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跟著區塊鏈投資機構盲投靠不靠譜?

莊家收割機構,機構收割項目,項目收割韭菜?

創立區塊鏈基金已經成為數字貨幣投資界的新潮流。

去年這個時候,能叫得上名字的區塊鏈投資基金還屈指可數,但現在,各類基金已經“泛濫成災”。作為中小投資者來說,現在還能依靠項目是否有知名項目參與來決定是否投資?這些經過“專業投資機構篩選”的項目給投資者回報是不是更高?

為什麽跟著機構投?

區塊鏈投資基金,顧名思義即專門投資區塊鏈相關的基金,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兩類此類基金,一類是從幣圈原生土壤生長起來的區塊鏈基金,比如丹華資本、蠻子基金、節點資本;另一類是從“非區塊鏈”領域轉型,或者新增區塊鏈板塊的基金,比如紅杉中國、真格基金。

根據鏈塔智庫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活躍的區塊鏈投資基金至少有120家,在投資項目分類來看,這些機構普遍看好區塊鏈平台類應用;從投資標的地域來看,這些投資機構更多傾向於投資海外項目;從投資輪次來看,大部分投資發生在早期。

換句話說,這些機構憑借著豐富的行業資源,掌握了大多數市面上新出現的好項目,賺取了更多利益。

在新項目發布白皮書後,很多投資者在決定是否投資前必看的內容會是項目已經獲得哪些投資基金機構已經參與,“如果看到FBG、丹華參與了,基本上已經可以進入考慮的範疇”,一位區塊鏈投資者表示,“隨著基金越來越多,機構之間對“好項目”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散戶投資者已經很難拿到這些好項目的份額”。

豐富的行業資源加上專業嚴格的篩選標準,多家區塊鏈投資基金的確交出了不錯的投資答卷,但另一方面,在經歷早期區塊鏈基金的野蠻生長後,中小投資者單純依靠是否已經有知名區塊鏈投資機構參與的時代已經過去。

跟著基金盲投還能持續嗎?

“今年行情不好,即使掌握巨量資金的區塊鏈基金在這樣的市場下也賺不到錢,甚至有一種專門的說法叫‘收割基金’”,一位區塊鏈從業者表示。

近日,微信圈內流傳了一張表格,該表格整理了國內相對知名區塊鏈投資基金/機構投資破發的情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FBG Capital和星耀資本,前者的高市值項目比例超過了四成,投資破發率遠遠低於排名第二的比特大陸;而後者的高市值項目比例為零,整體破發率竟高達到100%。

表格來源:網絡

數據來源暫時無法確定,但表格也側面說明了:即使看似高大上的區塊鏈基金,也不能保證在這個變化莫測的數字貨幣市場中穩賺,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跟著基金「盲投即可收益不菲」的“好日子”似乎已成昨日黃花。

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機構的不同就在於,前者的資金量和投資目的有所差異。後者在掌握大量LP(有限合夥人)提供的資金後選擇的機會更多了,相應地,試錯機會也更多。“幣圈一天,人間一年”並不誇張,財富效應吸引了很多“非區塊鏈領域”玩家進入後,也帶來了很多金融玩法。

另外,早期投資者們在獲得豐厚收益後已經不再滿足於單一投資,整個區塊鏈產業鏈上礦場、孵化器、數字貨幣錢包、媒體、行情資訊工具等等環節,基本上已經有這些這些知名區塊鏈投資機構的身影。

換句話說,如今,某些區塊鏈投資機構在考慮選擇投資哪些項目的時候,已經超越了盈利的範疇,“我們現在就是希望能參與到一個「牛逼」的項目中,賺不賺錢不重要,主要是把名氣給打出去。”一個投資人表示,他們的玩法已經不局限於區塊鏈早期投資,布局各類業務,搭建起一個屬於自身的區塊鏈生態才是區塊鏈基金更高的目的。

今年以來,數字貨幣投資者都有這樣的感覺:投資環境越來越嚴峻,賺錢越來越難,去年僅憑投資機構參與即可盲投的情況已經不複存在,整個投資市場參與門檻正朝著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熊市下持續充電、修煉投資眼光和技能才能在接下來的這場遊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end

?本文為轉載文章,作者林君,已獲授權,歡迎大家前往關注天下鏈官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