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0後老阿姨回村幫鄉親們辦了場“村晚”

作為一名90後“老阿姨”,以往談到春節,總覺得年味變淡了,周圍的朋友也都這麽覺得,認為過年沒什麽意思。直到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我回到農村老家,和鄉親們一起,舉全村之力舉辦了一場“村晚”,終於,找回了遺失已久的年味。

我的老家在蒿溝村鐵索橋,位於西安以南80公里的秦嶺山麓,海拔約1200米,植被茂密,冬季漫長。

我沒有在這裡生活過,在我的記憶裡,蒿溝村就是一個美麗而貧窮的鄉村。近年來,由於高山峽谷的旅遊資源被充分挖掘,蒿溝村成為小有名氣的“秦嶺峽谷漂流景區”。

村裡家家開起了農家樂,給遊客提供住宿、飲食等配套裝務,村民們也依靠勤勞的雙手慢慢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但由於峽谷漂流存在鮮明的季節性,一到冬季,整個村子便沉寂下來,沒有了盛夏的喧囂。為了有意義地消磨漫長的冬日閑暇時光,村民們便有了組織舉辦自己的“村晚”的想法。

臘月二十八,小叔(村晚總導演)和堂哥(鐵橋組組長)就催促我們這些在外地工作求學的“村民”們回村幫忙了。

回村當晚,顧不上和鄉親們敘舊,就緊鑼密鼓的成立了“村晚籌備組”。

村晚籌備組。

我父親和姑父擔任晚會籌備組組長,在讀新聞學博士的表姐負責文案和視頻剪輯,從事設計工作的我負責攝影攝影,程序員堂哥、堂嫂負責設備調試和音響控制,一個在讀播音主持專業的女孩擔任女主持人,在讀生命科學碩士的表弟多才多藝,不僅要吉他彈唱表演,還肩負起男主持人的工作。其他的鄉親們,也主動承擔起安保、外勤、劇務、節目編排審核等工作。

臘月二十九,忙碌的一天。

清晨,我和表姐採訪了十幾戶村民,了解各家的新年願望,並開始攝影、攝影,收集素材。

村民們有的羞澀,有的大方,豬年願望真摯、淳樸。

晌午,我們匆忙趕往會場,大夥兒已經在忙碌著,每個人都各司其職。

09四季滑雪場的一層就是我們村晚的會場。

參演節目初審過後,所有人都驚喜異常,節目類型有樂器演奏,有個人獨唱,有集體舞蹈,也有詩歌朗誦,可以說是非常的豐富。

探討節目編排。

忙碌的廚房。

豐富的食材。

回想往年春節,我是不大情願回到村裡的,心中總是會想:回村就是“宅”和“冬眠”,或者家長裡短的聊天,再不然就是打牌,頂多出門點幾串爆竹,沒有半點意思。這種想法,估計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但此次“村晚”,全村人都參與其中,讓我感受到了傳統的大家族過年的氛圍,可以說是“年味”十足。

大年三十早上,表姐就把視頻剪輯好了,晚會開始前在投影幕上播放。

午後,參演村民們早早的到了表演場地,又彩排了一遍節目。

晚會開始前,我為全村的村民拍攝了一張全家福。

下午5時,晚會準時開始。

台下的笑臉。

隨處可見的年味。

主持人開場。

村民們精彩紛呈的表演。

目不轉睛的觀眾們。

台上台下。

舉杯暢飲,互相祝福。

“村晚”伴著《難忘今宵》結束了。此時,大家都已酒酣耳熱,我看到很多村民眼含淚花,這淚花裡有對親人團聚的激動,有勤勞致富創造美好生活的高興,更有對參與其中並成功舉辦“村晚”的肯定。

一曲難忘今宵,讓大家難忘今宵。

這不就是我們所嚮往的平淡生活和英雄夢想嗎?

法國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在短篇小說《小王子》中寫道:

“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基於此,再談“年味”,我獲得了新的認識:

所謂“年味”,就是通過各類儀式化行動獲得的主觀感受,年味“濃”與“淡”的選擇權其實在我們每個人手中。

如果你認真花心思準備自己的年節,如果你內心依然對這個節日充滿期待,那麽“年味”還會淡嗎?

明年的春節怎麽過?你可以好好想一想了。

作者:張彌

景觀設計師

版式設計:霹靂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