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獅子王》說起,好萊塢如何掀起“科技革命”

在《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等電影之後,迪士尼並沒有停下將其旗下經典IP“真人化”的腳步,不久前的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預告片剛剛釋出就在國內外掀起超高話題度,就在《花木蘭》預告片釋出一周後,迪士尼出品的《獅子王》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映,影片基於1994年迪士尼同名動畫改編,與動畫版不同的是,此次“真獅版”《獅子王》利用動作捕捉、CG技術等將以往的手繪動畫角色塑造成一個個外貌形態逼真的動物,而隨著此次《獅子王》的上映,迪士尼首次採用的VR拍攝技術也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在本文中,筆者將為大家介紹迪士尼是如何將全新的VR拍攝技術引入到電影製作中,而當下大家普遍關注的CG技術又是如何影響《獅子王》等電影的創作的。

《獅子王》的技術革新:首次引入VR拍攝技術

1994年動畫版《獅子王》上映以來,影片分別在2002年和2011年通過IMAX和3D銀幕進行了兩次重映,並且在北美拿到了1568萬美元和9424萬美元的票房成績,證明了《獅子王》在觀眾心目中不可撼動的地位,時過境遷,動畫版《獅子王》上映25年後,運用全新技術拍攝的真人版《獅子王》隆重登場,而除了應用常規的CG特效,這部作品最為人稱道的便是首次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引入了VR拍攝技術。

其實早在2017年, 迪士尼就開始將影視內容與VR/AR技術相結合,包括推出星戰AR頭盔和漫威VR遊戲等,而也是在這個時候,迪士尼透露了即將拍攝的《獅子王》將首次引入VR拍攝技術,VR技術給電影拍攝帶來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運鏡,迪士尼在位於美國加州的Playa Vista打造了兩個名為“辛巴劇院”與“娜娜劇院”的攝影棚設計出將真實場景與數位計算融為一體的虛擬圖像,這項突破性的技術允許工作人員在虛擬場景中任意走動,而在《獅子王》的虛擬拍攝場景中,工作人員可以做到VR實時拍攝預覽,能夠在虛擬場景中穿梭於任何角落。

《獅子王》首次運用VR拍攝技術

導演Favreau關於引入VR技術拍攝電影的設想由來已久,在2016年上映的《奇幻森林》中就曾有過實驗,只不過最終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放棄這一拍攝技術,但在這部《獅子王》中,劇組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憾,影片的主要特效團隊也依然是《奇幻森林》的VFX團隊,《獅子王》的製作人也認為,如今VR拍攝技術已經比三年前更成熟,曾三度獲得奧斯卡獎的視覺特效總監Robert Legato表示:VR等新技術拍攝電影的時機已經成熟,只是目前還沒有人願意嘗試。而當《奇幻森林》在全球近十億美元票房的成績後,迪士尼決定挑戰更瘋狂的模式來拍攝《獅子王》。

《獅子王》工作人員正在使用VR設備

導演Favreau表示:“由於不再受限於綠幕技術和實景拍攝,給了我們很多施展空間,也形成了純虛擬的電影拍攝方式,這是它(《獅子王》)和《奇幻森林》最大的不同。”當工作人員戴上VR頭顯進入虛擬的《獅子王》世界,自由地穿梭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就好像和辛巴並肩站在非洲草原上,聽起來又有點像如今《鬥陣特攻》一類的大型單機遊戲,而實際上在《獅子王》的製作過程中的確採用了遊戲引擎和遊戲製作的方法,影片除了有VR硬體技術公司Oculus和HTC Vive提供支持,還與著名遊戲引擎公司Unity以及知名遊戲開發工作室Magnopus合作,製作人員將VR拍攝、動畫CG等技術結合起來,這才有了如今這版《獅子王》。

導演喬恩·費儒與技術人員在VR攝影棚

引進VR這種開創性的拍攝方法不僅革新了以往影片的製作模式,更具有巨大的實際效益,過去在真實環境下拍攝電影,NG(重拍)情況是十分常見的,例如要尋找更適合的拍攝角度和更具感染力的運鏡方式,而一次次重拍也會付出更多的人力、時間、資金成本,但在引入VR拍攝技術後,工作人員可以將他們的技術和經驗帶到虛擬實境中,攝影師和服化道人員也可以實時觀看劇情發展,並及時對燈光、鏡頭、色彩等元素進行調整,可以說,VR技術將以往電影拍攝中分工明確的“前期拍攝-後期製作”兩個過程合二為一,由此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動作捕捉、纖毫畢現與返老還童:科技如何改變好萊塢

電影自誕生以來就與科技的發展緊密相關,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的誕生,到有聲電影、彩色電影的問世,再到如今應用廣泛的IMAX拍攝技術、CG成像技術等等,可以說,電影發展的歷史就是人類科技進步的歷史,而如今以漫威、DC等為代表的好萊塢大片們也越來越倚重科技手段,以尋求為影片營造出更好的視覺效果,在今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中,滅霸、綠巨人等角色形象就是通過如今被廣泛應用的動作捕捉技術呈現。

