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滴滴缺席,戰場重啟:但順風車不再是一門好生意了

文/小鋅

2019年,張勇決定開網約車賺錢,由於是外地牌照,他無法開快車,於是在嘀嗒和哈囉兩個平台注冊成為了順風車司機。

張勇告訴鋅財經,他的一位朋友,在滴滴順風車剛上線的時候,成為一名專職順風車司機,“那時候平台補貼力度也大,他那時候賺了不少錢。”,但是在滴滴下線之後,這位朋友嘗試使用了嘀嗒和哈囉,不僅限制每天的接單次數,而且接單效率也遠不如曾經的滴滴順風車。收入的差距促使他最終離開了這個行業。

現在,張勇隻接長線單不接短途,固定從上海西邊的虹橋機場到浦東來回跑“專線”,他直白地說,“因為短途根本不賺錢。”

很多和他一樣的專職順風車司機們,通常都擁有多部手機,通過借用親戚朋友的身份證、行車執照、車輛牌照,同時注冊多個順風車平台,在跑“專線”的時候,同時在多個平台發布行程,自己“拚單”拉多名乘客,來賺更多錢。

這樣的司機,是順風車平台不歡迎的。

“真順風車要拒絕專職司機,我們需要的是上下班、出門時順路接單的車主,這樣才能保證平台的社會效益和用戶的安全。”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李金龍提到。

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李金龍 受訪者供圖

為此,很多順風車平台保持低價,甚至不抽成,導致最終這塊業務很難盈利。

而對於出行平台來說,除了倍感焦慮的運力和營收能力,面對安全問題依舊是慎之又慎。

“怕,就是害怕,就是慫。”在7月18日的滴滴順風車媒體開放日上,滴滴出行總裁柳青給出了滴滴順風車遲遲不能上線的原因。

當天,滴滴向媒體公開順風車安全產品的整改方案。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滴滴順風車已經迭代了12個版本,優化了226項功能,整合了上百個安全功能和策略。滴滴出行CEO程維則表示,2019年滴滴全平台在安全方面大的投入將達到20億元。

媒體開放日上的滴滴出行總裁柳青

昨天,滴滴順風車下線滿一周年,而這個市場早已不是當初的樣子。

巨頭蟄伏,戰火重燃。自滴滴2018年8月27日宣布順風車業務無限關停,挑戰者便蜂擁而至。哈囉單車、嘀嗒拚車以及曹操專車紛紛升級為“出行平台”,哈囉則在滴滴關停四個多月之後上線順風車業務,公開招募車主。

在各大平台運力面臨挑戰的今天,順風車可能帶來的新鮮力量和新興市場,仍然是巨頭和創業者覬覦的戰場。

順風車闖入者

2018年9月19日,滴滴順風車下線僅24天。阿爾法順風車位於上海張江的辦公室裡,最後的測試進行完畢,阿爾法順風車正式上線,這可以說是滴滴順風車離場之後,第一位上線的挑戰者。

這個入局順風車的新面孔,似乎踩在了一個絕佳的上線時機。在創始人鄧剛看來,這是一個意料之外的巧合。早在2年前,他開始關注共享出行領域,之前曾在傳統車企做過十幾年的高管,嘗試過一些共享汽車的重資產模式之後,他決定入局更簡單輕便的順風車市場。

阿爾法順風車

2018年6月,公司正式成立,開始研發工作。按照初期預想,滴滴順風車會是阿爾法最強大的勁敵。但8月份,因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滴滴宣布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

“喜憂參半”,鄧剛回憶那時候的心情時提到,“行業巨頭離開了,對我們來說有了一個出口,但是公眾對於順風車的不信任感越來越強。”

鄧剛那時預想,更激烈的競爭即將到來,他告訴鋅財經,除了自家之外,“肯定還會有更多的企業入局。”

2018年12月,已經從單車平台升級為出行平台的哈囉出行,開始招募順風車主,推進的速度很快,官方稱20天招募了100萬名司機,並拿3000萬補貼司機和乘客。今年2月,哈囉正式宣布在全國上線順風車業務。

哈囉出行

主流出行平台紛紛布局。今年6月6日,高德順風車開始在廣東、武漢招募順風車車主,高德方面表示,計劃近期在部分城市上線試運營公益順風車業務。7月初,專車平台曹操出行也宣布將在9月上線順風車業務。

雖然大多數入局者的上線時間均在滴滴順風車暫時退場之後,但醞釀早在之前便已開始。

在滴滴殺入之前,愛拚車、天天用車、微微拚車以及嘀嗒等平台便已經在經歷一輪爭奪,滴滴進入之後迅速佔領高地,這一輪中失敗的玩家黯然退場,市場趨於平穩。

但隨著巨頭滴滴的退出,順風車市場的浪花重現,新玩家們紛紛入局,高德、哈囉、阿爾法順風車、好空出行等新面孔加入這場爭奪賽。

行業部分入局者名單

群狼搶食的原因顯而易見——順風車一度是滴滴最賺錢的業務之一。

“ 滴滴曾經定的價格大概是快車價格的50%~60%,快車的抽成是20-25個點,順風車的信息服務費是10%,開順風車能賺到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鋅財經。

