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所“雙一流”大學有大動作!你怎看?

上半年來,多所“雙一流”高校宣布成立新校區或研究院,實現跨省、跨市合作,有一所甚至在國外建起了研究生院!

北京師范大學

珠海校區

4月10日,一份題為《教育部關於同意北京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北師大”)珠海校區建設的批複》的紅頭文件在網上引發關注。該文件顯示,教育部同意北師大在廣東省人民政府、珠海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利用現有珠海分校等用地、校舍建設北師大珠海校區。

今年1月,北師大官網發布消息稱,1月20日,“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研討會暨北師大一帶一路學院掛牌儀式在珠海校區舉行。

北師大副校長、一帶一路學院院長王守軍在掛牌儀式表示,學院將主要的辦學地點落在珠海,並打造綜合性多學科平台,可以異塵餘生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東南亞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極大地拓展學院的發展空間,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協調發展貢獻力量。

招生方面,教育部明確,請北師大會同廣東省教育廳統籌安排珠海分校和珠海校區的招生工作。珠海校區開始招生後,珠海分校逐年調減招生計劃,於2021年停止招生,2024年終止辦學。

文件還要求,在珠海分校終止辦學前,切實保障教育教學質量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在珠海分校終止辦學後,妥善安置現有教職工,嚴格履行相關法律程序,確保珠海分校規範、有序、穩定退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青島校區奠基

6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科教新城正式奠基。據青島藍谷管理局副局長李傑透漏,北航青島國際科城新城總投資20.5億元,建設用地750畝,將建設包括圖書館、教學樓、宿舍樓和人才公寓等地上建築面積6.5萬㎡的校區。

據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計劃先期入駐啟動研究生院和微電子學院,逐步開辦7個專業,包括航空航天、材料科學、智能製造、微電子、儀器儀表、智能交通、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北航青島校區的總體規模和山大青島校區相當,在校生規模一二期達到一萬人,三期預計達到兩萬人。

北航科技園將結合青島市產業特點,重點孵化、轉化航空航天、醫工交叉、材料科學、智能製造、微電子、儀器儀表、智能交通等方向科研成果,推進相關高新技術與青島地區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區域發展,成為北航重要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之一。

天津大學

福州校區

日前,福州市長樂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於天津大學福州校區項目建議書的批複》。《批複》指出,天津大學福州校區項目建設是必要的,建在福州濱海新城文武砂鎮、古槐鎮,工程投資匡算約60億!

《批複》顯示,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行政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宿舍及食堂等附屬設施。

據天津大學官微去年發布的消息,2018年12月1日,天津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教育廳在福州簽訂合作辦學協議。

根據協議,天津大學將與各方一道,依托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建設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

聯合學院將聚焦柔性電子和新興光電子、先進製造、能源材料和催化等研究領域,建設國際研究中心,培養頂尖科研人才,產出世界級科研成果;圍繞先進材料研究,整合基礎科研和工程技術創新,拓展與當地工業界的戰略和創新性科研合作,以創新打造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天津大學

在浙江建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

7月30日,浙江省與天津大學推進省校科技合作座談會在杭州舉行。

浙江省科技廳廳長高鷹忠表示,目前雙方已就省校戰略合作協議、寧波落地協議和紹興落地協議達成共識。

根據協議內容,浙江省與天津大學合作共建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天津大學根據浙江省產業發展需求,先期布局設立能源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化工環保、精細化工及新材料、製藥工程、化工安全與培訓等多個研究中心,積極推進天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助推浙江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

在寧夏建中外合作辦學學院

據寧夏教育廳消息,7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與中國人民大學在銀川簽訂《共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銀川創辦一所本科、研究生教育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學院。

學院將以服務寧夏產業發展、對接“一帶一路”需求為導向。依托寧夏在葡萄酒、文化旅遊等方面的資源稟賦,充分發揮中國人民大學在經濟、管理、農業農村發展等人才學科方面的優勢和法國方面合作院校在相關專業領域的優質教育資源,開設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管理、工商行銷管理、經濟管理類專業,為寧夏葡萄產業發展培養國際化人才。

上海交通大學

新加坡研究生院已注冊完成

據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博消息,目前,新加坡研究生院(SJTU ASIA-PACIFIC GRADUATE INSTITUTE LTD,簡稱“新研院”,SJTU-APGI)已注冊完成。在前期一系列籌備工作的基礎上,7月28日中午,新研院管理委員會在徐匯校區召開第一次會議。

1992年,經教育部批準,上海交通大學成為國內第一所在海外招收MBA學生的高校,在新加坡開設教學項目。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根據發展戰略,結合新加坡的政策要求,提出全新的新加坡研究生院建設方案,並正式注冊實施。根據新時期國際化戰略,上海交通大學將著力建設新加坡研究生院,大力拓展海外辦學。

清華大學

在上海建國際創新中心

據澎湃新聞報導,7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在京簽署加強科技人才合作共建國際創新中心協議。

根據協議,上海市與清華大學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合力打造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

雙方將重點聚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國際合作、智庫研究和人才合作等領域,以重大科技研發和轉化平台、科創資源和產業數據庫、高層次國際合作網絡建設為抓手,逐步建設雙方共同關注重點領域的科技研發轉化體系,在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高端決策谘詢、服務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領軍型人才引進與培育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東北大學

在佛山建研究生院

7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東北大學與順德區人民政府簽署三方共建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協議,將在順德博智林機器人谷建設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今年將招收第一屆研究生,今後在讀研究生總規模將達到2000人左右。

據介紹,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將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開展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開展博士後培養並合作設立博士後工作載體,條件成熟時還將發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四川大學

在廈門建醫院、研究院

據珠江商報消息,8月4日,廈門市與四川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廈門合作共建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廈門研究院。

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表示,川大將把華西醫學最好的資源納入到廈門共建醫院,建立醫教研一體化、“院院合一”的新的運營管理體制機制。希望通過校地合作,不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還帶動醫學技術進步,帶動本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相關產業發展。

最後這所,雖不是“雙一流”大學,但是實力非常強勁,值得一提!

中國科學院大學

重慶學院校區

據“重慶兩江新區”微信公眾號6月8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重慶學院校區建設項目開工活動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舉行。

國科大重慶學院總佔地面積約1000畝,整體分為科研區、共享區、生活區。一期校舍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重點建設圖書館、教學樓、科研實驗室、學術交流中心、人才房等基礎設施。其中,核心圖書館約2萬平方米,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含會堂)約2萬平方米,生活區宿舍樓約3.8萬平方米。

據國科大重慶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學院是以科研為主的科研院所,兼具研究生、博士生教學功能,將打造“學、研、產、創、保”五個功能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建設成為科教創產融合發展的學院。該學院下設人工智能學院、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學院、資源環境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臨床醫學院、雙創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共九個二級學院。

國科大重慶學院將立足重慶、服務西部、異塵餘生全國、面向世界,按照小規模、有特色的方向發展,以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為主,逐步達到在校學生規模3000人,其中研究生2000人,與重慶市內大學聯合培養大學生1000人。2019年國科大重慶學院已招收研究生共計15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2人,碩士研究生106人。

你看好嗎?

END

綜合自:中國青年報、各校官網、澎湃新聞、廈門日報、珠江商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