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潮喝法飲料兌酒? 好喝不醉?可你的五臟六腑正在受罪!



最近,某品牌白酒兌雪碧這種新潮的白酒喝法在抖音、美拍等小影片平台上火熱流行,仿效者也越來越多。還有認為紅酒加雪碧、啤酒加可樂等,酒會被「稀釋」了,可以降低「酒勁」,既增加了口感,還比較有意思,不容易醉,真的是這樣嗎?這種看似時尚的喝酒方法對身體健康有沒有危害呢?



碳酸飲料兌口感上去了,胃、腸、大腦卻傷了

在酒中加入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雖然口感較好,經過食道的時候不會覺得辣嗓子,但是恰恰是因為這個原因會讓一些人因為口感和舒適度不知不覺地喝得更多,導致醉酒。從最初的只能喝點,到最後不自覺地喝醉,酒精的攝入量早已遠遠超出身體的承受力。

碳酸飲料會加速酒精在胃裡的滲透作用,對胃腸道等產生更強烈的刺激,破壞胃腸道的黏膜屏障,甚至與胃酸協同作用引起黏膜炎症,對於本身胃腸道有潰瘍或者糜爛的人來說傷害尤其大。

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會很快進入小腸,小腸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這樣喝酒不僅不會避免醉酒,還易誘發急性胃腸炎等疾病。此類喝法還能讓酒精更快地通過血腦屏障,造成慢性酒精中毒。


功能性飲料、茶飲料兌酒,加重代謝負擔傷肝又傷腎


酒精需要肝、腎來代謝,之後才能經泌尿系統排出體外。如果攝入酒精過多,肝、腎的負擔也會隨之加重,從而影響正常循環和代謝。

還有不少讀者喝洋酒喜歡混搭,比如伏特加兌紅牛、芝華士兌脈動或者威士忌兌紅茶。其實,這些功能飲料、茶飲料都是不宜兌酒喝

功能飲料的一些物質進入人體後,需要肝臟中的酶進行代謝,飲料加再上酒精,更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即便不醉,大量酒精經肝臟代謝後,產生的熱量會轉變為脂肪儲存,容易引起脂肪肝、高血脂症,長期下去甚至導致肝臟硬化

不少茶飲料中含有茶鹼,對腎臟有利尿的作用,會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反而對腎功能會造成損害。

此外,很多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跟酒精結合起來,經常飲用的話很容易造成肥胖,為未來的健康埋下隱患。

作者:王業美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受益,請動一動你美麗的小手給小編打賞哦

謝過啦麽麽噠(づ ̄ 3 ̄)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