喬什·布洛林為《復仇者聯盟4》進行動作捕捉

動作捕捉技術首次被運用於電影拍攝,是在2001年上映的《魔戒》中,誕生於《魔戒》三部曲的Gollum角色正是通過動作捕捉和表情捕捉技術得以實現,而這一技術的最大要點就是要將演員的表演賦予虛擬角色,為Gollum進行動作捕捉的演員安迪·瑟金斯穿著動作捕捉服、在臉上貼滿動作捕捉點進行表演,這些捕捉點的位置隨後被導入CG的空間坐標中並輸出與演員動作相同的骨架,後期人員再將 CG 模型套入這個骨架中替換掉演員的圖像,由此完成了整個動作捕捉的拍攝過程,在《魔戒》之後,動作捕捉技術也成為了商業大片廣泛運用的技術手段,《金剛》《阿凡達》《猩球崛起》等電影都曾大量應用動作捕捉技術。

安迪·瑟金斯等演員

為《猩球崛起》進行動作捕捉

不過在剛剛上映的《獅子王》中,導演喬恩·費儒認為傳統的動作捕捉技術不再適用於這部電影,而選擇將VR拍攝和CG技術相結合以打造出以假亂真的渲染效果,演員不參與角色動作、面部表情的捕捉,而隻以配音身份出現,但失去了動作捕捉的“真獅版”《獅子王》卻也成了大多數觀眾的槽點:角色集體“面癱”,呆板且缺少靈氣。

除了真人電影外,技術的進步對動畫電影的影響同樣十分巨大,隨著觀眾觀影口味的提升,簡單的三維動畫已無法滿足需求,最先發現這一趨勢的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皮克斯率先將“真實性”引入了動畫製作當中,而最能表現動畫真實性的便是角色的皮膚和毛髮等細節部分,在皮克斯工作室技術人員的努力下,其率先開發了包括Particle Effects、RenderMan渲染等在內的特效技術並應用於動畫製作中。

為了讓動畫中角色看起來栩栩如生,皮克斯採用新的技術來改變皮膚的光暗,並塑造條縷清晰的髮型,同時皮克斯開發了一種叫做Subsurface Scattering的新技術,它能夠給皮膚帶來更多半透明感,在視覺上更接近真實皮膚的質感。在2010年上映的《玩具總動員3》中,片中的玩具們不但臉部表情更加豐富細膩,同時動畫界最難處理的“毛髮製作”技術也得到了明顯提升,毛髮可以隨著重力、加速度和力量的變化而變化,而在去年上映的《超人總動員2》中,觀眾可以憑肉眼清晰看到角色衣服上的絨毛,可以說,對於細節上的極致追求,也成就了皮克斯在動畫屆的霸主地位。

《超人總動員2》中角色衣服上的絨毛

都清晰可見

除了被廣泛應用的動作捕捉以及讓毛髮纖毫畢現的特效渲染外,如今CG技術在電影拍攝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此次“真獅版”《獅子王》在前期VR拍攝完成後,後期則完全由CG技術製作,製作組在洛杉磯攝影棚的綠幕片場打造出叢林和動物等場景模型,並進一步運用計算機設計、人工模型等使電影中的光影顯得更加逼真,進一步提升了迪士尼CG電影的製作水準。

CG技術不僅能讓電影的視覺效果更加逼真,也可以用來改變演員的容貌,在2016年的《美國隊長3》和今年上映的《驚奇隊長》中,漫威團隊就通過CG技術還原了“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和“神盾局長”山繆·傑克森年輕時的面貌,讓演員成功“返老還童”,而類似以科技手段“造福”演員的例子在好萊塢屢見不鮮,甚至可以讓已經離世的演員重現銀幕。

在2015年上映的《速度與激情7》中,為了讓在車禍中不幸離世的演員保羅·沃克重現銀幕,製作團隊邀請來保羅·沃克的兩個弟弟科迪·沃克和卡勒伯·沃克擔任替身,在此基礎上,著名的視覺製作公司Weta Digital effects house承接了讓保羅·沃克"重生"的工作,通過CG技術渲染出虛擬的保羅·沃克,從而讓保羅·沃克重現大銀幕,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費用就高達5000萬美元。

CG技術還原保羅·沃克生前樣貌

結語

通過VR拍攝和CG技術,讓手繪風格的動畫版《獅子王》華麗蛻變為栩栩如生的“真獅版”《獅子王》,充分說明了電影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密切相關,從人類史上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到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再到突破3D技術的《阿凡達》,當我們回顧這些在技術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時便不難發現,一方面電影的製作需要通過各類技術手段來完成,另一方面,電影工業更新迭代的需求也促成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兩者的結合賦予了作品更多的娛樂效果和商業價值,也為電影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 THE END —

作者 | 邁克李

編輯 | 都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