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城市也焦慮 拆解這些城市人才爭奪的招數與套路

2018,中國城市也焦慮 拆解這些城市“人才爭奪”的招數與套路

本報記者 周慧 北京報導

踩著人口紅利的尾巴,2018年成為中國城市人才競爭全面爆發的元年。

城市人口變化是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變量。2017年以武漢為代表的城市率先發起“搶人大戰”,2018年城市人才爭奪戰全面開啟,甚至很多三四五線城市也加入其中。正在控制人口的北京和上海,也發布了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

在這場城市人才競爭中,除北京、上海外的大多數城市已經從人才競爭進入到人力資源競爭階段,落戶門檻全面降低。

城市對人口結構改善的需求,以及對人口紅利進入尾聲的焦慮,都暗藏在人才政策之中。

各地“搶人”有新招

2018年“搶人”大戰引發持續關注的是西安,最具爆炸性的“搶人”政策是天津,最“苛刻搶人”的城市是北京和上海。

年初,西安戶籍管理民警舉行誓師大會,集體宣誓堅決打贏西安人才人口爭奪攻堅戰。一年過去,戶籍民警深入高校、火車站“搶人落戶”的素材,為網友貢獻了不少段子,也從側面展示了西安求才的姿態。

一位二線城市政研室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高調“搶人”的姿態,不管是納才本身,還是對城市的宣傳,都是大有好處的,對城市招商更是有利。

在落戶數據上,西安速度秒殺全國。2017年,西安新增落戶人口25.7萬人,人才淨流入量居全國大城市前列。2018年年初到12月11日,落戶75萬人,人數是前一年的三倍。

在武漢的“搶人”招數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八折買房”政策的落地。2017年武漢市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提出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租房和購安居房。2018年部分城區開始推出安居房項目,落實政府讓“大學生八折買房”的承諾。

武漢“搶人”成效可觀,2018年1-8月,東湖高新(6.230, -0.46, -6.88%)區新增實有人口數量17萬,總數達到168萬,2015年這裡的實有人口數量為105萬。

2017年,北京、上海、天津的常住人口減少,其中天津市減少5.25萬,高於北京和上海。

2018年5月16日,天津發布人才政策,在一天時間內引發了最大規模的落戶申請。天津市“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提出,大學生40歲以下,碩士45歲以下,博士不受年齡限制,都可以直接落戶。

5月16日中午12:30至17日早上8:30,已有30萬人登錄並下載“天津警察”APP辦理落戶申請,包括大批住在北京卻沒有戶籍的人口湧向天津。隨後,天津各部門緊急發布補充政策,強調“人才新政主要是吸引人才來天津創新創業”,在津無就業部門人員需在中國北方人才市場人才集體戶落戶並存檔。天津市近期透露,“海河英才”行動計劃自今年5月份啟動以來,全年有望引進13萬人。

京滬控人攬才一推一拿

2018年,很多城市從人才競爭過渡到人力資源競爭階段,不僅僅爭奪大學畢業生,也在爭奪各行業的人口,落戶門檻不斷放低。這一年,只有北京和上海同時強調吸引人才和控制人口。

1949年以來,北京人口規模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但2017年北京市外來人口、戶籍人口實現了雙下降。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94.3萬人,與去年末相比減少了13.2萬。同時,2017年上海外來常住人口為972.6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了7.52萬人。

在吸引人才方面,2017年底北京發布《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2018年發布《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強調建立優秀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

這些政策讓北漂們看到一絲希望,2018年北京公布了首批6019人的北京積分落戶公示人員名單,其中年齡最小的是31歲,35.8%來自高新企業,23.4%獲得創新創業獎項。

上海引才政策中的一條綠色通道引發爭議,即提出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準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政策。上海版的政策很精細,強調吸引高學歷、名校以及海外人才,還有光子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等十三個領域的高端人才。

在一線城市中,與北京、上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深圳,也有將政策從人才爭奪向人力資源爭奪轉變的趨勢。近三年每年常住人口增加50萬以上的深圳,此前就提出“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口號。深圳提出,大專以上學歷者即可直接落戶,並且不設指標數量上限,學歷門檻甚至低於某些二線城市,中高級技術人才甚至只需高職以上學歷即可落戶。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在北京、上海嚴控人口的大環境下,深圳是部分離開京滬的科技和金融行業從業者的第一選擇。北京、上海嚴控人口政策之下,溢出的相關行業人才還會給深圳帶來紅利。

哪個城市會是大贏家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持續增長,增速最高的是1990年到2010年,增速為12%。從2015年開始,全國流動人口規模從此前的持續上升轉為緩慢下降, 2017年全國流動人口減少82萬人。

伴隨著全國“搶人大戰”的爆發,以武漢、西安、深圳等為代表的城市,常住人口出現了快速增長,這些城市樓市、招商和城市行銷等方面也出現一些新變化。

以西安、成都和武漢為例,2018年這些城市都出現過一房難求的局面。西安轟轟烈烈的落戶“運動”,吸引了大批年輕人落戶,同時快速上漲的房價給剛需買房的年輕人以“暴擊”。

一位從北京到西安創業的年輕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西安2018年變化很大,人才政策和大批年輕人落戶成為一大變化,這一年西安房價快速上漲,百萬校友回西安活動簽約金額不斷創新高,各類峰會論壇展覽應接不暇。同時,西安的一些陳疾也在暴露,比如教育、醫療、交通等問題。

2018年多個城市頒布搖號購房政策,上海、南京、長沙、成都、杭州、西安、武漢和深圳等城市全部或者部分房源需要搖號出讓,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新房銷售中出現“一房難求”現狀和“買到即賺到”的搶購心理。

在招商引資方面,二線城市爭相引進互聯網等相關科技企業,爭搶一線城市轉移出來的研發中心和第二總部落戶,較低的成本和豐富的人才是這些城市招商的砝碼。

對於西安來說,2018在當地高頻召開的各種“國際產業大會”,除了給地方會務公關公司帶來業務增長外,也吸引大批商人考察西安和媒體聚焦西安。從公開報導來看,西安招商成果明顯。

不管是武漢、成都或西安,吸引年輕人落戶後,城市能否提供好的就業崗位,相應的醫療、教育、住房等環境是否友好,是決定城市人力資源競爭勝負的關鍵。否則,即便能吸引蜂擁而至的落戶人口,也不見得能留住他們安居樂業。

對於一線城市來說,與高房價的上海和北京相比,深圳雖然房價同樣不低,但戶籍政策的低門檻,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和金融,決定了深圳或許是這場人才爭奪中的最大贏家。

(21世紀經濟報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