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檢測腸道菌群或可診斷早期肝癌

日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浙江大學、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研團隊歷時5年協同創新,整合基因測序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成功構建了早期肝癌的腸道菌群診斷模型,並實現了跨地域的獨立驗證,說明該診斷模型在中國多地域人群中的普適性。該研究論文近日在期刊《腸道》在線發表。

由於早期肝癌缺乏特異癥狀和早期診斷標誌物,大部分肝癌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預後很差。該研究從華東、華中和西北地區收集了486份人體糞便樣本,對符合納入標準的419份樣本完成了腸道微生物組的基因測序。研究者探索了75例健康人、40例代償期肝硬化和75例早期肝癌患者的腸道微生態特徵,發現與肝硬化患者相比,早期肝癌患者的放線菌門增加,芽殖菌和副擬桿菌等13個菌屬富集;與健康個體相比,早期肝癌患者中產丁酸的細菌菌屬減少,生成脂多糖的菌屬增加。

研究者進一步鑒定了早期肝癌的微生物標誌物,建立了含30個菌群標誌物的診斷模型,診斷準確性較高。該診斷模型在驗證集中的早期肝癌和晚期肝癌中實現了強大的診斷能力。更重要的是,該診斷模型對來自鄭州地區80名肝癌患者和新疆地區18名肝癌患者的獨立樣本集中表現了較強的診斷能力,成功實現了肝癌診斷標誌物的跨區域驗證。因此,靶向腸道微生態標誌物代表了一種潛在的肝癌早期診斷的無創工具。

該研究成果論文是全球第一次臨床大樣本描述肝癌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特徵,第一次報導了早期肝癌的腸道微生物標誌物診斷模型的成功建立和跨區域驗證。浙江大學鄭樹森院士、李蘭娟院士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闞全程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特約記者周厚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