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代女性外出穿什麽?大有講究!

十一黃金周剛剛結束,您去旅遊都穿了什麽衣服?這個問題或許有點奇怪,不外乎方便身體活動的,再為拍照片準備一身漂亮衣服就齊活了。但是在古代,被規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性外出要如何穿衣,使用何種交通工具都大有講究。

《易經》中講“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古代中國有著嚴格的性別意識,女性的主要生活太空被規範在家內。但是在唐代,女性的生活狀況因為種種原因發生了一些改變。無論是活躍在政治生活中、影響著朝局的宮廷女性,還是自在暢遊於山水亭台之間的官宦女眷,都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活躍姿態。

當這些女性離開她們生活的宮殿、宅院時,是怎樣出行的?

坐 車 與 騎 馬

在唐代,女性最普遍的出行方式還是乘車出遊,根據乘車人的身份、地位不同,車由不同的牲畜牽引。按照乘輿制度,皇后出行時乘坐的重翟車、厭翟車、翟車、安車、四望車、金根車等都是由馬來牽引的,而在仕宦生活中,女性出遊最常用的仍是牛車

▲東漢墓出土的車馬出行圖(局部)

白居易的《和春深》詩描寫了一幕唐代女子在寒食節坐車到郊外掃墓的情形:

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

玲瓏鏤雞子,宛轉彩球花。

碧草追遊騎,紅塵拜掃車。

秋千細腰女,揺曵逐風斜。

雖然《晉書》稱“古之貴者不乘牛車”,但到了唐代,宮廷貴婦、官宦女眷們常乘的牛車早已不再是簡陋寒酸的樣子。

如唐玄宗曾帶著宮眷巡幸華清宮,楊貴妃與姐妹們競相準備奢華的車輿、服飾以顯耀身份,竟至“為一犢車,飾以金翠,間以珠玉,一車之費不啻數十萬貫。既而重甚,牛不能引,因複上聞,請各乘馬。於是競購名馬,以黃金為銜……”這炫奢鬥富的風氣已經如火如荼。

▲隋代牛車出行圖,墓室壁畫,山東嘉祥徐敏行(543—584)墓出土

除了乘車之外,唐代女性另一種比較特別的出行方式,就是騎馬。女子騎馬,特別是在公開的場合,把騎馬當作一種日常的出行方式,是南北朝至唐代才有的特殊風氣。

▲陝西西安市長安區韋泂墓(708)出土的彩繪騎馬擊球女陶俑。馬球運動於唐初傳入中國,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的積極提倡,從宮廷到民間都十分流行。唐代女子打馬球時的裝束各式各樣,有女裝、男裝、胡裝等。這件女俑端坐在馬上,發梳雙髻,身穿紅翻領綠色長袍,腰束帶,紅褲,黑色長靴,系胡服裝束。

從南北朝至盛唐,由於女性騎馬之風的盛行,也帶來了女性出行著裝的變化。因為一般而言,人們穿什麽樣的衣服,除了反映了穿衣者的喜好,也是由穿衣者的生活方式、日常活動決定的。比如在今天的都市裡,同樣是在冬日,室內有暖氣、出門就坐車的女性往往會穿略為輕薄的外套,甚至也可以穿裙子、單鞋;而生活在低溫的室內,或需要長時間戶外活動的女性,自然會穿一些厚實禦寒的衣物。

▲唐彩繪騎馬女陶俑,陝西西安鮮於庭誨墓(723)出土。鮮於庭誨是唐玄宗朝的武將,曾參與平定“韋後之亂”,官至右領軍衛大將軍。其墓中出土的兩騎馬女子均身穿小袖衣,下著長裙,足穿開元年間流行的尖頭鞋。

同理而言,古代一位乘坐有封閉車廂的牛車、馬車出行的女子,衣著因為不會在外人面前顯露出來,穿什麽出行就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而騎馬出行的女子,身姿、服飾都展露在路人眼中,她的衣著就要考慮在觀者眼中是否得宜,以及所穿衣著在騎馬時是否足夠便利。

於是乎,為了配合馬上騎遊,騎馬婦人的服飾自然也不會停留在上襦下裙的形製上,因為穿裙騎馬終究不太方便,女子的騎馬裝定會隨著風尚做出適應性的改變。

各 式 各 樣 的 帽 子

羃 籬

依照傳統女性的性別限制和活動太空,愈是身份尊貴的女性,愈是被限制在家宅的範圍之內。如果要去日常生活太空以外,則如《禮記·內則》所說,“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最好是坐進車輿之中,以轎廂四壁為遮擋,使外人見不到身姿容貌。

但當女子騎馬時,鞍馬之上是沒有障蔽的,騎馬者的身體自然會被展露無遺。那麽在這種時候,女子該如何不失禮數呢?

