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肥胖症二型糖尿病,手術治療方案介紹?

肥胖症二型糖尿病,手術治療方案介紹?糖尿病治療需要個體化,老年人、青少年、妊娠期這三個時期的糖尿病各有其特點,治療方案也各不同。

老年糖尿病

老年人的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為主,其特點:對疾病的反應能力差,癥狀不明顯,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癥狀,主動看病的不多;活動能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沒法去醫院就診;其他基礎疾病多,合併慢性疾病多,服藥太多,常導致藥物的漏服、誤服;聽力、視力、認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對於防治糖尿病的五駕馬車的駕馭能力不足,糖尿病教育、血糖監測不夠;感覺功能下降,尤其是口渴中樞敏感性降低,對口渴不敏感,每天飲水量不足,如果同時有其他原因導致嘔吐、腹瀉及進食少,或使用利尿劑、或誤補葡萄糖液等因素,可發生嚴重脫水或血糖明顯升高,導致高血糖高滲性綜合征;因病程長導致神經系統損害,對低血糖感覺不敏感,易出現無癥狀性低血糖或嚴重低血糖昏迷。

對策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應適度放寬,用藥應盡量簡單,以口服降血糖治療為主,同時盡量避免使用長效口服降血糖藥物或使用長效胰島素,防止低血糖發生,減少藥物副作用。

使用專門的服藥盒將每餐的藥物分開放置,按服藥時間擺放藥物,防止藥物誤服及漏服。

老年糖尿病病友要知道飲水的重要性,鼓勵和督促多飲水。

不要進食甜食及含糖飲料,因其他疾病需要靜脈點滴治療時,一定要告之醫生自己有糖尿病。

不要隨意更改降血糖方案或自行停用降血糖藥物。

在應激情況下,如血糖控制不佳,要及時去醫院調整降血糖方案。

對有肝腎功能損害的糖尿病病友,首選短效或速效胰島素,或選擇速效胰島素類似物。

兒童、青少年期糖尿病

兒童、青少年期糖尿病者的特點: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為主,約佔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90%,但目前2型糖尿病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對胰島素治療敏感,易發生低血糖;患病年齡小、身體處於生長髮育階段,不同年齡段對營養要求不一樣;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飲食不規律;患病的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常存在自卑感,對調整血糖的治療方案依從性差;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尚未健全,多數口服藥物不適合青少年使用。

對策

均衡膳食,保證足夠營養,特別是蛋白質的供應。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烹調以清淡為主。飲食應適當放寬,保證青少年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最好是一日三次主餐和三次加餐。

青少年活動量大,應適當控制,防止發生運動後酮症或低血糖。同時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加強科普宣傳,爭取患病青少年積極配合治療,組織患糖尿病的青少年參加一些如夏令營等糖尿病友集體活動,必要時請心理師進行心理疏導,戰勝自卑感,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青少年糖尿病不宜口服藥物治療,宜選擇胰島素治療為主,對於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可以用二甲雙胍治療;當患病青少年有一定自我管理能力時,最好選擇胰島素泵持續注射胰島素的方案,以保證血糖平穩,避免併發症發生。

監測血糖,根據血糖調整治療方案。兒童、青少年糖尿病控制目標:12歲之前餐前血糖5.6~10mmol/L,睡前或夜間6~11.1mmol/L,HbA1c<8.0;13歲~19歲餐前血糖5.0~7.2mmol/L,睡前或夜間5.0~8.3mmol/L,HbA1c<7.5。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特點:糖尿病合併妊娠時血糖水準波動較大,血糖較難控制,大多數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波動相對較輕,血糖容易控制,多數患者可通過嚴格的飲食計劃和運動使血糖得到滿意控制,僅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妊娠期間既要控制好血糖,防止高血糖對孕婦及胎兒的傷害,如母親發展為2型糖尿病、胎兒在宮內發育異常、新生兒畸形、巨大兒和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的風險增加等;

適當加強營養,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

運動治療對妊娠糖尿病需要慎重,要求選擇適合運動方式;

血糖以餐後升高為主,易發生低血糖,需要將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

口服降血糖藥物對胎兒的生長髮育存在風險,治療以胰島素為主。

對策

孕期適當控制飲食,合理搭配各種營養,保證孕期營養均衡,飲食控制標準:既能保證孕婦和胎兒能量需要,又能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而且不發生飢餓性酮症,儘可能選擇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

實行少量多餐製,每日分5~6餐。

適當運動,但避免劇烈運動,對與體重增長幅度大的孕婦可適當提高運動量,盡量控制體重的增長在與孕期相應範圍內。

孕期使用速效人胰島素控制血糖,使用速效胰島素類似物賴脯胰島素、門冬胰島素是安全的,如果空腹血糖高,可以使用地特胰島素治療。

嚴密監測血糖,控制目標:空腹、餐前或睡前血糖3.3~5.3mmol/L,餐後1小時≤7.8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6.7mmol/L,避免低血糖發生。

手術治療糖尿病:

胃轉流手術最早是1885年奧地利外科醫生Theodor Billroth實施,用於治療胃癌患者,20世紀50年代演變為一種減肥手術,1995年,Pories完成了146例肥胖糖尿病患者14年的臨床觀察,發現胃轉流術後糖尿病的達標率達80%,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改進,2011年3月,國際糖尿病聯盟發表聲明:建議病程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採用手術治療。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於2011年正式將手術治療糖尿病寫入《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胃轉流手術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希望。

手術治療糖尿病原理:

胃轉流手術之所以能夠一次性治療糖尿病,實現臨床治癒,是因為胃轉流手術的獨特之處在於改變了食物的生理流向,通過胃阻斷、胃腸吻合、腸腸吻合等步驟而完成。術後,患者身體的胰島素抵抗現象消除,並且手術後食物的流經方式還能促進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細胞凋亡並使之增殖,胰島功能恢復,糖尿病得到治癒。

肥胖症二型糖尿病,手術治療方案介紹?希望幫到你!

【注】戴曉江,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糖尿病和肥胖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肥胖症和糖尿病外科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微創外科委員會委員

擅長各種減重及糖尿病手術。師從我國著名的微創外科、肥胖症專家鄭成竹教授;在微創手術治療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方面,開展了大量的臨床工作並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治療水準居國內先進列。發表論文20餘篇,SCI3篇,參編臨床專著三部。先後主持參與省部級基金5項,進行糖尿病外科治療的基礎及臨床研究;同時參與亞太地區肥胖及代謝外科醫師協會多中心合作重點項目《亞洲糖尿病外科治療多中心實驗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