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九院何悅:莫讓口腔潰瘍熬成口腔癌

夏末秋初,氣象漸涼,吃火鍋又被提上了日程,再加上加班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口腔潰瘍不期而至。這些口腔潰瘍或如野草般「春風吹又生」,或長期佔據固定部位總好不了,以致吃飯喝水都成了煎熬。

2017年初,華老伯的口中長了一個黃豆粒大小的腫物,起初以為是上火,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後來,腫物破潰形成了口腔潰瘍,可在使用了治療潰瘍的藥物後依然不見癒合。不過,這個潰瘍不痛不癢,便也就不了了事了。直至近日,華老伯感到張口困難才匆匆前往醫院就診。經口腔活檢發現,華老伯患了左頰及口咽鱗狀細胞癌,即口腔癌的一種,需要手術治療。「如果能夠早發現、早治療,完全可以通過藥物控制病情。可是,由於很多人對口腔疾病的認識不足,貽誤了病情。」何悅提醒,「口腔潰瘍雖不是大病,但在同一位置複發且超過 1 個月都無法癒合就有口腔癌的可能,患者應及時前往醫院診斷治療。」

切莫忽視口腔潰瘍

雖然口腔潰瘍會令人叫苦不迭,可人們對此卻並不重視,噴點西瓜霜噴劑、吃些維 C 片就草草了事。其實,口腔潰瘍可能是某些嚴重口腔疾病的先兆,口腔癌就是其中之一。何悅介紹,口腔癌主要包括舌癌、頰癌、牙齦癌、齶癌、唇癌、上下頜骨癌、口底癌等,是一種起源於唇或口腔的常見惡性腫瘤,極易發生頸淋巴結轉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較低。

近年來,我國口腔癌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態勢。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除機體免疫狀態、遺傳、紫外線與電離異塵餘生因素外,不注意口腔衛生而造成口腔內滋生、繁殖細菌或黴菌,也會促使癌症形成和發展。另外,銳利的牙脊、殘根、假牙,以及抽煙、喝酒、咀嚼檳榔等刺激性食品、喜吃燙食等不良習慣長期對口腔黏膜的刺激也是誘發癌變的重要因素。

探尋口腔癌的蛛絲馬跡

何悅介紹,口腔癌可由口腔黏膜的 「癌前病變、癌前狀態」發展而來,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長期不愈的潰瘍、白紋、顏色改變等。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務必儘早到醫院檢查。

◆口腔潰瘍經久不愈,或有燒灼感、 疼痛等癥狀逾兩周仍不見好。

◆口腔黏膜顏色會變成白色、褐色 或黑色,尤其是口腔黏膜會變粗糙、變厚或呈硬結。口腔黏膜出現白斑、紅斑,或 疼痛明顯,有時還會引起周圍組織器官的疼痛。

◆舌運動感覺異常。

◆嘴唇、口腔或頸部出現腫塊。

◆口腔功能出現障礙,開閉口受限。

越早治療預後越佳

口腔癌的發展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3個階段,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何悅介紹,對於大多數口腔癌,手術治療是最完善的初始治療方式,必要時可追加使用術後放療或化療。

早期口腔癌經手術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約為 80%,手術對患者的局部外形和口腔功能影響較小。針對中、晚期口腔癌,臨床通常採取手術結合放療、化療的治療方案,然而療效仍不容樂觀,5年生存約為 50%。臨床資料發現,與診斷後30天內治療的患者相比,拖延手術超過30天的患者,其死亡風險增加1倍有餘。因此,口腔癌一經確診或高度懷疑,應儘快治療。對診斷心存僥倖,或對手術治療過多猶豫,都可能是致命的。

何悅介紹,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檢查方式、手術重建方法、多學科綜合治療方案等的發展,即使是大範圍手術切除的患者,也能恢復比較滿意的外觀,保留較為良好的語言、吞咽、咀嚼等功能。此外,由於相關輔助治療的應用,患者的生存率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