《舊唐書·輿服志》記載:“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製,多著羃籬(籬)。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王公之家,亦同此製。”

▲唐彩繪釉陶戴羃籬騎馬女俑

這種起到遮蔽姿容功能的“羃籬”,本是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的遮擋風沙的東西,男女均可使用。羃籬多用藤條或毛氈做成帽子骨架,裱糊繒帛,有的為了防雨還會塗上桐油,然後將黑色紗羅綴在帽簷四周,使用的時候垂下來就可以障蔽面部和身體。就像現在還有人在沙塵氣象裡,用大幅紗巾將自己的頭臉裹起來一樣,目的並非為了美觀,而是很實用的防風沙方法。

? 唐代絹畫《樹下人物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畫中樹下站著一位穿男裝長袍、頭戴羃籬的春遊女子,正要摘下羃籬稍事休息,身旁有一位同樣穿著男裝的侍女攙扶著她。

這幅絹畫中的羃籬與燕妃墓壁畫中侍女手捧的羃籬的帽形有所不同。因為羃籬的本意就是指附著在帽簷上垂下的皂紗,可以應用在不同形狀的帽子上,起到遮蔽作用,所以各種綴有起障蔽作用的皂紗的帽子都可以稱之為羃籬。

羃籬傳入中原的時間並不是在唐代,而是大約在南北朝時,進入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將羃籬這種東西從西北地區帶到了中原。但它傳入中原以後,很快成為女子出遊時,用來遮蔽姿容、避免被路人窺視的獨特服飾。

帷 帽

然而羃籬流行了一段時間以後,逐漸被唐代的貴婦們拋棄不用,障蔽容顏的功用被一種叫作“帷帽”的新物品代替了。

唐憲宗時劉肅所撰《大唐新語》記載:

武德(即高祖)、貞觀(即太宗)之代,宮人騎馬者依周禮舊儀,多著羃羅,全身障蔽。永徽之後,皆用帷帽,施裙到頸,漸為淺露。顯慶中詔曰:‘百官家口,鹹廁士流,至於衢路之間,豈可全無障蔽?比來多作帷帽,遂棄羃羅,曾不乘車,隻坐簷子,過於輕率,深失禮容。自今已後,勿使如此’。神龍之末,羃羅始絶。

首先是說唐高祖、太宗時,大部分宮廷女性騎馬時都會穿羃籬,這是定製。

第二是說從唐高宗永徽年間開始,騎馬女性改用帷帽,帽簷所綴的皂紗較羃籬要短,不再是障蔽全身,而隻垂到頸部遮蔽面容,身姿是顯露在外的。

第三是說高宗皇帝李治對這種變化很有意見,認為戴帷帽出行的官宦女子舉止輕浮、有失身份,並在顯慶年間特別頒布詔令,想要禁絕帷帽。

第四是說高宗的詔令頒布後,根本無人遵從,喜愛郊遊、馬球、騎獵等戶外運動的唐代上層女性們,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她們對不便於活動、不利於展現女性美的羃籬的摒棄,於是在武周神龍年間以後,羃籬就漸漸絕跡了。

取羃籬而代之的帷帽又稱席帽,是一種高頂的笠帽,在帽簷四周綴一圈網狀面紗,被稱為“垂裙”,長度至頸部。這原本也是西域地區流行的帽式,同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了中原。《隋書·禮儀志》記載在南朝宋、齊之際,私宴的時候皇帝會戴一種白色高帽,官員戴淺黑色的,但樣式並不固定,有的有卷邊,有的有“下裙”;北周則流行戴一種“突騎帽”,很像唐代所說的胡帽,有“垂裙縛帶”。

胡 帽

到了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流行的女子出行帽式又發生了變化,胡帽成為繼帷帽之後,又一種女性騎馬時喜愛佩戴的帽子。

因為胡是唐代對西北地區安、曹、史、米、康等國少數民族的統稱,所以“胡帽”也並非只有一種固定的樣子,而是一種泛稱,泛指歐亞大陸上北方少數民族喜愛佩戴的各式帽子。就胡帽所包含的具體帽式而言,大致有渾脫帽、卷簷帽、尖頂帽三個類型。這些帶有濃鬱西域民族特色的帽子,在胡商的帶動下,與胡樂、胡舞、胡妝一同傳入中原。

至於女性所戴胡帽,最初是作為西域舞蹈服裝的一部分,由來自西域的舞女穿戴著,展示在中原人的面前。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有詩雲,“織成蕃帽虛頂尖,細胡衫雙袖小”;白居易《柘枝妓》詩雲,“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

胡騰舞和柘枝舞是唐代特別流行的兩種西域舞蹈,從這些詩人們描寫舞者身姿的詩句中可以看到,舞者所戴的胡帽有尖頂帽和卷簷帽,為了配合舞蹈效果還裝飾有珠翠、金鈴等物,舞動起來既有動感又有聲響,滿滿的異域風情,煞是好看。這些胡帽因其俊俏別致、輕巧利落而被士庶女性熟悉和喜愛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原女性也開始佩戴,逐漸發展為一種流行風尚。

不過女子佩戴胡帽的潮流也沒有持續太長時間,至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發生、胡漢矛盾激化之後,社會風氣又遽然一變,胡帽這類與胡俗有關的服飾,一下子從“時尚”變成了“服妖”,在唐代社會中被摒棄不用了。

唐代詩人李華在天寶年間作《與外孫崔氏二孩書》,其中也講述在開元、天寶年間,市集上帽子店裡所賣的帽子款式帷帽少、貂帽多,正可以佐證宮廷女子風尚改變的同時,民間女子出行時的遮蔽也日益減少,如貂帽之類的胡帽一度在長安非常流行。但安史之亂開始後,羃籬、帷帽、貂帽之類的胡族帽樣都不見了蹤跡,如果再有人戴帷帽、羃籬走在街上,甚至會引得路人向其投擲瓦片、石塊。

由此可見,即使在遙遠的唐代,服飾的潮流風尚也是瞬息萬變的。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