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工業互聯網對ICT技術提出了新挑戰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謝瑋) 2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上表示,多數企業感覺到,工業互聯網看不清、摸不著、叫得響、熱得慢,原因有很多。從技術本身看,有了基本的支撐條件,但要滿足工業互聯網的要求,還有很多優化和工作需要做。工業互聯網需要自身的IT技術,如人工智能、5G、區塊鏈、邊緣技術在內的多種技術在工業互聯網上會有很大的應用。其中,鄔賀銓預測,2035年工業互聯網領域收入將佔5G整體收入的80%。

眾所周知,中國消費互聯網發展空前繁榮,而工業互聯網卻與之不盡相同。

鄔賀銓指出,區別於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發展場景有自身特點。其一,個性化。消費互聯網儘管面相十多億網民,但是是共性的,而工業互聯網的不同企業都是個性的。消費互聯網是全球的,易於標準化,而企業網不見得需要全球聯網,所以企業內網連接的設備多種多樣,標準化難度很大。

其二是門檻高,消費互聯網終端比較簡單,使用門檻低,易普及、升級,而工業互聯網涉及的生產設備多種多樣。工業互聯網的業務鏈條長,模型複雜,很多企業甚至提不清晰自身需求。所以不僅僅需要提供產品,還需要提供解決方案。此外,工業互聯網對快速響應、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對資本需求大。從人才上來看,既需要了解技術,又要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實體經濟企業對提供第三方的信息通信企業有很高要求,擔心自身技術訣竅、商業秘密被洩露。

因此,工業互聯網對ICT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

“消費互聯網依靠手機,靠IOS和安卓作業系統,能構建一個APPSTORE的平台,能夠開放的第三方APP,而工業互聯網缺乏類似的平台和工業APP,所以多數企業感覺到,工業互聯網看不清、摸不著、叫得響、熱得慢,原因有很多。從技術本身看,有了基本的支撐條件,但要滿足工業互聯網的要求,還有很多優化和工作需要做。”鄔賀銓直言。

鄔賀銓分析指出,目前,我們已經在消費互聯網大量應用了新技術,但是還是不夠的。工業上也有工業的IT技術,包括傳感器、電路、檢控和數據獲取、製造執行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工業上OT技術包括材料、機器、方法、測量、維護、管理、模型,兩者需要結合,否則工業互聯網還是兩張皮。

在鄔賀銓看來,包括人工智能、5G、區塊鏈、邊緣技術在內的多種技術在工業互聯網上會有很大的應用。

以5G為,鄔賀銓預測,2035年工業互聯網領域收入將佔到佔5G整體收入的80%。

鄔賀銓指出,工業互聯網的通信協議,底層有監控系統,中間有企業內部總線,上層連接各種各樣的數據庫。在連接外網的時候,更多企業是用現有的互聯網IP協議連接到外網。但在企業內部,物聯網是物聯網的協議,企業內網是以太網的協議。這為5G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帶來了機會。

鄔賀銓表示,5G與4G相比有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頻,廣覆蓋大連接,超可靠、低時延。其中,增強移動寬頻就包括對工業互聯網的應用。他預測,2035年來自消費互聯網收入將佔到5G整體收入20%,而來自工業互聯網的收入則會佔5G整體收入的80%。

不過,在鄔賀銓看來,5G對於工業互聯網的定位,主要還是在外網。現在5G的時延是一毫秒,可以適用大多數情況的工業應用。但是工業現實中通信要求的通信周期是微秒級,同步進度是納秒級,可靠性等要求甚至更高。5G現在還不能足夠來支撐這麽低時延和高可靠的應用。

新媒體編輯:王新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