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豬在古代寓意美好,連皇帝名字都用豬

溯源君,讓文遇見有趣的靈魂

在春節傳統中,

正月初七日以前有所謂的“說畜日”:

初一是雞日、初二是狗日、

初三是豬日、初四是羊日、

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馬日。

六畜排完了,

才輪到初七的“人日”。

因此,正月初三又稱“豬日”,

是中國民間傳說女媧造豬的日子。

豬在現代日常生活中,

一直是好吃懶做的代名詞

但是你知道嗎?

豬在古代的身份可是大不相同哦~

豬有哪些有趣的稱呼?

“豬”字是如何演變的?

哪些人的名字裡有豬?

豬豬有哪些奇聞趣事?

戳圖

跟著溯源君漲知識

最後,溯源君祝大家

事業:成“豬”在胸,勢如破“豬”!

愛情:青梅“豬”馬,共“豬”愛巢!

本期出品人 |木雨山 小一

附錄

古代文人常會做一些遊戲文字。據傳,南朝劉宋時期的袁淑著有《大蘭王九錫文》,文中之“大蘭王”指豬,是用 “大蘭”諧音“大闌”或“大欄”,指豬所生活的豬圈。古代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物(九錫),是一種最高禮遇。帝王賜九錫予權臣時的詔書,就叫九錫文。用正式的公文格式,諛頌一種動物,是戲虐而滑稽的。

《大蘭王九錫文》

大亥十年九月乙亥朔十三日丁亥,北燕伯使使者豪豨冊命大蘭王曰:谘惟君稟太陰之沈精,摽群形於元質,體肥腯而洪茂,長無心以遊逸,資豢養於人主,雖無爵而有秩,此君之純也。君昔封國殷商,號曰豕氏,葉隆當時,名垂於世,此君之美也。白蹢彰於周詩,涉波應乎隆象,歌詠垂於人口,經千載而流響,此君之德也。君相與野遊,唯君為雄。顧群數百。自西徂東。俯歕沬則成霧,仰奮鬣則生風。猛毒必噬,有敵必攻。長驅直突,陣無全鋒。此君之勇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