真正的“獨角獸”

做技術投資需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以及高度自律,這樣才能保持理性判斷。當資本泡沫過後,貨真價實的獨角獸才能經受住考驗。

文:陳茜

ID:BMR2004

隨著滴滴血案、ofo單車前途未卜、互金產品問題頻出……曾經資本追捧的獨角獸們也讓創投行業開始反思,盲目追捧獨角獸的光環,是否偏離了價值投資的軌道?

矽谷FoundersX Ventures 創始和管理合夥人Dr.Helen Liang在近期長江商學院一次創投論壇上分享表示,與前幾年相比,國內創投資本市場疾速遇冷,這一變化幅度要比矽谷更大。“資本市場現在應該是回調狀態,可以擠出泡沫,回歸理性和價值投資軌道中來,反而從宏觀層面降低整體風險。”

矽谷早期創投機構的投資理念有怎樣的特點?他們所尋找的真正獨具價值的獨角獸和其創始人有怎樣的特點?未來哪些賽道誕生獨角獸的機會更大?投資人應該堅持怎樣的投資理念?

資本助長惡性競爭

“矽谷的投資機構對創業項目的試錯和蛻變時間更有容忍度,同時,相對而言比較少燒錢。”Helen 解釋。

像共享單車、外賣等商業模式的企業,在矽谷不會一下湧現出幾百家同時燒錢。用資本支撐流量,獲得膨脹發展,但盈利模式不明,最終泡沫擠掉。除了共享單車,這種泡沫還出現在直播、P2P、AR/VR等領域。在矽谷,早期項目投資人會更耐心等待創業者成長。從種子期到A輪,投資機構不會特別強調要盈利,而是更關注創業項目在市場中的領先地位、快速增長的勢頭和獨當一面的優勢。

定位於技術驅動型企業,這些創業者大都擁有較強的技術背景,也有一些理想主義情結,比如希望技術來改變世界。“這種創業動機在矽谷比較普遍。” Helen說。國內創業者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活下去更為重要,對盈利顯得更加迫切。其中,創業者們強烈的自我驅動能力是共同特質。

不可否認,國內能成為獨角獸的企業更多是商業模式創新,純技術創新相對更少。

獨角獸,“獨”在哪?

如何在早期發現獨角獸?獨角獸提供了哪些獨特價值和特質?Helen曾與多家美國知名創業加速器負責人討論過這個話題。確實,對於專注於技術驅動型的創業企業創業者來說,要成長為獨角獸有一些特質。

Helen總結,第一,時機。在合適的時機處在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第二,擁有獨門絕技。在技術方面,針對某一個市場痛點,擁有獨特的技術優勢。第三,擁有快速蛻變的能力。一些項目第一次推出的產品和服務會跟客戶最終付費購買到的變化很大,這中間需要不斷進行試錯,根據用戶反饋快速挑戰,這也是一種快速學習能力。第四,具備溝通能力。需要與團隊、客戶、投資人、媒體等各方進行有效溝通。第五,擁有大格局,可以看到未來的增長空間。

在美國,初創公司能夠成為獨角獸的一個優勢還在於能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除此以外Helen表示,能成為獨角獸上市的企業,在投資人眼中很可能具有爭議性,處於特別被看好和特別不看好的兩極分化中。“越有爭議性,說明有一些潛在價值沒有被挖掘,這也是獨角獸的特質所在。”

所以,當投資人遇到一個非常反常規的創業思路,最好不要急於下判斷。因為可能只是你沒有看到價值點。不過她補充到,這一條件是在其他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都具備的情況才具有參考價值。

對於擁有獨門絕技的技術型創業團隊來說,技術是否能成為“護城河”?Helen 指出,早期的獨門絕技只是一個能判斷創業項目可以快速成長的出發點,但並不表示,只有一個“絕招”而已。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可能會快速獲得一個大客戶,這樣就鎖定了市場優勢。然後,再根據大客戶反饋,產品迅速迭代。“這樣就很難被抄襲,因為一旦領跑後,即使有抄襲者,也永遠在後面。”

在她看來,根據客戶需求,實現產品快速蛻變的過程也是創業過程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這也要求創業者要有很強的緊迫感。

人工智能領域,初創企業與巨頭共舞

除了創始人具備的性格特質,如何在合適時機找到高速成長的市場?在當下,人工智能被認為將是繼移動互聯網後,誕生獨角獸的下一個風口。而FoundersX本身也把目光鎖定在這一領域,雖然這並非一個垂直賽道。在人工智能領域,國內BAT等巨頭在領跑,他們不僅投資國內的AI創業企業,在海外的投資也更多是集中在這一領域。

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自2016年以來籌集資金最多的30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中有40%位於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初創公司融資變得很容易。

Helen認為,簡單來看,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技術應用為獨角獸企業的發展打開了很多市場空間,增長了生長渠道。比如FoundersX基金所投的一家是利用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技術做圖片搜索的公司,可以對視頻進行動態搜索。目前服務客戶是電商平台,但是未來也可以推向消費級市場。做為一種賦能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促進金融行業、健康醫療、教育、電商客服等需要處理海量數據的行業革新。

人工智能技術離不開大數據。與初創企業相比,巨頭公司擁有海量數據,是否更有優勢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創新?

