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因詩殺親,在逃亡中寫下一詩,卻成就千古名篇

文/小田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連載,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導讀:

唐宋年間,因為國家昌盛和安定,詩歌便乘著盛世之風迅速發展起來。與此同時,民間湧現出了一大批詩人。有“鬥酒詩篇”、“手可摘星辰”的詩仙李白,也有“躊躇滿志”、“老病有孤舟”的詩聖杜甫。

杜甫是大唐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心系天下蒼生,處處惦記百姓的疾苦,他憂國憂民,他有滿腔的躊躇志向。

不過在杜甫這些偉大詩人背後,也有一些詩人的人品太差,有些甚至渣到了極點!

元稹是感情上的大騙子、渣男

愛情上的渣騙子,我們都知道是那位曾經寫下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唐代詩人元稹。這是元稹寫給已故妻子的悼亡詩,為表達自己對妻子的忠心,元稹將此詩寫得可以說是情真意切!可據說元稹剛剛寫完這句詩不久,就與別的女子好上了。所以從感情來說,世人皆說元稹是最渣的一位詩人。

宋之問人品渣到極致,曾親手殺了外甥

還有一位詩人,他曾因詩殺親(親手殺死了外甥),人品渣到極點,在逃亡中寫下過一詩,而這首詩還成就了千古名篇。此人便是初唐詩人——宋之問。

說宋之問人品渣到極點可不是空穴來風,主要有以下三點:

1、出賣朋友

武則天在位時,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深得武則天寵愛,宋之問攀高枝,於是巴結張氏兄弟,成為張氏兄弟的黨羽。武則天死後,李顯繼位,張氏兄弟被害。余黨宋之問被貶嶺南入伍。宋之問因為受不了惡劣的環境,偷偷跑回來,躲藏在張仲之家中。而張仲之密謀刺殺武三思的消息,被宋之問偷偷聽到,他為了依附武三思,於是賣友求榮將消息告訴給了武三思,結果張仲之全家被殺。

2、因詩殺親(親外甥)

劉希夷,與宋之問年齡相仿,是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寫了一首題為《代悲白頭翁》的詩。宋之問看到這首詩後,對此讚不絕口。宋之問希望外甥能將這首詩送給自己,劉希夷起初答應了,可不久又反悔。宋之問惱羞成怒,竟命令下人用土袋將外甥活活壓死!此詩成功被宋之問據為己有。

3、逢迎諂媚(後因口臭碎了美夢)

宋之問巴結張氏兄弟,成為張氏兄弟的黨羽,他離武則天更親近了一步。他做夢都在想有朝一日能得到武則天的寵愛,能爬上武則天的龍床。於是他毛遂自薦,自己寫詩一首,獻給武則天。武則天看後對他是百般喜愛,但卻對身邊人說:“這個宋之問,的確是難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讓朕無法忍受。”宋之問因口臭而碎了美夢。

逃亡途中,宋之問感慨萬千,寫下一詩

這個人品渣到極點的詩人,在被貶嶺南後不久,便偷偷地逃了回來。因為嶺南路途遙遠,一路的逃亡讓他飽受折磨。他眼看著離家鄉越來越近,心中的喜與悲交錯,他感慨萬千地寫下了這首詩: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複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嶺外”就是我們常說的“嶺南”。這個地方在中國最南邊,滿地荒蕪,寸草不生,古時罪臣的流放地之一。當年宋之問被貶此地後,“音書斷”則說明了他與家人已經失去了聯繫,並不知道自己的被貶遭遇是否讓家人受到了牽連。

“經冬複歷春”,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宋之問在這裡過著孤獨、疾苦的日子。但他非常懷念以前輝煌的日子,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人,於是他偷偷地逃了出來。想著家的方向一路狂奔。嶺南離家鄉路途遙遠,這一路讓他歷經滄桑、飽受折磨!還好,他離家越來越近了,但卻是“近鄉情更怯”,他應該高興才對,似乎“近鄉情更切”才對。

那麽宋之問為何會“怯”呢?

宋之問是被貶到嶺南的,他因為受不了那裡的惡劣環境,逃跑成了一名“逃犯”。而離家越近,認識他的人就越多,人多嘴雜,難免會暴露自己的行蹤,所以他才會感覺到“怯”。還有就是宋之問被貶,家眷也會受牽連,在嶺南這些日子,他一直沒有得到家人的書信,他擔心家人受到牽連遭遇了不測,他離家越近,這種擔心就越重,所以他才會寫到“近鄉情更怯”。

而下一句“不敢問來人”能否改成“急欲問來人”呢?貌似這樣才符合他急於回家的迫切心情。其實不然,詩人為何“不敢問”的原因其實和上一句的原因基本一樣,都是詩人害怕聽到家人遭遇不測的消息。

詩人彼時的心情其實是複雜、矛盾的,既喜於回家的興奮,又憂於聽到家人不幸的消息,小田覺得,如果真的改了,就表現不出身為“逃犯”詩人的矛盾複雜心情,那這首詩的味道就全變了,也難成千古名篇了。

大家覺得能否將原句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換成“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您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