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池州:“水泥城市”蝶變成“海綿城市”

(記者何珂)立冬之後,一場大雨裹挾著冷空氣而來。但漫步在安徽池州市綠道的透水鋪磚上,除了星星點點的水漬外,沒有一點積水。

地處長江下遊的池州全年雨水充沛,長江支流清溪河穿城而過,這裡極易形成內澇。治水,迫在眉睫。3年來,池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逐步生根發芽,成效隨之破土而出,昔日的“水泥城市”蝶變成今朝的“海綿城市”。

降雨吞進“肚子”,城市更親水,百姓得實惠

近日的持續性降雨,並沒有打消池州市匯景小區居民外出遊玩的興致。

“我們這是老舊小區,以前只要下雨,穿著膠鞋才能出門。暴雨時,小區裡多個地段就會出現積水。”11月9日,記者在小區廣場內遇見了“溜娃”的小區居民黃紅,“現在,下雨天我們穿著布鞋出門都不怕”。

匯景小區的改變源於2015年開始的海綿工程改造。

那一年,池州被列入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匯景小區則是市裡首批海綿試點項目。老舊小區是海綿工程改造的重點。“一方面,對小區原有合流製管網進行改造,針對南陽台洗衣廢水問題進行分流和截汙處理;另一方面,對原有綠地進行改造,新設下沉綠地、雨水花園等海綿設施,對場地雨水進行滯蓄和淨化處理。”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余祖平說。

池州變海綿 城市

學校和城市主乾道也是海綿工程改造的重點。在池州一中的籃球場上,記者遇到正在打球的高三學生李子豪。他深有體會:“以前,就算雨停了也別想打球,一方面籃球落地有水花,另一方面球場濕滑。現在只要雨停了,球場就基本幹了。”

“現在,就算下急暴雨,校園也鮮有積水。”在池州一中校長王慶邦看來,通過海綿工程改造,教學樓間的高綠地如今成為了下沉式綠地,並增設了具有一定調蓄深度的雨水花園,通過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統蓄滲、淨化雨水。

齊山大道是池州市新、老城區之間一條主乾道。記者在現場看到,齊山大道的路牙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段開口,降水可順著開口從機動車道流至綠化帶,再經人行道下面的管道流入路邊草坪。“這條經常發生內澇的路線變了。”池州市海綿辦負責人汪一偉說,如今,路線兩旁凹陷的植草溝形成綠色屏障,經過土壤層的改造,這裡增加了對雨水的淨化和滯蓄能力,下大雨再也不用擔心通行問題。

“海綿體”把降水全部吸進“肚子”裡,地面見不到積水。試點3年以來,目前池州已全部開工117項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項目完工率90%,完成建設145.4公頃的綠色雨水設施,改造和新建93.1公里排水管網,超過7平方公里的濕地受到有效的生態保護。

“多腿”找資金,風險分擔,破解成長難

11月8日,驟雨初歇,天堂湖公園的“騎行族”,又開始運動起來。

“以前,這裡都是一片沼澤地,既荒涼又髒亂。現在政府在這裡建立了公園,不僅環境好,而且雨一停,這裡路邊都沒有積水,大家就能來這裡運動。”家住在附近的朱小琴說。

負責天堂湖公園海綿改造建設的中鐵四局項目總工程師劉繼告訴記者,天堂湖公園是池州市主城區重要調蓄水體之一,項目佔地面積148.4公頃。“天堂湖與清溪河貫通,通過排澇泵站與長江貫通,汛期降低天堂湖水位,暴雨時達到高水位可調蓄150萬立方米的雨水。同時,天堂湖人工濕地攔截匯入湖體的地表水徑流攜帶的汙染物,淨化了湖水水質。”

建設項目推進順不順,錢袋子鼓不鼓很重要。

3年建設117個海綿項目,總投資52.38億元。對於池州這個2017年財政收入才102.1億元的“小財政”來說,確系“壓力山大”。怎麽給海綿項目“找錢”?池州市變“等靠要中央和省的項目資金”為“多條腿跑步”,對內統籌整合資金,對外采取PPP建設模式吸引社會資本。

“一方面,我們發揮中央補助資金12億元的撬動效應;另一方面,采取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汪一偉舉例說,將濱江區域棚戶區改造、黑臭水體治理等海綿城市項目進行打捆,形成基礎設施PPP項目。建立績效考核按效付費、投資回報彈性費率機制,實現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享。

資金解決了,如何規劃的問題又擺在池州決策者面前。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個全新的課,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池州通過公開招投標選擇了北京建築大學雨水團隊作為技術總谘詢服務部門,負責海綿城市前期頂層系統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監測評估等10個方面的全過程技術谘詢,在3年服務期內對海綿城市建設成效進行總體把關,同時積極與中國建築設計院等全國知名設計院和企業進行合作,保障海綿城市建設按照正確的技術路線高效推進。

克服“頭痛醫頭”,系統規劃,杜絕碎片化

如何建設海綿城市,全國沒有可循先例。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池州的決策者們認為,海綿城市建設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城市防洪防澇。

“我們早早構建了綜合性頂層設計,制定了《池州市海綿城市系統方案》和《池州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三年實施計劃(2015—2017)》,梳理出‘源頭改造—城區排水系統改造—清溪河截汙與控汙改造—濕地尾水處理—主城區黑臭水體改善’的從源頭、中途到末端的系統治理思路,建立了清晰、科學的海綿城市頂層系統方案。”余祖平告訴記者,池州還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導則(試行)、工程運行維護導則、標準圖集、運行效果評估技術指南等13項海綿城市技術規範。

汪一偉表示:“按‘體現連片效應,避免碎片化’的要求,我們將海綿城市主要項目打捆成汙水處理及市政排水、清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濱江區及天堂湖新區基礎設施等3個PPP項目,引入兼具資金、技術、設備、人才優勢的專業力量,彌補政府專業力量不足,提升運營維護水準。”

池州市在試點中克服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弊端,得到了廣泛的肯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處長汪恭文認為,這個市把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環境、水文化“五水共治”,有機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要求中。

如今,在水安全方面,池州城區基本實現30年一遇的內澇防治目標和1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水生態方面,先後修複和改造生態岸線9.5公里;水環境方面,通過清淤疏浚、增強水動力和有效的水質保持措施,將全市10條黑臭水體完全消除,清溪河、平天湖等城區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100%;水資源方面,試點區雨水資源回用率達到3%,汙水處理廠出水經尾水濕地淨化處理實現100%的汙水資源的再利用,每年減少近3000噸汙水處理廠尾水直排長江。

“我們將堅持‘塊、線、點’一體化推進,將池州建成水資源持續利用、水生態體系完整、水環境品質優良、水文化底蘊深厚的海綿城市,建成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海綿城市建設長效管理機制,構建全區域、多層次、立體化的城市‘海綿太空’。”余祖平說。(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