這吸引了大量私家車司機加入,在龐大的用戶體量之下,順路匹配成功率遠高於其他平台,滴滴順風車快速擴張。

據Trustdata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滴滴順風車市場佔比高達76.8%,已佔據整個市場四分之三的份額。也就是說,滴滴僅用半年時間,就改寫了市場格局,把最早一步入局的天天拚車、嘀嗒等遠遠甩在身後。

2019年,根據滴滴對外公開的數據,順風車業務上線三年多時間內,順風車的日訂單量達到100至200萬單,按滴滴全平台的2000至3000萬單的日接單量來看,佔比不足10%,但仍是順風車領域單量最高的平台。

如今新的入局者,面臨的市場環境,可能比和巨頭競爭更為嚴峻。

做“真順風車”

新入局者並不是盲目的,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安全與合規。

“做真順風車”,在鋅財經採訪中,這是受訪者口中的高頻詞。

“真順風車”意味著車主是順路接單,而非專職運力。“互助才是順風車的核心。”李金龍提到。

鄧剛認為,最初入局順風車行業,就是看到了通常是專職司機來做順風車司機的行業痛點,“開快車、專車不夠合格的司機,被篩掉了之後,去做了順風車司機,這是違背了順風車本身的概念,也提高了安全風險。”

為了篩選掉專職司機,阿爾法順風車和嘀嗒都采取了嚴格的審核和認證流程,同時設置了更低的定價,平台抽成少,甚至不抽成。“定價低才能把那些以盈利為目的的黑車車主排除在外。”李金龍說。

5年間,嘀嗒順風車一直沒有抽取傭金,只在每單中收取幾元信息服務費,原因是平台不能變成具備運營性質的抽成模式。李金龍告訴鋅財經:“司機本身得到的就不多,我們若從中抽成,定價也會隨之提高。”

同時,李金龍也提到,嘀嗒平台規定車主限制一天只能接4單,並堅持人工審核。在低價的前提下,嘀嗒也保留一定靈活度。“確保真順路前提下,我們會根據當地的用戶需求和供應情況,對價格有所變化和調整。但這對於專職司機來說,幾乎無利可圖。”

嚴格的規則下,很多司機利用多個身份,注冊多個平台,增加接單次數,接單後馬上取消訂單,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接單,順風車與黑車一起做。

“我們只能一遍遍向乘客強調,不要線下成單,否則安全平台無法給予保障;司機取消訂單次數多了,我們就馬上會人工審核,如果發現惡意退單降級處理,次數多了直接封號。”李金龍提到。

嘀嗒不抽取傭金的方式,也成為了多數後來者的選擇。擬在近期上線試運營的高德順風車表示不會採用抽成的模式,阿爾法順風車也並未從訂單中抽成。

高德順風車開城計劃發布會

為了保障安全與合規,保持低價,不從訂單中抽成,成為了最穩妥的做法,但與此同時,盈利卻成為了難題。

不賺錢的“輔助業務”

“我們從最開始,就沒打算靠順風車賺錢。”鄧剛提到。

他最初設想的盈利模型是不從順風車業務中抽成,但可以建立一個誠信社區,成為一個流量平台,通過積累順風車主和用戶,聚集流量,“賺錢可以用別的方式,創造有價值的流量以後,修車服務、車險、廣告等方式都可以賺錢。”

李金龍也承認,按照嘀嗒目前的模式,順風車很難盈利。

李金龍告訴鋅財經,嘀嗒順風車雖然目前位於行業第一,但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他所認為的理想狀態是能夠在不抽成的情況下,達到規模化,實現盈利。“即使每次就收一兩塊錢信息服務費,如果做到一定規模化,也一樣可以盈利。”

受訪者供圖

“順風車是出行整個生態的一個輔助,因為人們出行中比較常見是即時出行,這是用戶習慣決定的。”李金龍提到,嘀嗒順風車的匹配成功率為40%,“我們再怎麽突破,也是只在數量上的小突破,但在本質上很難突破,這是一個天然限定的天花板,這是由構成運力的司機天然的不同屬性所規定的。”

從業者都不得不承認,“真順風車” 在保障安全而失去專職運力的情況下,增長面臨瓶頸。

司機端也很難賺錢。一位從2017年開始做順風車的司機小鍾向鋅財經提到,在滴滴下線之前,由於工作跨城,他經常使用滴滴順風車載客,“省油費,一般我不用提前一天,當天基本上都能找到合適的乘客,但是如今我用的若乾個順風車平台,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匹配成功率較低,所以有時候就乾脆不接單。”

