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降稅3個月 抗癌藥降價了嗎?

資料圖

抗癌藥「零關稅」政策生效至今已有3個月,抗癌藥的價格呈現兩種不同態勢。一方面,去年納入醫保目錄的抗癌藥葯價降幅明顯,另一方面,降稅紅利卻未在市場終端顯現。兩相比較,醫保集體議價製成為降價關鍵。然而,醫保承載有限,提高研發能力才是降低抗癌藥價格的根本之策。

降稅紅利有限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市多家三甲醫院發現,自降稅政策發布後,除進入醫保目錄的抗癌藥外,抗癌藥葯價變化並不明顯。

5月1日,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對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其中包括了103種已經上市的抗癌藥。

而針對市場未能顯現抗癌藥降價紅利,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項目研究員顏建周指出,5月1日前,國內市場中已經庫存了一定量的進口抗癌藥品,這部分藥品並沒有受到降稅政策的影響,這部分藥品庫存銷售完畢仍需一定周期。

除了「滯後效應」以外,關稅本身的門檻不高也是葯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進口關稅原來在2%-5%,增值稅如果按照30%的差價來算的話,17%的增值稅也就是五六個點。從這個角度看,關稅最多降3個點,增值稅下降其實也就5個點。所以實際上,稅的取消最多也就讓葯價下降8個點左右。當然不能說這沒意義,像肺癌使用的藥物月平均費用達到2萬元左右,下降8%也是1500元左右。有作用,但不像預期的那麼大。」

醫保議價

相較之下,去年進入醫保目錄的抗癌藥葯價出現了大幅下降。

「去年7月底,人社部下發了《關於將36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北京某三甲醫院腫瘤科主任告訴北京商報記者,「15種腫瘤治療藥物納入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後來北京市許多醫院都有所動作。」

據悉,在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之前,都需經過集體議價,這一環節後藥品價格將下降不少。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針對乳腺癌治療的赫賽汀近期出現的斷貨情況,正是因為進入醫保後,價格從「貴族」走向了「平民」。曾經一支赫賽汀價格高達2.2萬元,據醫生介紹,赫賽汀的推薦療程是一年在17次左右,體重越輕,用量越小。以體重60kg的患者為例,需要應用15支,一個療程下來大概花費33萬元。而在進入醫保之後,一支赫賽汀的價格是7600元,每個療程支付費用約3.5萬元。

而被譽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最好選擇」的易瑞沙,在進醫保前每個月的治療費用需要1.5萬元。據該醫生介紹,每一盒易瑞沙的用量為10天,進入醫保後,每盒的價格降為2358元,意味著每個月的治療費用降為7074元,按照乙類目錄50%-80%的報銷比例推算,病患每月只需支付1415-3537元。

進入醫保後抗癌藥的價格有了天壤之別,然而進入醫保並不是件簡單的事,開啟醫保談判後,會涉及到醫保支付能力、與葯企的博弈等諸多問題。朱恆鵬介紹,醫保的支付能力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水準高度相關。美國的人均醫療費用已經超過了8000美元,基本等於我國的人均GDP。如果我們使用和發達國家一樣的醫保目錄,就意味著至少要花費GDP的一半。

不過,醫保內外的葯價差異也證明,降稅之外抗癌藥仍存降價太空。而由於醫保之外,仍然缺乏議價機制,藥品定價權依然掌握在葯企手中。對此,李克強總理也曾在6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不能稅降了價不降,必須多措並舉打通中間環節,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

仿製葯成關鍵

除了進醫保外,易瑞沙降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專利到期,大批製藥公司的仿製,必然會對易瑞沙的銷售造成衝擊,為了換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易瑞沙下調價格,換取市場。原研葯開發周期漫長,投資成本巨大,只有出了專利保護期,才有降價的可能性。

如此看來,仿製葯的迎頭趕上,將是降低抗癌藥價格的另一有效手段。「提高我國抗癌藥品的研發能力,是降低抗癌藥品費用、減輕對進口抗癌藥品依賴的根本之策。」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表示。

據中國醫藥工業資訊中心統計數據,目前我國4000多家製藥企業中,90%以上是仿製葯生產企業。以治療白血病的甲磺酸伊馬替尼片為例,規格是0.1g/60片,國產仿製葯價格為794.48元一盒,而進口的甲磺酸伊馬替尼片——格列衛,即使已經降價了,但是,目前零售價格最低也要6649.96元一盒,價格相差8.3倍,可見國產仿製葯的價格優勢。

但國產仿製葯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保障產品品質和藥效。為解決這一問題,提高國產仿製葯的品質,國家開展了一致性評價工作。據了解,仿製葯一致性評價是指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製葯,按與原研藥品品質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品質一致性評價,就是仿製葯需在品質與藥效上達到與原研葯一致的水準。

7月26日上午,國家葯監局官網發布了第五批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名單。這也是國家葯監局最後一次分批次公告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醫藥行業專家指出,一致性評價是對我國4000多家以仿製葯為主的葯企的一次大洗牌,未來將使我國60%的仿製葯退出市場。中國醫藥創新仍然任重道遠。

北京商報記者陶鳳實習記者常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