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新雅致的宋代玉器,普通百姓也十分迷戀的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統一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長達200年左右的社會大動蕩。宋代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時期,有319的歷史。宋代建國之初,勵精圖治,政治開明,軍事強盛,社會穩定,國力開始恢復,經濟逐漸復甦,製玉業隨著經濟的發展迅速崛起,比唐代有更大發展。

  走向世俗化、商品化

  宋代是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經過五代十國漫長的玉器生產低潮之後玉器生產驟然升溫,國家的統一帶來了文化經濟的繁榮,特別是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代玉器的空前發展。這時,民間玉雕行業初具規模,玉器市場應運而生,卞梁、揚州、杭州都出現了專門經營玉器的店鋪。宋代玉器世俗化的傾向與民間玉雕的興起與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休戚相關的,民間玉雕主要的消費對象已不完全是皇室貴族,也不完全是士大夫階層,還有對玉器十分迷戀的普通百姓。

宋代所用玉材以和田白玉、黃玉、青白玉佔主流,還有地方玉、水晶、瑪瑙等。

巧色巧雕的大量運用始於宋

  宋代玉器受當時的繪畫藝術影響甚深,清新雅致、形神兼備,極具文人情趣,毫無粗製濫造。其製作工藝有以下特徵:

  1.圓雕人物、動物的特點概括性很強,刀法純熟,造型生動,栩栩如生。

  2.首開深層立體鏤雕製作之先河,為元明清三朝鏤雕工藝提供先例。

  3.陰線刻比唐粗疏,但委婉流暢,用於服飾上使衣袖有飄動感,鳳鳥翅羽、魚類鰭尾以及花葉多用根根挺拔的直陰刻線刻畫。

  4.能巧就玉材之色澤,而施以適宜之雕刻,這種工藝稱巧雕,玉稱巧色玉。巧色玉最早出現在商代,漢代也偶爾有見,宋代這種工藝則被廣泛運用。

仿古玉從宋代開始

  宋代重視傳統文化,加上地下出土的古物增多,興起了一股複古思潮。從宋徽宗到宋高宗對古物尤其古玉器很感興趣,搜集很多,封建統治者的這些行為,對宋代考古之風的形成乃至整個社會對古玉器的鑒賞,都產生很大影響。仿古玉的淵源雖可追溯到商周時期,但多系後朝繼承前朝的藝術風格,大量仿製古代的玉器,始見宋代,因此,嚴格意義上的仿古玉應從宋代開始。宋代的仿古玉大量的是仿戰國、西漢,也有商、周,但在造型結構、紋飾和工藝上,不完全照搬照抄,與原件相比,仿件造型結構往往更複雜,雕琢也更圓潤、精美。

  宋代玉佩飾品種極多,有帶飾、佩飾等多種形式,從目前發現的宋代佩玉來看,屬璜、環、珩、衝牙體系的古代佩玉已不再流行,而代之如動物、飛禽、花朵、魚蟲等,尤其玉龍、玉童子所佔比例很大;玉帶飾主要有帶板、帶鉤、束帶、提攜、帶扣等。

  宋代,文人書畫興盛,許多文房用具也成了玉匠們精心雕琢的對象,如“降龍伏虎筆筒”、“青玉獸硯滴”、“白玉荷葉洗”、“青玉牧馬鎮紙”、“水晶山峰筆架”等。這些玉製文房用具不僅具有實用功能,而且取兒童、禽鳥、獸、瓜果形象作為裝飾題材,成為造型活潑自由、富有文化氣質、便於陳設和把玩的工藝品。生活用具或日常用具,種類有盂、碗、盤、壺、杯、盅等。中國玉器,特別是帶有實用意義的玉雕製品,從此走上了裝飾化的路線。

宋代產生了最早的玉器考證著作

  宋代玉器上的許多裝飾紋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其中有一些紋飾特徵還影響到元、明以至清代。主要的紋飾有雲紋,魚紋,鳥紋,卷草紋,獸面紋,龍紋,螭紋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從唐代開始的花卉紋玉器,在宋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宋代花鳥形玉器與當時繪畫藝術相互影響,多呈寫實風格,圖案完整,花蕾、花葉、花莖一應俱全。

  宋代還產生了中國最早的一部玉器考證著作,即北宋元佑七年呂大臨的《考古圖》。《考古圖》輯錄古彝器、古錢幣、古玉、古碑刻、古石鼓、古石刻等多種器物,雖然古玉器僅14件,但這不是把玉器從禮學上加以系統化理想化闡述,而是開創了對傳世玉、出土玉器實物進行著錄研究的新天地,意義重大。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