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治療糖尿病煩渴不適,這味古老的中藥材或許有更好的辦法


一般百合科植物多有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而知母作為百合科植物,當然也是清熱生津類中藥中的一員。河北、山東一帶多生長有知母,知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呈披針狀,6、7月份時候開出淡黃色花朵。秋季時候是挖掘知母的根莖入葯使用的季節,這時候將知母的根莖挖出來,除去鬚根,淘盡泥沙,曬乾後就成為「毛知母」,還需要進一步加工才能夠入葯使用。為了能夠是知母滋陰清熱的作用更好的效果,人們發現用鹽水浸漬知母使知母能入腎經,更能發揮滋補陰液的功效。

知母味苦,微甘,性寒涼,能夠入肺、胃、腎等經,是重要的清虛熱滋陰液藥物。《神農本草經》一書早就已經記載了知母「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補不足的重要作用」。書中所說的「消渴」疾病相當於我們當前所熱門討論的「糖尿病」,中醫理論認為,消渴病的發生病機總是由於本虛標實,陰虛內熱所導致的疾病,所以在治療上也需要注意滋養陰液,祛除外邪才能夠有效發揮作用。

知母味苦、甘,性寒質潤,苦寒清熱降火,甘寒質潤能夠生津潤燥,所以對於治療糖尿病的肺胃陰虛癥候知母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張錫純在研究了消渴病的病機之後也同樣認為治療的關鍵在於滋陰生液,補腎陰不足,玉液湯是他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所創方劑,方中多用知母、葛根天花粉等滋陰生液的中草藥,對於消渴疾病有較好療效。也正是由於知母甘寒質潤能夠滋陰清熱,所以熱病煩渴的病人使用知母也能夠治療。

肺為華蓋,質嬌嫩,喜潤惡燥,今患者由於大熱煩渴,內熱雍盛,遂熱勢轉而向裡,導致患者出現內熱雍盛,蒸津灼液而傷肺絡的癥候。肺為呼吸之臟,今肺臟受邪,肺之主呼吸、通調水道的功能皆喪失,於是出現咳喘氣急,咯血等癥候。知母能夠入肺經,味甘質潤,最能夠滋陰益液,所以治療肺熱咳喘癥候有較好療效。

本品又能夠入腎經,滋腎陰,補腎液,泄腎火、退骨蒸,多可以用來治療骨蒸潮熱盜汗的陰虛內熱疾病,《醫宗金鑒》所創滋陰生液的「知柏地黃湯」,用來治療心煩、盜汗等疾病如熱湯沃雪。

【本文由「本草世界」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千鍾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