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次看夠畢加索前30年作品,才知道天才是這樣煉成的

“我本想成為一個畫家,然而我卻成為了畢加索。”

6月14日,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作品展“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預展。展覽基於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的館藏,從中挑選出103件作品,囊括34件繪畫、14件雕塑以及55件紙上作品,全面回顧畢加索創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現出畢加索從早期到中期的藝術成長經歷。

畢加索的這句名言寫在了展覽的結尾處,也是這個展覽的集中詮釋:讓你了解畢加索如何成為了畢加索,成為了一個“沒有風格”的畢加索。展覽將從6月15日展至9月1日。

《吻》

穆然,1969年10月26日

布面油畫

97×130cm

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展覽由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藏品總監艾米利婭·菲利普策劃。據菲利普介紹,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內可觀的館藏得益於1979年和1990年的兩次代水捐贈,它們分別來自於畢加索的繼承人和其遺孀的繼承人。她還談到了畢加索與中國的淵源,早在1983年畢加索的作品就來過中國展出,當時由於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還在規劃設計中,所以畢加索的作品是先在中國展出,兩年後才在巴黎展出的。

展廳布置得像一個迷宮,所有展品被置於一組半開放式的盒狀空間。展覽依據畢加索的不同創作時期,分為了六個不同章節。

第一個章節“早期畢加索:學習與影響”呈現的是畢加索童年時期開始的創作以及這個階段受到的影響。畢加索曾回憶說,他從來沒有像孩子那樣畫畫,“12歲的時候,我就像拉斐爾一樣畫畫。”

在這個章節中,展出了畢加索13歲時創作的《古典雕塑石膏像寫生習作》,也是這次展覽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作品。畢加索創作於就讀拉科魯尼亞美術學院期間,他用炭筆畫出了微妙的光影效果。這幅作品的參照物是古希臘雕塑家菲迪亞斯所創作的軀乾雕塑——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畢加索曾說他用了四年時間才學會如何像拉斐爾那樣畫畫,這幅作品正是藝術家才華早現的證據。

《古代石膏像素描習作》

拉科魯尼亞,1893-1894

紙上炭筆和黑色蠟筆畫

49×31.5cm

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第二個章節“藍色和粉色畢加索:最初的藝術身份”,畢加索放棄模仿前輩的後印象派繪畫風格,開始塑造真正意義上最早的個人風格。根據畢加索的說法,這個時期的創作始於1901年2月,他的好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自殺之後,他開始用藍色來作畫。

據策展人菲利普介紹,這個時期畢加索的創作圍繞著男人於女人痛苦、消瘦、反抗的身體進行探索,同樣的憂鬱也在粉色時期的作品中有所表現。《兄弟倆》就是粉色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延續了畢加索對於社會邊緣人的關注。兄弟倆面帶沮喪,站在一片貧瘠的背景前。

《兄弟倆》

戈索爾,1906年夏

紙板水粉畫

80×59cm

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第三個章節“驅魔人畢加索:《阿維尼翁的少女》的革命”,畢加索繼續他簡化形式和空間的探索,展現了藝術家走上了一條即將徹底改變20世紀藝術的全新道路。作為此次展覽宣傳海報的《自畫像》在此章節展出。畫面中粗大的脖頸、被放大的耳朵與眼睛、幾何形狀的鼻子與面具般的面孔,更接近於畢加索當時著迷的波利尼西亞與伊比利亞風格。

《自畫像》 巴黎,1906年秋

布面油畫

65×54cm

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隔一年的1907年,畢加索以巴塞隆納一家妓院為靈感,創作出了立體主義的起源之作《阿維尼翁的少女》。畢加索為了準備這幅作品的創作,從1906年冬天開始,繪製了上百幅素描和習作。本次展覽中,就展出了他的油畫習作,從中可以看出畢加索是如何創作出了這幅革命性作品。

《〈阿維尼翁的少女〉習作:蹲下的女子頭像》

巴黎,1907年6月至7月

紙上水粉畫

63×48cm

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第四個章節“立體主義者畢加索:符號的勝利”,呈現了藝術家對符號元素的運用催生出了立體派作品。此次展出的《彈曼陀林的男子》就是分析立體主義發展至頂峰時期的作品。如果不看這幅作品的標題,是很難辨別出畫的是彈曼陀林的男子,藝術家使用了密集重疊的三角形和新月形,並通過一系列類似軀乾和頭部的三角形來傳達曼陀林演奏者的形象。

《彈曼陀林的男子》

巴黎,1911年秋

布面油畫

162×71cm

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第五個章節“多變畢加索”,著眼於藝術家對古典的致敬、引用與革新。《習作》這件作品濃縮了畢加索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的一系列藝術探索。這幅作品由十幅相互關聯同時又自成一體的圖像拚湊而成,新古典主義的靈感(畫中古典樣式的女性側臉)、奧古斯特·雷諾阿的繪畫主題(畫中一對舞者)和水晶立體主義(畫中的景物)不同的風格都出現在了這件《習作》中。

《習作》

1920

布面油畫

100×81cm

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展覽的最後部分展示了藝術家1927年至1972年較為晚期的一系列傑出繪畫和雕塑作品,這些作品清晰地展示了畢加索青年時期的藝術實驗所產生的影響,也勾勒出貫穿他創作生涯的主題與基本原則。

《閱讀》

波格魯,1932年1月2日

布面油畫

130×97.5cm

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正如畢加索所言,“風格這種東西,通常將藝術家年複一年,有時甚至是一輩子,限定在同一個視角、技術與程式裡……我變化與移動得太快。你看到的是此刻的我,而這個我已經改變了,去到了別的地方。我從不停留在一個地方,這也就是為什麽我沒有風格。”

新京報記者 何建為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