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個不良生活方式讓體內生濕!祛濕已刻不容緩!分享祛濕食療方案

初夏降雨量增多,空氣濕度加大,濕邪很容易乘虛而入,寒濕的產生多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1

過食生冷

各種生冷食品如冰淇淋、冰鎮飲料下肚,直接攻擊位於中焦的脾陽,引起脾虛濕盛。

2

猛吹冷氣機

夏天出汗本是一個散濕的重要途徑,然而冷氣機營造的涼爽環境,會使身體毛孔自動閉合,汗排不出來,濕氣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積體內,引發疾病。

久坐不動 《黃帝內經》曰「久坐傷肉」,傷肉其實傷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運化水濕,缺乏運動可引起脾氣虧虛,水濕不化,聚濕生痰,滋生痰濕。

3

長期生活在濕熱環境

居住環境宜乾燥、通風。

4

經常熬夜加班

不要熬夜或過於勞累。

5

過食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

平素飲食宜清淡,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

陳皮茯苓生薑茶:茯苓15克、陳皮5克,生薑兩片。

做法:茯苓、陳皮、生薑洗凈,放入杯中,加入開水悶泡,五分鐘到十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功效:茯苓有健脾胃祛濕利尿的作用,陳皮有健脾開胃、消食理氣化痰的作用,加上生薑祛風散寒祛濕,這個配方共同起到健脾利濕、化痰祛濕、消脂減肥的作用,適合寒濕痰濕、脾胃虛弱等體質人群。

然而,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同一個方子祛濕。祛濕之前應該先辨體質,否則可能越祛越濕。

虛寒體質

他們常表現為舌苔白、舌質淡、胃口不好、容易睏倦、怕冷。這種人祛濕適合用偏溫的藥材,如薑片、陳皮、花椒等,但常見的雞骨草、土茯苓等對他們來說都偏涼了。

內熱體質

他們常表現為口臭、口苦、舌紅、舌苔黃膩,容易煩躁、排便不暢、大便黏滯。這些人倒可以用傳統的雞骨草、土茯苓方子,還可以加入薏米、綿茵陳等。

虛實交加體質

常表現為舌質淡、舌苔膩而不黃、舌淡、胃口不好。此類人群在可以採用藥材組合的形式,例如陳皮或蘇葉加綿茵陳、藿香加土茯苓等,避免葯膳過於寒涼或溫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