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反疫苗」讓歐美麻疹病例還在增加,別讓孩子的健康」走在鋼絲上「

「反疫苗」讓歐美麻疹病例還在增加,別讓孩子的健康」走在鋼絲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4月24日下午3時,今年美國已有22個州報告695例麻疹病例,創下美國自2000年宣布消滅麻疹以來的最高紀錄。歐洲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僅去年上半年的麻疹病例就超過4萬人。發病人數第二多的義大利,麻疹疫苗的覆蓋率「和非洲納米比亞差不多」。

4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了一份報告,詳細描述了世界各地的麻疹爆發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前三個月全球病例增加了300%。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接種疫苗是防止麻疹疫情擴散最有效的方法,而近兩年一些發達國家出現「反疫苗」運動傳達出錯誤的信息。

而我國麻疹疫情較為平穩,近年來發病率持續下降,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麻疹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的0.28/10萬(全國報告病例數不到4000例)。2019年1~3月,全國報告麻疹病例不到600例,同比下降了60%。

在全球麻疹「回潮」的背景下,我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歸功於堅持免疫規劃政策不動搖,人群中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進而形成免疫屏障。

但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即便只有5%的人對麻疹無免疫力,絕對人數也不容小覷。隨著易感者不斷累積,一旦有傳染源輸入,再發生疫情反彈的風險依然存在。

「反疫苗」讓歐美麻疹病例還在增加,別讓孩子的健康」走在鋼絲上「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控傳染病,接種疫苗最有效」

「反疫苗」讓歐美麻疹病例還在增加,別讓孩子的健康」走在鋼絲上「

疫苗預防傳染病立下汗馬功勞

疫苗在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國歷史上脊髓灰質炎曾廣泛流行,20世紀60年代初期,每年報告病例2萬~4.3萬例。196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1965年開始在全國逐步推廣使用,脊髓灰質炎的發病和死亡人數明顯下降;1988年,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納入兒童常規免疫計劃,所有兒童均按時接種疫苗。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脊髓灰質炎發病例數大幅下降。1994年,我國報告了最後1例本土脊髓灰質炎病例,提前實現了向世界衛生組織承諾「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的目標。

1992年以前,我國屬於B肝高流行地區,人群B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約9.75%,大約1.2億人為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幾乎每10人中就有1人是B肝病毒感染者,每年因B肝病毒感染相關疾病而死亡的人約有27萬人。我國於1992年將B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對所有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普及接種B肝疫苗後,我國青年與兒童中的B肝病毒感染率持續下降,1~4歲、5~14歲、15~29歲人群的感染率從1992年的9.67%、10.74%和9.76%下降到2014年的0.32%、0.94%和4.38%。因此說接種B肝疫苗是預防B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反疫苗」讓歐美麻疹病例還在增加,別讓孩子的健康」走在鋼絲上「

我國從1962年開始接種白喉疫苗,1978年將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白喉的發病率明顯下降。近年來,我國兒童計劃免疫中百白破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2007~2017年,我國未再發生一例白喉病例。但是,全球仍有許多國家有白喉流行。一旦疫苗接種率下降,白喉很有可能捲土重來。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於蘇聯解體,導致疫苗接種率下降,造成部分蘇聯所在地區的國家白喉流行,至少15萬人患病。

「反疫苗」讓歐美麻疹病例還在增加,別讓孩子的健康」走在鋼絲上「

別拿孩子的健康做「賭注」

疫苗可以預防疾病,但有時在接種疫苗後也會出現一些副反應,甚至可能致病。例如,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兒麻痹糖丸等減毒活疫苗裡都降低了毒力的活病毒或活細菌,接種到人體內等於導致一次輕症感染。這種輕症感染就屬於疫苗的副反應。但如果這些減毒活疫苗毒力減得不夠,或者人體的免疫功能缺陷,也可能由疫苗病毒或細菌引起較嚴重的感染。

滅活疫苗引起的副反應與疫苗中的蛋白質、添加劑(佐劑)等有關,這些物質可能導致人體的過敏反應。例如,流感疫苗是把流感病毒接種到毛雞蛋裡繁殖,然後再將其滅活,因此疫苗中有可能含有雞蛋的蛋白質,對雞蛋過敏的人就可能對流感疫苗發生過敏反應。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副反應或者所致疾病都很輕,很快就會自然痊癒。

