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輪回中,只有足夠的福報才能擁有暇滿人身

太橋旦曾堪布教言智慧 正能量

摘自《妙語微言》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放下的力量

降伏煩惱應從少欲知足做起,過度的欲望會導致貪婪,貪婪是一種極度擴張的欲望,根植於不切實際的期盼。想要矯正貪婪,需要從內心的滿足開始。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沒有痛苦,無有疲勞,還會獲得身心自在。正如《涅槃經》中說:“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富有的人常常為管理錢財而煩惱;貧困的人往往為尋求生計而煩惱;老年人經常為養老治病而煩惱;年少的人往往為學習成績而煩惱。畢竟是處於輪回,無論貧富貴賤,還是男女老少,都各有各的執著、煩惱和痛苦。這就是輪回的本質,也是我們生活的現狀。學佛就是為了讓我們從輪回苦海中徹底獲得解脫並圓滿覺悟。

在生活中,只有足夠的資金才能住上五星級酒店。在輪回中,只有足夠的福報才能擁有五星級的人身——暇滿人身。我們每個人都是酒店的過客,沒有人會在入住時覺得自己是酒店的主人。同樣,我們也是地球的過客,來也赤裸裸、去也空手歸;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麽,而是你放下了什麽!

世間的名聞利養和榮華富貴,以智慧的眼光來看,它的根本基於無明,它的本質虛幻無常,它的結果痛苦無窮,那麽還有什麽值得我們沉迷其中,執著不放呢?

放不下的原因有三:一、沒有認識執著的過患;二、即使認識,也不相信;三、即使相信,也不願意斷除。

如果能體認到殺生會導致多病短壽,並墮地獄,就會放得下殺生;

如果能體認到邪淫會導致家庭矛盾,並墮近邊地獄,就會放得下邪淫;

如果能體認到偷盜會導致財物貧困和福報減少,並墮餓鬼道,就會放得下偷盜。

執著是苦惱的根源,放下執著,才能獲得自在。關於放下執著,有些錯誤的認識,將放棄誤認為放下,結果是修行越久,越會脫離生活。表面上自以為是放下,實際上是執上加執,迷上加迷。放下並不等於不能有任何執著,而是因人而異。放下好比爬樓梯,後放前追一般。因為修行有次第,所以放下也須有次第。

放下應從修持布施、奉獻愛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奉獻愛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為三種:一、財物布施;二、無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財物布施並不只是送施財物,而且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放下對物質的貪執,才是真正的財物布施。噶舉祖師岡波巴大師說:“不執一物,比供施所有財物殊勝。”

無畏布施:無畏布施並不只是解救生命,而且能生起對生命的愛心。對生命生起愛心而解救生命,才是真正的無畏布施。如果在具備慈悲心的前提下,能做到長期吃素,這是最好的無畏布施。大寶法王說:“最好的放生就是做到吃素。”放生其實就是無畏布施。

法教布施:法教布施並不只是弘揚佛法,而且能遣除聞法者的無明。為遣除無明而講法,才是真正的法教布施。布施法教的目的,就是聞法者心中樹立正知正見,並啟迪修證的大智慧。修證的智慧,是所有智慧當中最殊勝的智慧。岡波巴大師說:“由修證所生起的一刹那智慧,比由聞思所生起的所有智慧殊勝。”

因為太過期盼結果,所以往往忽略過程;

因為忽略過程,所以往往失去結果。

很多人都想成就,卻往往不能如願以償。至今仍然沒有獲得成就,並不是意味著我們缺乏成就的能力,而是自大與私心阻礙了內在潛能的展現。自大會阻礙獲得解脫,私心會阻礙證得佛果。

因為過於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於是對死亡既沒有做好任何準備,對來生也沒有把握正確的方向。

很多時候我們做人失敗,修行不成功,其原因是我們對自己缺乏智慧的自醒和自察,反而對他人投入了豐富的鑒別和想象。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糊裡糊塗;對他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卻一清二楚。其實我們應該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能使我們進步和成功。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