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片:大腸息肉——潛伏的「定時炸彈」

來源: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大腸息肉

(▲提示: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認識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源於腸粘膜上皮的局限性隆起。它可以是單發或多發,也可形成息肉病,與其它病變並存時可構成特殊的息肉病綜合征。

一般絕大部分大腸癌均起源於腺瘤。因此大腸腺瘤性息肉被看作是大腸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多無臨床症,即使出現腹脹、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癥狀,而往往被人忽視。因此常常被稱為潛伏在消化道的「定時炸彈」。目前對於息肉的治療主要為內鏡下切除

大腸息肉約佔腸道息肉的80%,其中大多數位於乙狀結腸直腸,男性多於女性。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大腸腺瘤患者直系親屬的發病率為正常人群發病率的4倍。有一定的惡變傾向,惡變率約為10%

發病原因

1、腸道感染與炎症:炎性息肉與腸道慢性炎症有關;

2、年齡:結直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

3、胚胎異常: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髮育異常有關;

4、生活習慣:低纖維飲食、高脂高蛋白飲食與結直腸息肉有關;吸煙與腺瘤性息肉有密切關係;

5、遺傳:某些息肉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腸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臨床表現

大腸息肉病人常無癥狀,往往在內鏡或X線檢查時被發現,較大的息肉可引起消化道癥狀,如腹部不適、腹脹、腹痛或大便習慣改變;部分息肉可引起大便帶血、粘液血便,嚴重者可引起腸套疊或腸梗阻。體查常無陽性發現。

檢查診斷

1、大便常規及隱血試驗:大腸息肉及腫瘤的初篩手段,大便隱血陽性應進一步作結腸鏡檢查。期間避免攝入動物血製品等,以免影響結果的真實性。

2、X線鋇劑灌腸檢查:可以作為發現大腸息肉的輔助檢查手段。

3、內鏡檢查:是發現和確診大腸息肉的最重要、最好的手段。內鏡下可以直接觀察到息肉的部位、數量、大小、形態、顏色、質地及有無出血、潰瘍等情況。

4、組織病理活檢:發現的息肉均須作活組織檢查,以明確息肉的性質、類型以及有無癌變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治療方法

臨床多採用內鏡下微創切除,主要包括高頻電圈套法息肉切除術、熱活檢鉗除術、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及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等。

內鏡醫生根據腸息肉的大小、形狀和性質及數量來確定治療方案。

1、炎症性息肉或小的增生性息肉無須特殊處理,或行結腸鏡予以摘除。

2、腺瘤性息肉者,應行內鏡下切除並送病檢。

3、大腸息肉早期癌變者,若癌細胞未穿透粘膜肌層、無血管及淋巴管浸潤、分化程度較好,內鏡完整切除即可,但應密切隨訪。反之則應追加外科手術。

4、大腸息肉癌變不能進行內鏡根治性切除者,應儘早手術。

5、多發的複雜大腸息肉可聯合內鏡、腹腔鏡或外科開腹手術切除。

易癌變息肉

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生癌變。一般情況,腸道息肉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息肉。

(一)非腺瘤息肉一般不會發生癌變,主要包括:

1.幼年性息肉:常見於幼兒,大多在10歲以下。常發生直腸內,呈圓球形,多為單發,病理特徵為大小不等的瀦留性囊腔,是一種錯構瘤。

2.炎性息肉:又稱假性息肉。是大腸黏膜的潰瘍在癒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黏膜下水腫,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漸隆起而形成。常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等腸道疾病。

(二)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狀、絨毛狀及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多見,屬於上皮內瘤變,以細胞的不典型增生為特徵。息肉越大,絨毛成分越多,伴高級別上皮瘤變者,癌變率越高。一般認為從腺瘤性息肉發展到癌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

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具有家族史,息肉數從100左右到數千個不等,有高度的癌變傾向。常在青春期或青年期發病,癌變平均年齡為40歲。

結腸鏡篩查人群

1、大便隱血試驗陽性

2、一級親屬有大腸癌史

3、本人有腸道腺瘤史

4、本人有癌症史

5、有以下情況中的任意兩項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切除病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病史、長期精神抑鬱。

版權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互聯網及公眾平台,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