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骨質疏鬆難防又難治?鈣要這麼補才對

近些年,骨質疏鬆已不再陌生,其發病率、死亡率都越來越高。但「補鈣防治骨質疏鬆」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很多中老年人都會自覺補鈣,但為什麼骨質疏鬆依舊高發?甚至20多歲的人就有著50歲的骨骼?是因為鈣的吸收利用差,還是另有「隱情」?

骨質疏鬆是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的,導致骨脆性增加、骨強度下降、易骨折的全身性代謝疾病。

正常情況下,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處於平衡狀態,每年約有10%的骨骼被更新。但當成骨細胞活力減弱,跟不上舊骨吸收速度時,就會導致骨量丟失,骨密度下降,骨骼愈發薄、脆,從而易發骨質疏鬆。

舉個例子,人的骨組織像倉庫,營養成分越豐富,成骨細胞越活躍,骨質越密集,對人體更有利。但到中老年時,鈣質大量流失,破骨細胞佔了上風。

此時的骨骼就像白蟻蛀房子一般,早期沒有明顯癥狀,不易被察覺,慢慢的出現腿抽筋、腰酸背痛、脊柱變型、駝背變矮等症。這時再進行補鈣,很可能為時已晚,因為骨結構發生異常,稍微一磕一碰就可能出現意外……

所以補鈣沒有時間限制。不僅是為了補充當前身體所需,也是為了防止以後鈣流失,預防骨質疏鬆,為晚年生活提供最基礎的保障。但調查發現:我國90%的居民都嚴重缺鈣,且人均攝入量只有國際推薦標準的50%,造成的危害可不小,尤其是以下四類群體!

不同人生階段或生活方式,都可能引起缺鈣。當鈣攝入不足,初期雖無癥狀,但骨骼會釋放出鈣,以維持血鈣平衡。時間久了,機體一定出現問題。

1、11-16歲青少年

青少年處於成長髮育階段,攝入鈣量不低於1000mg/天。缺鈣時,可能出現智力身高發育遲緩、生長痛、抽筋、O型腿、蛀牙、抵抗力差、易感冒疲勞、精神不集中等。

2、孕產婦女性

孕產婦時期,嬰兒和母親都需鈣,其中孕期攝入鈣量為1000-1200mg/天,哺乳期攝入鈣量為1200-1500mg/天。缺鈣時,易有牙齒鬆動、抽筋乏力、關節疼、頭暈貧血、水腫、乳汁不足等症。

3、35歲以上人群

人體骨量在35歲左右達到最高峰,此後走向下坡。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量流失的越來越快,建議攝入鈣量不低於1000mg/天。缺鈣時,易有腰膝酸軟、腿抽筋、駝背、呼吸不暢、牙齒鬆動、失眠易怒、免疫力下降等症。

此外,女性骨質疏鬆的發病率更高,尤其是更年期後,雌激素水準降低,骨吸收速度快於骨質生成,易造成骨質疏鬆。

4、飲食、生活習慣不健康者

鈣質過快流失或抑製鈣的吸收,也是人體缺鈣的重要原因,主要體現在生活習慣、疾病、藥物方面。

比如:日常長期大量食用含草酸、膳食纖維等食物,吸煙喝酒、喝甜飲料、咖啡、濃茶等,有糖尿病、甲亢、慢性腎病、關節炎、長期臥床,服用激素類藥物等群體,都可能加快鈣的流失。

上述四類人群,是骨質疏鬆的高危群體,需要每天服用鈣劑嗎?

每個人的年齡階段、身體狀態等都不同,盲目服用鈣劑,可能適得其反。

1、不是所有人都要補充鈣劑

對幼兒、青少年來說,雖然骨骼的成長髮育需要更多的鈣,但絕大多數人吸收鈣的能力比成年人好,日常補鈣首先推薦從膳食中獲取,如:蝦皮、芝麻、奶製品等;即使缺鈣也大多是飲食不均衡引起的,若是影響發育,可以用鈣劑。

對3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孕產婦、生活習慣不健康的群體來說,比嬰幼兒更缺鈣。

從數據統計來看:35歲後骨質疏鬆的發病率就從1%上升到11%,40歲後鈣流失明顯加快,50歲後50%以上的人都存在骨量異常……尤其是女性絕經後、男性50歲後,鈣吸收能力衰退,骨密度、骨品質就會大幅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呈爆髮式增長……這些群體因對鈣的需求量較大,建議補充鈣劑

骨密度變化

2、看清配料表,選對鈣劑

鈣劑好不好,一看含量,二看吸收量,三看留存量。

1、適當補鈣,有益骨骼

從成分來說,目前的鈣產品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無機鈣,主要有碳酸鈣、氯化鈣等,這類鈣含量相對較高,吸收率較好,價格便宜,更適宜長期補鈣;而像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鈣,溶解性和口感較好,但鈣含量較低,價格也更高。

但膳食中也能攝取鈣,若能充分吸收,一般每天額外攝入300-400mg左右的碳酸鈣劑即可。

偉博天然液體鈣D3+K2+鎂鋅銅錳複合配方膠囊,特別添加4種微量元素,平衡鈣吸收,提高機體免疫力,加速鈣質的吸收和轉化,骨骼和牙齒更健康。

2、鈣、鎂、維生素D同補,效果翻倍

單純性補鈣,效果非常有限,尤其是吸收量和留存量,一般成人補鈣的吸收率低於40%,老年人不足20%,而且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即便攝入量充足,吸收也還可以,都無法阻擋鈣在骨骼中漸漸減少的事實。

鈣、鎂、維生素D就像「鐵三角」,能協同增效保護骨骼。一旦缺乏鎂或維生素D,無論攝入多少鈣,都會隨著尿液大量流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