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病是如何變成胃癌的 這些表現要重視

為了確定胃癌前病變患者的胃癌發生率,研究者開展了一項人群隊列研究。研究者收集了1979年~2011年進行了胃部組織活檢的405211例患者的數據。排除隨訪2年內患癌的患者數據,研究小組確認了1599例胃癌患者,平均隨訪時間為10年。

各類人群患胃癌的概率

健康人群:1/256

胃炎人群:1/85

萎縮性胃炎人群:1/50

腸上皮化生人群:1/39

胃部組織異型增生人群:1/19

胃癌的早期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但是,一旦出現癥狀,病情往往進入晚期。臨床研究發現,如果胃癌在早期就得到手術治療,5年以上生存率可以達到90%到95%。因此,發現早期的胃癌對患者來說十分重要。

臨床發現,有將近65%的胃癌患者,發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因此,部分有胃病的人應該被列為胃癌的高發人群,通過加強監測來儘早發現胃癌。

 哪些胃病容易發展成胃癌

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潰瘍面直徑超過2厘米,反覆發作,以及胃黏膜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胃息肉病等。

另外,殘胃和胃癌的關係較為密切。因為某種疾病切除了部分胃體,稱之為殘胃。有研究認為,殘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幾率增加。所以提醒做過胃部手術的殘胃患者,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鏡檢查。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僅次於肺癌。中國和日本都是胃癌高發地區,但統計數據顯示,5年生存率日本要比中國高很多,原因並不是日本胃癌診治水準有多高,而是日本的胃癌多數能在早期發現,而中國胃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

胃的不舒服,不予重視,看看電視,去趟藥店就給自己治了,這樣做是福是禍誰也不知道。

要知道,胃癌的早期信號只能是胃部不適感,如胃痛,胃脹,胃酸,噁心等等,這些早期信號往往會被忽略,會自認為普通胃病。那麼,究竟如何鑒別這些癥狀(或者說這些信號)是普通胃病還是早期胃癌呢?

第一:這些癥狀是偶爾還是經常

一年365天,天天吃飯喝水,偶爾吃的不對了難免會有個胃脹、胃痛啥的,這樣的情況不要大驚小怪。如果經常餐前或者餐後胃痛,或者食後飽脹不適,頻頻噯氣等,就得重視,不要麻痹大意,也不要隨便買點胃藥糊弄一下,最好抽空查個胃鏡。

第二:你是不是高危人群

1、長期進食醃製、熏製、燒烤、煎炸、高鹽食物者。

2、長期吸煙飲酒者。

3、長期飲食、作息不規律者。

4、長期從事化工工作者,如橡膠廠工人等。

5、有家族腫瘤病史者。

6、有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腸化生等。如果是,且隔三差五會出現胃部癥狀,建議最好查個胃鏡,以排除早期胃癌。

 第三:血便化驗有無異常

普通胃病不會有血便化驗的異常,而胃癌可能會有便潛血陽性,輕度貧血,甚至血腫瘤標記物Ca724、Ca199、CEA增高等特點。

 第四:年齡方面

35歲以上人群要重視胃癌篩查,35歲以下胃癌的發病率較低。

總之,胃癌的早期信號僅僅是普通胃病的癥狀,一旦當你摸到胃部包塊,出現吐血,便血,甚至貧血,消瘦,腹部脹大多屬於晚期了,晚期胃癌治療起來辦法不多,生存期就很短了。

結語:有人說過,胃癌幾乎是所有癌症裡面最痛苦的了。或許你覺得我說胃癌有些太過於誇大,但是事實說明,很多最後的大問題都是因為平時沒有注意最初不適的小癥狀的開始。關心自己,關心身邊的人,不用考慮那麼多,只要對身體是負責的,那就去檢查一下,就當是讓自己心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