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會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

一天,他父親給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鎚他在後面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小男孩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憤怒,每天釘在柵欄上的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了。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他父親又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 就從柵欄上撥下一顆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撥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了那麼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小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中留下傷口。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撥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什麼兩樣。」

這是一個父親教孩子不發脾氣的故事。同樣,也適用於父母。生活中,父母發脾氣更是常有的事。而父母沖孩子發脾氣,會漸漸壞了孩子的性靈,讓他愈加愚笨福薄,還會讓他有頭痛病等各種病。

01

你的氣火會壞了孩子的性靈

我們常常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生氣或者動怒。殊不知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會跑到孩子的身上,壞了孩子的性靈,似乎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和心理陰影。

而常常動怒的做父母,對孩子來說,也漸漸失去了親近感和安全感。如此一來,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靈被牢牢的禁錮了損壞了,智慧無所從來,越想讓他學習好,懂事,結果卻與家長的期望越來越背道而馳。

這都是用脾氣管孩子的結果。君子反求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變孩子就變。

「兒孫不用管,全憑德性感」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變我們生氣發火的脾氣秉性。

對孩子要採取「率性」的教育辦法,率是統帥,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導,要經常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閃光的地方,多鼓勵孩子。在表揚的同時,勸化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的習慣嗜好。幫助孩子打開性靈的寶藏。

02

脾氣是一種陰性病毒,

害人又害己

特別是親人之間,互相非常珍惜對方、在乎對方,用心較重。越是這樣煩惱脾氣對對方的傷害越重。親人之間生活在一起,受彼此煩惱脾氣的傷害幾率非常高,病就是這樣慢慢累積,從虛變實,由輕變重。

怨傷脾;恨傷心;惱傷肺;怒傷肝;煩傷腎。

大家應該警醒,不要看輕日常的小小煩惱脾氣。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人到中年一般處於亞健康狀態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為煩惱不健康的性情所致。

大家可以去觀察,沖子女發脾氣的父母,他的子女不但重要考試不順利,工作不順利,姻緣不順利,各種打壓挫折一個接一個,福分非常薄!為什麼呢?自己發脾氣一次,毀滅一百個大劫以來的善業,所以沒有福可享,子女沒福給自己享。而父母粗暴,子女就也會沖父母發脾氣,這下子女因為抵觸頂撞親長,自己的各種福也都沒有了。

03

如果你的孩子有下面這些問題,

看看背後的原因跟自己有沒有關係?


孩子的問題: 背後的原因:
1 如果孩子喜歡譴責別人 是因為平時我們對他批評過多
2 .如果孩子凡事喜歡抱怨 是因為我們總是挑剔他
3 如果孩子喜歡對抗 是不是因為我們對他有敵意和強製?
4 如果孩子不夠善良 是因為我們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
5 如果孩子膽小、羞怯 是因為他經常被嘲弄、辱罵
6 如果孩子不跟我們說心裡話 是因為我們捉孩子的話兒把,翻老帳
7 如果孩子不辨是非, 是因為我們專製,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
8 .如果孩子很自卑 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
9 如果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 是因為我們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10 如果孩子不喜歡自己 是因為我們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
11 如果孩子不上進,不努力 是因為我們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
12 如果孩子很自私 是因為我們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13 如果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 是因為我們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
14 如果孩子退縮、逃避 是因為遭到了我們的輕視和打擊
15 如果孩子懶惰和依賴 是因為我們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

04

頭腦發熱的時候少說話。

說話之前想清楚這話是不是一把刀子。

當父母們感到疲勞、沮喪、生氣的時候,最容易將脾氣對孩子爆發。儘管這只是一時之氣,很快就會過去,但糟糕的是這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這裡有一些有效的辦法,既能給孩子說明道理,又能使你的脾氣「短路」。

●第一,保持冷靜的原則

當父母忍不住要噴火時,記得先忍住一分鐘。冷靜一分鐘後,再想想怎麼處理。

把養育孩子的過程當做自我重新成長的過程,因為他的到來,你必須學會更耐心更細心更體貼,不斷暗示自己寶寶是我的禮物,我要感謝他,無論是快樂還是麻煩。

●承認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犯錯,犯錯後也勇於向孩子承認。

壓力很多時候來自於對自己不切實際的期望。大家都知道打孩子罵孩子不對,但是忍不住,脾氣暴躁,有娃之前就一直這樣,不可能因為有了娃就突然全部改掉,所以,承認你是一個不完美的家長。所以,你要一直努力,改變,提高,儘力彌補自己給孩子幼小心靈造成的傷害,及時向他承認錯誤,也終究成長為了不打孩子的家長。

●承認孩子不完美,允許他犯錯,犯錯的後果讓他自己承擔。

很多時候壓力也來自於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不是呢,但別忘記先照照鏡子看看自己,誰生下來就是個明事理、不闖禍、考試都考100分的人呢?他作業沒做好,老師自然會批評他;他要買華而不實的玩具,用他自己的零花錢(我偶爾還是會買給他,寵孩子也是我常犯的錯之一);

他喜歡跟別人打架,提醒他注意分寸,玩玩可以,避免造成傷害;

他挑食,除青菜以外的綠葉子菜都不吃,ok啦,我小時候也不吃香菜茼蒿,現在卻愛得很呢,挑食應該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所以,父母們,希望大家都能從學會無條件的愛自己開始,用一顆平等、尊重、欣賞與接納的心和孩子溝通,不急不躁,等待花開!

投稿郵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