接種疫苗後的副反應按發生的原因分為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疫苗一般反應是疫苗本身引起的反應,分為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局部反應一般表現為注射部位紅腫、疼痛,多在接種後10小時左右出現,2~3天自行消失。但接種卡介苗的局部反應有時較重,會出現局部化膿,需要2~3周的時間恢復,愈後會留下永久性疤痕。全身反應表現為發熱、頭痛、倦怠、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其中發熱最為常見,全身癥狀一般在1~3天自愈。

「反疫苗」讓歐美麻疹病例還在增加,別讓孩子的健康」走在鋼絲上「

疫苗異常反應通常與個人體質有關,主要表現有無菌性膿腫、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皮疹、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腫)、神經系統反應(如熱性驚厥、癲癇、多發性神經炎、腦炎、腦膜炎),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結炎、骨髓炎和全身播散性感染等。

根據我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數據,我國的疫苗總體安全性較好。我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生率均未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同類疫苗異常反應的發生率。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我國疫苗的總體安全性是好的,家長千萬不要因擔心副反應和質疑疫苗的安全性,拿孩子的健康做「賭注」,拒絕接種疫苗。

「反疫苗」讓歐美麻疹病例還在增加,別讓孩子的健康」走在鋼絲上「

關於疫苗接種的7個誤區

誤區1:接種疫苗一勞永逸

不同疫苗可能需要不止一次接種以獲得具有保護力的抗體。流感疫苗一般隻對當年預測的流行病毒株有效,每年都需要接種。有的疫苗接種後抗體的滴度會逐年降低,必要時需要複種,比如B肝疫苗。

誤區2:只有孩子需要接種疫苗

在我國,孩子一出生,就要接種各種各樣的疫苗以降低孩子患傳染病的風險,入園入學前需要查驗接種本。因此很多人認為,接種疫苗僅和孩子有關,其實不然。任何年齡的人,接種疫苗均能獲得健康屏障。只是因為疾病易感人群的差異,成人需要接種的疫苗少於孩子。例如流感疫苗,不僅兒童和老人需要接種,易暴露的成人也有必要接種。

誤區3:自費疫苗不重要

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沒有實質性區別。免費疫苗並非不要錢,只是不需要個人掏錢,疫苗費用是國家負擔的。我國人口基數大,政府目前還不能負擔起所有疫苗,只能選擇性地把某些疫苗劃入免費範疇。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疫苗被納入免費範疇。一般而言,如果某種疫苗既有自費又有免費,首選免費。例如,乙腦疫苗免費的比自費的更好,因為我國乙腦免費的疫苗是減毒活疫苗,自費的是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只需接種2劑,其效果和安全性優於滅活疫苗。並且我國的乙腦減毒活疫苗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預認證,達到了世衛組織的採購標準,這些是免費乙腦疫苗的優勢。

誤區4:接種疫苗風險大

疫苗普遍適用於全世界所有兒童,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儘管確有一些疑似不良反應的報導,但是益處遠大於風險,不能因噎廢食。

誤區5:接種疫苗只是自己的事

接種疫苗預防傳染性疾病關係到全世界人民尤其是兒童的健康,並非個人的事。比如麻疹、小兒麻痹症這些傳染性疾病,通過人群普遍免疫接種來控制流行。一旦不打疫苗,覆蓋率沒有達到規定的程度,很可能馬上就會爆發疫情。

誤區6:進口疫苗比國產疫苗更安全、更有效

我國上市的所有疫苗都是經過國家嚴格檢驗合格後投入使用的,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的安全性和保護效果均得到證實。因此不建議一味要求進口疫苗。

誤區7:不按時間接種疫苗不會有什麼影響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不按照時間接種疫苗可能難以產生足夠的免疫力。但是,原則上接種疫苗不能提前,可以推遲。如B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脊灰疫苗等,需要完成多次接種才能使兒童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所以家長們應按照程序及時為孩子接種疫苗。特殊情況需要諮詢醫師有計劃地將接種時間推後。

文 | 北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 蔡皓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慢病管理中心 李雪梅 孫蕊芸

部分資料來源於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新華社

排版 | ZR

校對 | 欒兆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