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吳牧野巡演舒伯特鋼琴即興曲,讓鋼琴像歌者一樣吟唱

2006年,法國古典月刊Classica刊登了一篇名為《Doigts d'or》(金手指)的文章,專門採訪和介紹鋼琴家吳牧野的成長經歷和演奏風格,從此,“金手指”傳遍四野,成了這位旅法鋼琴家最知名的標簽。

4月28日,“金手指”吳牧野將來上海大劇院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這一回,他帶來的是“舒伯特鋼琴即興曲全集”。

舒伯特對音樂史最大的貢獻就是藝術歌曲,他也因此被冠以“歌曲之王”。其間,他又嘗試在鋼琴上做出具有歌唱性的樂曲,沒有固定規則,樂思湧現,旋律即達——這便是即興曲,一種被舒伯特創造出來的曲式。

舒伯特的即興曲大多膾炙人口、旋律優美,通過這些極具美感的作品,吳牧野希望讓鋼琴像歌者一樣自由地吟唱,“舒伯特的音樂是與世無爭的,吸收了人間一切的悲歡離合,狀態超然,我希望把這樣一種狀態帶給觀眾。”

吳牧野

吳牧野出生於北京,4歲開始學鋼琴,後入讀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5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從此在法旅居多年,直到拿下博士文憑。

在上海的發布會上,不少琴童家長因此向他取經:孩子是應該在國內踏實接受音樂教育,還是應該早早送出國門去見世面?

吳牧野說,國外注重家庭教育,比如孩子的父親或母親是鋼琴家,受世襲影響,孩子自然而然就學起了鋼琴,因而,他建議琴童還是在國內打基礎,“國外氛圍不怎麽樣,小孩一般不彈琴,你讓他學,他會說我要去告老師強迫我學習之類。你要看周邊的孩子有沒有勁,有沒有在一起好好學。國內的孩子通常很努力,這會帶動其他孩子努力學習的心,國外很可能大家都不努力,都去玩了去休假了。”

不過他也強調,雖然學習氛圍沒那麽濃,但國外出一個就是人才,如今,國內外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網上都能看到好東西,“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去哪裡不重要,心是最重要的,首先你要熱愛,特別喜歡專研,能從中感受到快樂。”

說到學琴,吳牧野說,孩子的興趣很重要,市面上很多教材非常學術化,這時候家長要和老師商量,怎麽才能既有一點學術又帶一點樂趣。琴童未來如果想走專業道路,他說,國內院校如上海音樂學院都是很好的起點,“這裡就是個‘小武林’,和大家切磋了你才知道自己的實力,去了國外,你也不要和差的比,要和最好的比,國外大家都很紳士,但鬥爭其實很激烈。”

“學鋼琴真正能堅持到最後的人不多,無論如何,堅持初心是最難的。我只是捨棄了很多東西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內心豐富,也就不空虛了。”

於是有人問他,成年人要把中斷多年的鋼琴撿起來有沒有可能,他說,“鋼琴是腦力活,從沒聽說腦力什麽時候跟不上的。只要有好老師帶,你總會有收獲,關鍵要有熱情,保持這份熱情,什麽時候開始學都不晚。”

私下裡的吳牧野特別喜歡動物,前不久還認識了野生動物園的園長,有人建議他彈琴給大熊貓聽,他覺得這是不錯的主意。如果不做鋼琴家會做什麽?他想了半天,對科學和機械表示出了興趣。

在人工智能越來越普及的今天,鋼琴家未來有沒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吳牧野認為,音樂是有靈魂的,鋼琴演奏需要鋼琴家調動情感和觀眾交流,機器人不可能到達人的情感境界,沒有美感,便無法替代。

“比如機器人下棋,它沒有任何美感,講的是套路,幾千萬個程序可以包容所有數據,但我們追求的對美的那種心靈碰擊,它無法做到。再比如美食,人做的飯和機器做的飯肯定不同,因為人情味不同。藝術講究的是品位,不是速度,機器人有可能替代簡單的機械勞動,但替代藝術不現實,因為它沒有思想,沒有節奏,到不了人的情感境界。”

說到美食,吳牧野最近備受關注的莫過於暴瘦54斤,判若兩人,到哪都被人追問減肥秘籍。

吳牧野笑說,2014年從法國回來後,他頻繁參加飯局,開始快速發胖,“我的吸收太好,又不喜歡浪費,點了東西就要光碟,中國菜系又很豐富,自然而然就胖了。”胖了之後,吳牧野沒覺得麻煩,工作也沒受影響,直到有一天看到年輕時的照片,才覺得應該注意了。

2017年底以來,吳牧野節食加運動,減肥成效明顯,華麗的演出服一套,頭髮一卷,氣質上來了,人也跟著大變,以致很多人都認不出他來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