平台則面臨營收焦慮。上線7個月之後,鄧剛眉頭緊鎖,因為順風車市場不像他預料中的那樣,純順風車業務就足以支撐。

鄧剛發現,順風車的最大痛點是使用頻率不夠高。雖然已經有上百萬的司機,但增長速度也並沒有預期中快,截至目前,阿爾法順風車全平台累計下載量210萬左右。

“只有順風車是不夠的,因為匹配成功率不夠高,要有一定的體量才可以達到。專車、快車等及時出行和順風車結合起來,做全出行平台會比較有競爭力,隻做單一的順風車,很難存活下去。”鄧剛提到。

近期,阿爾法順風車開始有了轉變為“出行平台”的想法,籌備上線快車、專車等業務。但這對於創業公司,意味著更高的投入和更大的壓力。

2018年年初,一直做順風車的嘀嗒拚車,宣布升級為‘嘀嗒出行”。“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個業務在用戶端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既有預約性出行需求,也有即時出行需求,這兩個需求並不衝突,兩者並駕齊驅”,李金龍說。

受訪者供圖

滴滴也在強調它的改變。“順風車如果未來要上線的話,一定不會把規模和盈利當成主要的目標。”程維在溝通會上提到。

同時,滴滴順風車總經理張瑞在媒體開放日上提到,滴滴將來如果覺得安全產品功能達到一定預期的情況下,決定試運營的時候,會採用先開白天、先開市內的場景的模式,與此同時,試運行期間免收信息服務費。

“現在在市場上,靠順風車抽成掙大錢,已經成為過去式了。”李金龍提到,“新入局的平台,也不會冒不合規的風險。”

當順風車不再強調盈利,各個平台也從純順風車轉到布局多元出行業務,順風車成為了“輔助部門”,在出行行業的地位,似乎已經不再重要。

大勢已去還是大勢所趨

對於出行玩家來說,今年開始面臨更嚴峻的問題——運力匱乏。

最近兩個月,美團、滴滴、哈囉等平台相繼上線“聚合模式”。

7月15日,滴滴網約車正式向第三方出行服務商開放,未來用戶可以在滴滴App一鍵呼叫不同平台車輛。“如祺出行”、“東風出行”、一汽運營的網約車服務等第三方服務商將接入滴滴網約車開放平台。

6月,美團計程車正式上線“聚合模式”,在美團平台不僅可以在平台上打到自家的車,也可以選擇首汽出行、神州專車、曹操出行等品牌的車。

聚合模式下的網約車,集合了個平台的主要運力,表面上是轉變流量思維到服務思維,把平台效益最大化,卻也透露了各平台運力遭遇天花板的問題。

“各地政府監管趨嚴,快車、專車要合規,這兩塊業務短時間內會損失大量司機,車主資源相對缺乏”,一位出行行業從業者對鋅財經提到。

滴滴順風車整改方案中的女性助手功能

“出行市場一定是多家並存、分割的一種格局。運力和體驗決定了用戶用不用某個平台。”李金龍告訴鋅財經。

出行行業的爭奪戰,已經變成一場流量和服務主導的升級戰爭。從業者們認為,順風車一定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鄧剛認為順風車仍然有很高的發展前景。“順風車的運力就是全國的私家車主。全國範圍內在路上跑的私家車輛達到1.6個億。如果調動起來一部分,有遠遠超過快車的運力。”

而李金龍提到,順風車尤其可以解決高峰期擁堵,“真順風車主往往是符合通勤的大規律,順路多接一單約等於少一輛私家車在路上走。專職司機反而增加了高峰期負擔。”

過去的一年,嘀嗒一直與政府交通部門密切交流,希望能夠從上到下推廣順風車,鼓勵更多私家車主,加入順風車主行列。有地方政府也頒布鼓勵順風車平台發展的政策。

成都計程車汽車協會與嘀嗒出行合作發布會 受訪者供圖

“嘀嗒不能吃掉全國這一點幾個億的車主,其他的平台進來以後,很有可能拿到的都是我們沒有拿到的地方,都是空地。現在不能說叫百家爭鳴的市場競爭,而是填補市場空隙。”李金龍提到。

鄧剛便是市場的“填補者”之一,在他看來,目前的出行平台中,三四線市場的佔有率很低,且三四線城市黑車盛行,跨城需求較大。為此,阿爾法平台還在試點城市開設了跨城專線。

在試點城市哈爾濱,由於抵達周邊縣市的交通並不發達,但需求旺盛,因此鄧剛決定在周邊的幾個縣城開設專線,與當地的車隊合作,並對司機身份進行嚴格審核,通過後便可在跨城專線運行。

另一方面,龐大的順風車車主群體,也是亟需運力的各大平台爭奪的焦點。最明顯的事例就是,“老大哥”滴滴一直沒有放棄順風車。

滴滴順風車整改方案中的“行中保護”措施

從長久來看,順風車的潛能還有更深層次的開發空間。

出行市場的硝煙從未散去,但順風車全行業要回到主戰場,安全是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關卡。如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在這場競爭中突圍,是每個入局者的挑戰。

(應採訪對象要求,張勇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