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線影展:改革開放40年 讀懂國人衣食住行之變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騰訊圖片推出“人人都是弄潮兒”系列圖片策劃,講述經典老照片背後的故事,撫今追昔,一張張生動影像見證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思維觀念帶來的巨大變化。

1980年,山西左雲縣上張家墳村,村裡有了第一台電視機。1958年,中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在天津誕生。到1987年,中國電視產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截至 2016 年底,我國家庭電視用戶4.23 億戶,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 98.9%。 王悅 攝

1980年,北京八大處公園裡的時髦女青年。上世紀八十年代,蛤蟆鏡、大波浪在城市青年中風靡一時,也讓人們感受到了國家因改革開放煥發的春氣象息。王文瀾 攝

1982年拍攝的北京地鐵1號線。1969年9月20日,北京火車站至石景山蘋果園的北京地鐵1號線正式通車。1982年元旦,北京地鐵2號線通車。截至2017年年底,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增至22條,運營裡程增至608公里。茹遂初 攝

1982年,廣東揭陽,人們在打羽毛球晨練。就在這個地方,1983年,一個名叫傅海峰的男孩出生了。長大後,他連續獲得倫敦和裡約奧運會的羽毛球男雙金牌,是歷史上首位蟬聯男雙奧運冠軍的運動員。羽毛球運動在中國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羽毛球運動人口超過2億。安哥 攝

1984年春,古樓文化館前排隊買京劇票的觀眾。戲場小天地,人生大舞台。京劇講述悲觀離合,表現愚賢忠奸,潛移默化地把歷史觀、世界觀、價值觀傳給不同時代的中國人,成為當時的流行藝術。呂小中 攝

1985年,雲南省大理市下關鎮,洱源縣農村4位白族女青年第一次來到發廊燙發。過去人們的髮型千篇一律,女性不是齊耳短發,就是編著麻花辮,男性的髮型更是乏善可陳。而到了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動了老百姓的發梢,過去“不敢美”“沒錢美”的問題解決了。據統計,改革開放前,全國約有1萬個理發店。而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美容美發店已超過18萬家,中國人每年花在頭髮上的錢超過1300億元。劉建華 攝

1988年初冬,中國首次人體藝術油畫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 135幅中央美術學院中青年教師的人體油畫藝術作品展出,轟動社會各界。曾在中國被視為“傷風敗俗”的人體藝術,首次進入了中國藝術最高殿堂。著名畫家吳冠中曾說:“當維納斯裸像站立於大庭廣眾面前被大家引以為驕傲的時候,人們就開始真正地踏進了高層次的審美領域。”賈國榮 攝

1987年,廣州市江南大道,一位女士在用“大哥大”打電話。1987年11月,廣東開通全國第一個模擬移動通信網。隨著90年代“下海熱”,生意人幾乎人手一部“大哥大”,既是通訊工具,更是富貴的象徵。30年間,手機從單一的通話工具轉變為集通信、互聯、娛樂、購物等功能於一身的超級工具。據工信部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全國移動電話用戶達14.7億。葉健強 攝

1991年夏,江蘇南京大廠區九村,一位母親在夏夜裡陪孩子寫作業。有報告顯示,超過90%的家長陪孩子寫過作業,其中,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列為非補不可的“民生短板”。田鳴 攝

1992年12月,福州某證券營業部,女股民端著望遠鏡緊盯電視螢幕上的行情。 股市,讓普通百姓與巨集觀經濟的關係空前緊密。1990年12月19日,黃浦江畔浦江飯店,一面從舊貨市場淘來的銅鑼,敲響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第一記開市鑼聲。8隻股票,12.34億元市值,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幕。透過鏡頭,我們能夠感受到時代劇變和人心悸動。潘朝陽 攝

1993年10月,北京通縣(現通州區)美食節期間,一名男子胸前掛著塊黑板,上面寫滿菜名,手裡托著砂鍋大聲叫賣,簡直就是“活廣告”。康泰森 攝

1996年10月,在北京通往秦皇島的火車途中,有一個叫“牆子路”的小站,列車在這裡僅停留5分鐘。沒有月台,當地村民就舉杆叫賣,向旅客推銷土特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十億人民九億商”的大背景下,偏僻山村農民發明的這一奇特叫賣方式,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周朝榮 攝

1997年,北京街頭的彩票開獎現場,四川來京務工人員伍富貞家3歲的孩子幸運中得一輛轎車。上世紀九十年代,即開型彩票風靡一時,在“意外之財”的誘惑下,人人都想一試手氣,開獎現場人山人海。1987年至2017年,我國累計銷售彩票約3.2兆元。中國目前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彩票市場。胡金喜 攝

1998年2月,陝西戶縣,在田間唱歌的青年。社火也是當地傳統的民俗娛樂活動,融合了音樂、舞蹈、曲藝、雜技、國術、戲曲、工藝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除此之外,年輕人也喜歡在閑暇時間,玩一把卡拉OK。秦嶺 攝

1998年,雲南昆明機場附近路線上,騾車與自行車、貨車、飛機同框出現。吳家林 攝

2001年10月,四位小腳老太太在北京故宮。中國古代把女子纏腳作為美德,不纏腳作為羞恥,“小、瘦、尖、彎、香、軟、正”是纏足的最高標準。一首“小腳歌”曾流行一時:裹小腳嫁秀才,白面饅頭就肉菜;不裹小腳嫁瞎子,糟糠窩頭就鹹菜。今天的中國女性可以驕傲地行走、飛快地奔跑,風風火火,自信美麗。李楠 攝

2002年,河南魯山,一家人在打麥子。過去,打麥子費勞力,輪到誰家打麥子,誰家就要全家動員,男女老少齊上陣。如今,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昔日農村打麥子的場景已經很難再見到了。張惠賓 攝

2004年5月,貴州省台江縣偏寨村,一位有錢人參加當地的姊妹節。“大款”是改革開放初期,北京人對新出現的有錢人的一種叫法,又稱款爺、款姐等。上世紀八十年代,萬元戶就可以稱得上是大款了。 李偉坤 攝

2005年11月20日,北京,時裝設計師馬豔麗與模特們在一場時裝秀上合影。馬豔麗當過模特,演過電視劇,最後成了一名時裝設計師。中國時尚產業快速發展,為她職業轉型提供了機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名模走上國際時裝周的T台,很多名模離開T台後並未離開時尚產業。陳建力 攝

2013年11月30日,在深圳歡樂海岸,423名孕婦在瑜伽教練的帶領下,同時學做瑜伽30分鐘,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瑜伽起源於印度,是一項有著5000年歷史的關於身體、心理以及精神的練習。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提出“健身瑜伽”概念並成立全國瑜伽運動推廣委員會,請專家編寫了有難易分級的108體式教材,開始培養正規的瑜伽教練與裁判員。毛思倩 攝

2014年10月26日,上海外灘,300餘名複古愛好者參加複古騎行活動,呼籲人們選擇慢節奏的簡單生活。2014年9月22日,上海市黃浦區公布了全市乃至全國大城市首個“慢行交通系統規劃方案”。“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作家木心的詩作《從前慢》讓人如此懷念“慢”的樸素和美好。陳飛 攝

影像見證40年全國攝影大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在收藏並展示著我國歷史文明遺產和當代藝術創作成就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揭開序幕,引領人們沿著216幅精彩的攝影作品,回溯改革開放40年偉大歷程的一個個來自歷史深處的瞬間,見證一位位中國攝影者在社會發展歷程中的擔當,展覽時間為(2018年8月30日—9月12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