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病患者擅自停葯,出現肝性腦病 提醒:定期查體,及時就診

大小新聞客戶端7月29日訊(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王永梅)今年的7月28日是第8個「世界肝炎日」,主題是「檢測治療肝炎」。昨天,煙台市傳染病醫院專家於海峰主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據統計,至少有60%的肝癌病例是因沒有及時檢測和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所致。所以說,及時檢測和治療病毒性B肝和C肝可以挽救生命。

於海峰主任告訴記者,肝炎多數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均可導致慢性感染,可能長期不出現癥狀,有時會長達數年或數十年。發病早期大部分癥狀也不典型,容易造成患者和家人的忽視,耽誤病情。

不重視查體,B肝攜帶者發展成肝硬化

小王被稱為「IT男」,32歲,未婚。由於媽媽是B肝攜帶者,因此小王出生後不久便發現感染了B肝病毒,大學時檢查是「小三陽」,但一直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未到醫院檢測,參加工作後一直忙事業,也沒有進行體檢。

最近小王的媽媽發現他面色發黃,多次勸說他到煙台市傳染病醫院就診。後經血液檢查是B肝發作,轉氨酶及膽紅素均明顯升高,HBVDNA陽性。超音波診斷為肝硬化。雖然醫生給予其積極的抗B肝病毒及抗炎保肝、抗肝纖維化治療,控制了病情進一步進展,但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對此,於海峰主任表示,小王的病情本來是可以通過規律查體發現肝炎並積極治療阻止向肝硬化發展的,但因其忽視了每年的定期查體,導致病情惡化。所以說合理的檢查,是預防肝病、診斷肝病、治療肝病的指揮棒,切不可忽略了必要的肝病檢查。

肝病早期沒信號,定期查體很重要

於海峰主任介紹說,肝臟是人體內臟裡最大的消化腺體,位於人體中的右腹部位置,每天進行一百多項工作,被譽為人體的「化工廠」。我們所吃的食物在胃腸道進行消化吸收,其中包括營養物質和有毒的物質,這些物質幾乎均要進入肝臟,在肝臟內進行消化、吸收、轉化、解毒、排泄。此外,肝臟還具有強大的防禦機能,能吃掉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所以說人體一天都離不開這個「化工廠」的正常運作,然而,肝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它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對一些「小毛病」如一般的炎症或者疾病早期,肝臟沒有任何信號的,但肝臟外邊的包膜卻有豐富的神經分布,一旦感到肝區疼痛,那就是肝臟發生病變後牽拉了肝的外膜所致,往往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見到首次診斷為肝硬化或者肝病的患者,已經發展到晚期很難治療了。通過追問病史發現這些患者明知自己是B肝病毒攜帶者,卻不定期複查也不就醫,常常以「工作忙」、「沒有什麼異常感覺」作為理由,而一旦「有感覺」就是疾病晚期,十分可惜。

於海峰主任強調說,慢性病毒性肝炎進展大多數是在「沒有感覺」的情況下造成的,病毒潛伏於肝細胞內,在日積月累中靜悄悄地引起肝細胞損害、纖維化甚至肝硬化。所以說,B肝病毒攜帶者可能暫時不需要治療但是也要定期查體,一般每半年查一次肝功、病毒水準、甲胎蛋白和腹部超聲,出現不適要及時就診。

擅自停葯,肝炎患者出現肝性腦病

今年45歲的張先生是一位B肝患者,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八年了,期間規律查體一直很好,因服藥年數長了,最近厭煩了吃藥,在沒有顧問專業醫生的情況下,自行停葯。停葯兩月余,感到乏力不適,食欲不振,小便發黃髮紅,開始認為是感冒,未在意,後來家屬發現他出現精神及行為的異常,嚇得立即來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張先生已經出現肝性腦病,由普通的肝炎發展到了肝衰竭。

於海峰主任告訴記者,肝衰竭非常兇險死亡率也高。由於B肝病毒的特殊生物學特徵,目前臨床應用的藥物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清除體內的B肝病毒。因此,要長期抑製病毒就需要較長期的進行抗病毒治療。要實現減少和防止疾病發展,就需要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不僅要選擇合適的抗病毒藥物,還要堅持定期隨訪、堅持長期治療。通過定期複查肝功及病毒學各項指標,觀察抗病毒的療效,及時發現抗病毒治療的不良反應,如干擾素治療的副作用和核苷類口服藥的耐葯發生,及時調整和更改治療方案。

不少肝病患者對治療存在認識誤區

於海峰表示,目前不少患者對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及療程認識不夠。乙型肝炎之所以容易發展成慢性肝病,最關鍵一點是母嬰傳播傳染,嬰幼兒期病毒不能被機體免疫系統識別或徹底清除而長期潛伏於肝細胞內。

當機體免疫系統逐漸完善後反覆清除病毒導致肝細胞反覆炎症甚至肝纖維化、肝硬變。肝細胞發生炎症、壞死時細胞漿或者線粒體內的各種酶釋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液中酶水準的升高,如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等。酶的升高反映的是肝細胞受損,降酶治療是一種對症治療,轉氨酶降至正常也並不等於慢性肝炎治癒,病毒仍然潛伏於肝細胞內,隨時可能引起再次明顯肝損害及轉氨酶升高。

因此,抗病毒治療才是B肝患者的最重要的治療,只有長期把病毒抑製到最低水準甚至清除,才能減輕肝臟炎症、壞死、肝纖維化,從而延緩或減少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