Helen 指出,BAT 等巨頭互聯網公司確實都有大量的數據,如何把這些數據價值挖掘出來,然後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切入,創造新的產品形態,提供新服務,這是未來的增長空間,也是企業持續領跑的機會所在。但對於巨頭企業來說,有大企業的慣性,比如這樣的上市公司在業績壓力下,對於創新失敗的容忍度有限,更是會把最好的資源用在主要業務上。

不過,不同企業的企業文化也有不同影響,也有一些美國企業在做內部孵化。但是,相對於主業來說,仍有優先度的問題。所以,他們往往採用的策略是收購來佔領前沿科技。一家初創公司背靠巨頭流量支持,很容易發展起來,但是,劣勢在於受巨頭主業影響,未來發展空間有限。所以,很多創業者從各種基礎設施和技術積累更為完善的巨頭公司離職創業。

Helen 認為,不管巨頭企業的機制有多麽靈活,但對於個體創新思維的反應速度還是會比較慢。初創企業的發展速度不受任何限制,並且發展空間更大。

穩健的企業級市場未來樂觀

從市場角度看,曾經快速成長的消費級應用的賽道將轉向企業級服務市場。在資本泡沫過後,真正關注價值投資的機構正重新重視這一領域。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企業服務領域獨角獸公司主要分布於美國,數量遠超中國。這與美國的互聯網企業發展更早,對企業服務需求更為迫切有關。隨著中國互聯網行業早期人口紅利消失,互聯網巨頭髮力企業級服務成為重要方向。

不過與消費級應用的資本“燒錢”模式不同,企業級應用增長速度會更慢,但是也更穩健。Helen 指出,目前在中國崛起的獨角獸企業很多是面向 TO C 市場的消費級應用,這類企業往往依靠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在馬太效應下,實現贏者通吃。但是,在 TO B 的企業級服務應用中,只要在每一個縱向的領域做到極致,具備獨門絕技就有市場空間,而不是贏者通吃。

所以,企業級市場未來發展是一個比較樂觀的趨勢。正如 Helen 從一些在國內做企業級應用軟體的朋友身上感受到的,在過去五年甚至十年,他們在國內生存比較艱難,與 TO C 市場相比,增長沒有那麽迅猛,資本市場對其關注度也較低。現在大家冷靜下來後, TO B的市場在未來十年的價值可能會更多地受到關注。與TO C的應用市場相比,TO B的產品服務更加軟性,比如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提升用戶體驗等,這種軟性服務的價值容易被企業忽視,也不願意為企業級軟體付費。

同時,企業級應用服務的項目一般是穩步增長,不會如 TO C 市場一樣面對非常慘烈的同質化競爭。對於TO B 的服務來說,因為具備的是“獨門絕技”,在細分市場所遇到的同質化競爭較小,從而擁有更多空間成長。

不用全部佔領市場後才開始有盈利模式,而是在一開始就找到了價值定位。在美國的價值體系中,企業願意為這樣的服務付費,所以,一開始有盈利,活下來的可能性就更大。但是,增長也不會呈幾何級增長,相對比較穩健。

Helen 表示,在 A 輪之前,企業級服務的創業企業是從縱向市場切入,然後再擴展到另外的縱向領域,到達一定階段後,可以橫向擴展,獲得更大市場空間。這也意味著,擁有獨門絕技的企業級應用或軟體,未來的增長空間也可以很大,甚至誕生體量龐大的獨角獸企業。

投資人的洞察,從時間點到時間軸

Helen在創立FoundersX基金之前,在美國高科技行業做新產品開發和技術評估有七八年時間。考察前沿實驗室,尋找與企業的產品能快速契合的技術,類似於投資人做技術投資。這一經歷也為她在做專業投資人時對早期技術更有洞察力,可以迅速從技術中挖掘出切入市場的產品解決方案。

對於投資人來說,看初創企業具有的獨門絕技夠不夠獨門,不但要看其所處的時間點,是否在處於高增長的賽道上,還要看時間軸,企業自身在一年乃是五年之後的成長空間。這就需要投資人既有技術背景也要有產品背景。在矽谷,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有一定的產業背景,這也與本身這些機構做技術投資有關。但是,投行一般投晚期,只需要看數據就可以。

做技術投資需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需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五年甚至十年以後,而不是只看到明年能賺多少錢。這個過程也很考驗投資人的承壓能力,因為項目隨時會折戟。“做技術投資一定需要有點理想主義,否則你會很痛苦。”Helen說。同時,還需要高度自律感,這樣才能保持理性判斷,為價值而投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