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審計署:3省部分金融機構以虛假方式掩蓋不良貸款1006億

6月26日,審計署署長胡君澤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上作201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胡君澤談到,總的看,2018年以來宏觀杠杆率有所下降,金融各市場走勢可控,信貸資源配置有所優化。但仍發現5家商業銀行將實體企業貸款與存款掛鉤,或在授信中搭售理財產品等,變相降低企業實得融資,涉及授信496.67億元。

胡君澤還指出,有3家銀行違規向企業收取融資費等2.3億元,1家銀行以“名股實債”方式開展債轉股,未有效降低企業負擔。部分地方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風險未有效化解。3省部分金融機構通過虛假方式掩蓋不良貸款1005.84億元23家村鎮銀行實際平均不良率4.94%,42家農村金融機構不良率超過5%。

除此之外,一些金融領域監管存在薄弱環節。胡君澤稱,小額貸款公司等11類由地方實施金融監管的機構中,有5類未制定專門監管規則、5類監管規則不夠明確。7省普遍按機構所涉行業指定監管部門,監管易出現盲區或重疊,如有的省對社會眾籌等3類機構未明確監管部門,而個別省對交易場所類的監管部門則多達13家。

在提及審計移送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情況時,胡君澤表示,涉眾金融違法行為更具迷惑性。共發現地下錢莊、非法集資、內幕交易、網絡借貸等問題線索32起。一些不法團夥通過包裝宣傳、升級集資手法誘騙公眾,一些私募基金利用合法身份開展“灰色”活動。如2013年以來,4省4家公司及其關聯企業濫用私募資質,或虛構政府項目背景,向4.7萬餘人非法集資388.68億元,相關地方正在積極穩妥處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